中国盆景植物应用历史及展望

2020-06-17 08:06付彦荣张宝鑫
园林 2020年5期
关键词:盆景植物资源

付彦荣 张宝鑫

盆景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盆景类型多样,植物盆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类型之一。中国盆景植物材料应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地域特色突出。文章全面回顾盆景植物材料的应用历史,展示中国博大的植物盆景艺术和文化,并从当前盆景事业发展需求出发,提出了开展盆景植物资源普查、传统盆景植物资源保护、优良盆景植物资源开发、盆景植物繁育和造型技术研发、盆景植物文化挖掘和弘扬等工作任务。。

风景园林;盆景植物;盆景艺术;盆景文化

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分类方式及相应类型。按照使用的材料可分为植物盆景、山石盆景以及树石盆景。其中植物盆景以植物为主要造景材料,既包括以松柏等树木为主要材料的树桩盆景(图1),也有菊花、菖蒲、兰花、水仙等以盆栽植物为主的类型。树石盆景是以小型树木、竹子和其他植物与山石等相互搭配(图2),不同盆景中山石和植物的比重会有所不同。在这些盆景中植物是体现盆景生命力的重要内容,其中一些落叶树木组成的盆景还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更增加了盆景作品的生机和活力。

1 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盆景植物应用

1.植物盆景作品(中国园林博物馆藏品)

2.菖蒲与山石组成的盆景

3.河北望都汉墓壁画中的盆中植物形象

4.唐代章怀太子墓内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

盆景植物的出现与观赏植物栽培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专门种植蔬菜、瓜果和经济林木的园圃,后逐渐出现了扦插和嫁接等技术,为培育优良盆景植物奠定了园艺学基础进而促进了盆景的产生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观赏植物栽培活动盛行,据《邺中记》记载,后赵石虎使用“虾蟆车箱”移植树木,“植之无不生”,可见出当时高超的树木移植技术,其间还留下《南方草木状》《齐民要术》等较早总结植物种类及栽培的著作,这些植物栽培技术为盆栽植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留存的墓室壁画里可见盆中植物形象(图3),是此时期盆景发展状况的重要佐证。

1.1 隋唐时期

隋唐观赏花木种类与品种逐渐增多,花木栽培技艺也不断提高,尤其是树木移植技术和花木促成栽培技术已达较高水平。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提到“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这些植物栽培技艺则促进了盆景技艺的发展。这一时期山石植物盆景形象出现,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内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中国盆景艺术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图4)。此阶段盆景植物主要是松类,兰蕙开始与山石搭配制作兰石盆景,还有以盆栽方式种植的荷花,常见于文人雅士在庭院中构建的“盆池”景观,盆池中还有水稻和浮萍等其他植物。此外,这一时期留下了大量关于盆栽植物的诗歌。盆景在这时开始传入日本,日本将“盆栽”一词沿用至今,推测当时传播到日本的盆景形式还是以植物盆景为主。

1.2 宋元时期

5.宋人画《十八学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盆景

6.清代温室培育盆栽植物画像(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品)

7.清代汪承霈《画万年花甲》图卷(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的盆景及植物

这一时期用于盆景的植物种类增多,出现了花果类、草本类和竹类。从诗词及相关的研究可以看出,宋代盆景植物种类除了松类以外,还有梅花、石榴、四季桂、海棠、石菖蒲、牡丹、兰花、菊花、万年青、芭蕉等,盆池中开始出现石菖蒲等植物,这些植物与山石等元素搭配组成盆景,别具趣味。盆景中植物的应用形式更加多样(图5),除了唐代的直干式和附石式外,宋代还出现了曲干式、水旱式、丛林式等。元代的植物盆景种类与唐宋相比,又增添了虎刺和竹类,竹类主要有小型凤尾竹、砂竹、潇湘竹、姜竹、翁孙竹、金丝竹,此外记载中还有吊根竹和球竹,这两种均是元代出现的竹类描述,应是整形后具有的形态,而非新的种。石榴也是民间较常见的盆景植物。

1.3 明清时期

随着园艺技术的发展,暖房培育花卉带动了盆栽的发展,一些植物通过盆栽的形式进行培育(图6),嫁接等园艺技术更加成熟,王祯《农书》总结了“身接”“根接”“皮接”“枝接”“靨接”“搭接”六种嫁接方法,为盆景制作提供了更多材料选择和更加多彩的植物观感。盆景植物选择上更加多样,不仅南方植物不断被引入到北方地区进行盆景制作,还有从国外引进的植物材料应用在盆景中。明代王象晋《群芳谱》中还有关于芭蕉微小化栽植用作盆景的记载,“芭蕉之小者,以海簪横穿其根二眼,则不长大,可作盆景,书窗左右,不可无此君”。

明清时期,盆景类型和植物种类也更加丰富(图7),园居题材的绘画作品中多见于各类盆景(图8)。清代嘉庆年间,五溪苏灵《盆景偶录》将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七贤”:黄山松、璎珞柏、榆树、枫树、刺冬青、银杏、雀梅;“十八学士”:梅、桃、杜鹃、石榴、山茶、蜡梅、罗汉松、栀子、南天竹、翠柏、六月雪、紫薇、西府海棠、虎刺、枸杞、木瓜、冬珊瑚(吉庆)、凤尾竹;“花草四雅”:兰、菊、水仙、石菖蒲。清朝时期已经使用的盆景植物已有70余种[1],分为松柏类、花果类、竹类、杂木类和草本类五个种类[2],其中松柏类13种,包括黄山松、白皮松、日本五针松、罗汉松、竹柏、桧柏、绒柏、杉等;花果类42种,包括梅、石榴、枸杞、桃、金橘、桂花、虎刺、杜鹃、迎春花、蜡梅等;杂木类25种,包括黄杨、榕树、雀梅、榆树、银杏、枫等;草本类8种,包括菊花、菖蒲、兰花等;竹类盆景有观音竹、凤尾竹、公孙竹、水竹、石竹等。盆景植物种类的多样为制作不同风格类型、不同意境的盆景作品提供了有利条件。

1.4 现代

近现代以来,盆景制作技艺不断提高,植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植物一般具有姿态美观、易造型、植株低矮且长寿、耐旱抗逆、萌发力强、生长健旺、耐瘠薄等特性。据统计,现代用于盆景的植物材料可达200种以上,其中松柏类40余种,花果类70余种,杂木类60余种,藤本类20余种[3]。

2 中国盆景植物研究与应用展望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盆景事业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盆景产品需求,目前盆景植物研究和应用中存在资源情况不明晰、传统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新品种选育滞后等问题。着眼于未来,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需要切实加强盆景植物的相关研究,在植物种类和应用形式上不断创新,以使盆景文化艺术得到更好保护和传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2.1 普查盆景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调查是掌握资源现状、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中国植物资源丰富,许多可用于盆景制作,是待开发的盆景植物资源。截至目前,尚未开展过全国性盆景植物资源调查,只有区域性调查的报道。如高震[4]在对中国部分省市盆景植物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出常用树桩盆景植物种类共计有39科145种及变种(变型)。一些研究以省为单位,进行了盆景植物资源调查,如罗宁等[5]调查发现福建已经在用的盆景植物有51科162种;韦群杰[6]调查发现云南盆景植物资源有51科144属273种;宋娜等[7]认为湖南可开发利用的盆景植物资源有500余种;杨荣和等[8]统计出贵州省野生木本盆景植物共64科159属1 385种。还有以地市为单位开展调查的报道,如浙江丽水市的盆景植物超过百种[9];湖北省恩施州有盆景植物44科68属100余种[10];江苏徐州市有盆景植物31科41属46种[11];河南信阳市内分布的盆景植物有74科137属349种。有的研究则针对某个山系或地理区域的盆景植物资源展开,如大别山的树桩盆景植物有40余种[12];河南省太行山区有野生盆景植物24科56种[13];长白山区野生盆景植物有32科54属108种[14];已有应用于岭南树桩盆景制作的植物共有52科89属142种(含变种20种)[15]。

上述调查结果为掌握全国盆景植物资源发挥了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调查时间跨度大、标准不统一等原因,调查结果尚存在较大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中国盆景植物资源实际情况。为此,需要尽快开展全国性的盆景植物资源普查,建立资源档案,为盆景植物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8.清代《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轴(局部,故宫博物馆藏)中不同类型的植物盆景

2.2 保护传统盆景植物资源

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植物盆景制作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就盆景植物的选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对优良盆景植物的普遍认识。早在唐代,荷花、浮萍、兰花等就已应用于早期的盆景(盆池)中。清代嘉庆年间,针对盆景植物归纳有“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在盆景界,还有“五大树”之说,即指六月雪、榆树、雀梅、九里香、榕树五种木本植物。这些盆景植物为形成中国植物盆景的艺术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盆景植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构成了传统盆景流派的重要内容。如岭南的福建茶(基及树)、九里香、雀梅藤(酸味)、榔榆、朴树(相思)、榕树、宝巾(簕杜鹃)、酒饼簕(山桔)、水横枝、六月雪(满天星)、山银花、佛肚竹、水松、马尾松等。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保护不力,一些重要的传统盆景植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如皖南山区的野生雀梅资源一度因过度挖掘遭受很大破坏,类似的情况在赤楠、榔榆、朴树、榉树、紫藤等传统盆景植物资源上也有发生。要坚持遏制对野生盆景植物资源的破坏行为,制止对盆景植物老桩的挖掘、买卖等活动,保护珍稀野生盆景植物资源。

当前,应从弘扬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高度,充分认识传统盆景植物资源的价值;应在开展盆景植物资源普查的基础上,从盆景植物的资源存量、生存状况、艺术价值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对于特别重要的盆景植物建立保护名录,对生存面临威胁的盆景植物资源,视情况纳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范围或建立专门的盆景植物资源保护区。

2.3 盆景植物资源开发和品种选育

随着中国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盆景植物材料也需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发掘新的盆景植物资源,进行科学选育利用,投入到盆景创作中,是当前盆景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花卉博览会上,展示了盆景植物85种,相对于全国的盆景植物资源,数量尚很少,近年的全国性盆景展会上,盆景植物种类也多维持在数十种水平。[16]。可见,中国盆景植物资源的开发尚有较大潜力。我国各地的盆景工作者已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夏颖和陈定如[15]建议将阴生蕨、圆盖阴生蕨两种蕨类植物,小叶罗汉松、鸡毛松两种裸子植物和暗罗、杨梅、刺桑等30余种被子植物作为岭南盆景制作的潜在盆景植物资源。太行山的迎春、黄荆和火棘等野生盆景植物资源储备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13]。

对盆景植物资源可采取定向选育,培养耐修剪、更具观赏特征和抗病虫更好的品种,为提升盆景品质,增强艺术性提供材料支撑。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普及,社会对盆景作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如果树类盆景、草本类盆景和多肉类盆景。开发适宜的果树种类和品种,多样化的草本盆景植物和多浆植物,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盆景作品的需求。

2.4 盆景植物栽培和造型技艺研发

植物盆景艺术的发展是以植物培育、造型、花期控制等技术的不断提升为基础的。历史上,扦插、嫁接等繁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为许多重要植物种类在盆景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近代以来,生长调节剂的发明和应用,则进一步促进了盆景创作技术的提升。

当前,应充分做好传统盆景技艺的挖掘和传承,特别是盆景植物的生长控制、根冠调节、桩景复壮等方面的精湛技术。同时,在一些重点技术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如开展野生盆景植物资源引种试验、形态学和生物学观察,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积累相关繁殖和栽培技术,促进其开发应用;开展重要盆景植物材料的快速繁殖、生长控制和造型技术研究,加快建立重要树桩盆景的快速繁殖和快速成型技术体系,使盆景植物幼苗尽快满足盆景生产需要,实现盆景的产业化生产;开展盆景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加强重要病虫害预警,加强对土壤消毒技术,土传病虫害(如土壤线虫)、重点病虫害(如根粉蚧)等的防治技术研究,尽快建立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为了实现中国盆景艺术走出去战略,应根据欧盟[17]、美国等对盆景进口和盆景植物检疫的要求,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发系统化栽培和生产技术体系,强化检疫工作,为中国盆景产品持续出口提供技术支撑。

2.5 挖掘和弘扬盆景植物文化

文化性是中国盆景的典型特征之一。盆景植物自身的文化寓意和植物盆景创作中表达的文化内涵,构成了植物盆景文化的重要成分。应进一步挖掘盆景植物文化,在盆景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让中国盆景艺术不断发扬光大。在长期的盆景创作历史中,盆景植物的区域性分布和应用促进了不同盆景流派和不同盆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如岭南派盆景倾向于九里香、福建茶;川派盆景擅长用金弹子、六月雪;苏派盆景多用雀梅和柏类树桩造型;扬派盆景擅长用黄杨和罗汉松;海派盆景以五针松、罗汉松、枸骨等为主;湖北盆景以对节白蜡见长;湖南盆景选择体现湖南植物区系特色的蚊母、水杨梅、火棘、赤楠、黄杨、枸骨等,或是寓意深远、具历史典故的映山红,或材料易得、繁殖简单、分布较广的红花檵木等[18]。当前,在对盆景植物资源开发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植物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整理,以及富有地域特色植物材料的培育,强化流派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使中国盆景更加多姿多彩。

3 结语

在当前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盆景艺术得到重视并不断创新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也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植物将应用到盆景的制作中,走入寻常百姓家,那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植物通过新的育种和栽培手段,可以更加适合盆景制作,这些将使中国盆景这项古老技艺得以更加灿烂、辉煌。

猜你喜欢
盆景植物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附式石盆景欣赏
桌上盆景(外一幅)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哦,不怕,不怕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将植物穿身上
柚子,变变变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