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林(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 韶关 512026)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急性呼吸衰竭症状最为多见,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骤、病症危急等特点[1],如未在短时间内有效抢救,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是院前急救工作关注的重点问题[2]。当前,院前急救多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作为缓解急性呼吸衰竭症状的治疗措施,但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随着临床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纳洛酮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治疗效果不佳的现状[3]。本次实验研究着重针对院前急救中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诊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分组法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在临床诊断下确诊为急性呼吸衰竭,排除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或死亡风险较高。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 11例;年龄 25~61岁,平均年龄(37.86±3.98)岁;救治时间 1~12 h,平均救治时间(5.31±0.87)h;致病因素中,脑卒中6例、颅脑外伤13例、中毒4例、支气管哮喘7例。参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 24~63岁,平均年龄(38.65±3.81)岁;救治时间 2~11 h,平均救治时间(5.19±0.74)h;致病因素中,脑卒中7例、颅脑外伤14例、中毒3例、支气管哮喘6例。两组性别、年龄、救治时间、致病因素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治疗方法: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予以机械通气治疗,针对实际情况酌量使用肾上腺素(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817)、喘定(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912)或多巴胺(亚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366)等药物,参照组使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399)治疗,使用剂量为10 mg,一周一次。研究组使用纳洛酮(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48)治疗,由于纳洛酮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在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药,可通过静脉输注、注射或肌内注射给药,将2 mg纳洛酮加入500 mL以上液体,待药物浓度达到0.004 mg/mL时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射过程中需根据实际反应控制滴注速度。
1.3 观察指标: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详细观察并记录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血气指标[4],治疗效果可分成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显效表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实验室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且意识清晰;有效表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实验室检测各项生命体征有所好转,意识清晰度尚可;无效表明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无改善或恶化[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27.0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如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使用(%)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如 SaO2、PaCO2和 PaO2等血气指标使用(±s)表示,行 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气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各项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段时间治疗,研究组SaO2指标和PaO2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aCO2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气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气指标对比(±s)
组别例数S a O 2(m m H g)P a C O 2(m m H g)P a O 2(m m H 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3 0参照组3 0 t P 5 3.6 8±4.8 7 5 3.7 7±4.8 2 0.0 7 1 0.9 4 2 8 9.6 2±4.5 2 7 1.4 2±4.7 5 1 2.6 1 7 0.0 0 0 7 6.5 7±6.3 1 7 5.4 2±6.4 8 0.6 9 6 0.4 8 9 5 1.1 1±5.1 8 6 3.0 6±6.0 3 8.2 3 3 0.0 0 0 4 7.6 5±8.4 9 4 8.1 3±8.5 1 0.2 1 8 0.8 2 7 7 6.1 8±8.4 5 5 6.9 4±8.6 2 8.7 3 0 0.0 0 0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多种因素所致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致使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代谢紊乱、生理功能障碍[6],病因集中在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病变或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病等方面,常规环境下,人体动脉血氧分压在8 kPa以下、二氧化碳分压在6.65 kPa以上时即可判定为急性呼吸衰竭[7]。由于该病发病较急且对生命安全威胁较大,在入院前的院前急救治疗显得尤为必要,亦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以往院前急救中多使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该药物可选择性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从而有效加快呼吸,也能够有效兴奋呼吸中枢系统,提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8],但院前急救效果仍不够理想。纳洛酮属于吗啡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阿片受体作用于病症,伴有一定的激动作用,能够有效解除类阿片药物过量中毒或持续性呼吸抑制[9],经注射给药起效时间极短,极适用于院前急救。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在治疗前各项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一段时间治疗,研究组SaO2指标和PaO2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aCO2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可见在院前急救中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对血气指标的改善效果较纳洛酮来说更差,另外,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为70.00%,可知纳洛酮在院前急救中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效果更显著,与黄东华的《纳洛酮在院前急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基本一致[10]。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用药后如出现血压急剧升高或心率加快,应立即停止使用,且若合并高血压或心功能不全,也不可使用纳洛酮治疗。
综上所述,急性呼吸衰竭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纳洛酮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等血气指标的平稳性,临床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