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进与退

2020-06-16 02:13徐巧敏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0年6期
关键词:口罩疫情

■徐巧敏

在我们即将完美收官“十三五”、进入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打乱了所有的节奏。

损失和教训是既成的,是一笔覆水难收的沉没成本。而经验的汲取和危机中展现的机遇,却需要我们用理性去积极把握。

社会治理需要更加成熟的公众素养基础

疫情的防控得当显示出我们国家强大的治理能力。但治理不仅仅是行政部门的任务。一个良性的治理体系,管理部门是主体,公民也是主体,每个主体之间都应尽可能在能力、理念等方面契合、匹配,方可形成有效合力。对民众来说,持续提升基本素养是实现高效治理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广义的公众科学素养包括两方面。

一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基本科普知识。包括自然原理、事物规律、科学常识等。比如,面对疾病的态度,如果清晰把握病原传播的规律,便可以主动做好有效防护;如果认识到很多疾病的自愈性,就不会陷入太严重的恐慌焦虑,医院也不会人满为患,医患关系也将大大缓解。从更大范围上来看,尤其是传染病防治中,公众的理性态度使得社会压力也能有所缓解,从而能使公共管理中的决策者减轻瞒报、谎报的冲动,形成良性循环。有了相对稳固的民众科学素养基础,各类谣言也不会肆虐。

二是与人文关怀有关的意识自觉和行为规范。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倘若万物共生、众生平等的理念能深入人心,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也将自然从源头上消亡。

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等更长远方面来说,大多数人的环境资源忧患意识还有待提升。譬如,尽管一直在倡导、近年多个城市包括宁波也已立法,但垃圾分类还是没能成为大多数人行为自觉。包括节能降耗、垃圾减量等理念还远远没有成为自发的、能起到内化约束作用的行为范式。

我们应积极思考,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如何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入手,使每个人的理性成为基于一个社会人的理性,减少种种行为的负外部性,使社会每个个体少一些“精致利己主义”,多一些“悲天悯人情怀”,形成由内而外的社会自觉。

市场形态可能出现的分化

疫情像是一场巨大的破坏性测试,使二八效应凸显得淋漓尽致。哪些该崛起,哪些该淘汰,市场中的你我他,都该何去何从?

一是从业模式的颠覆性改变。正如全民禁足期间,线上配送业是整个社会的“稳定器”。没有生活保障物资的无忧在线,很难想象隔离会进行得如此顺利。而有效隔离正是中国遏制疫情取得快速胜利的关键。

线上办公也拥有诸多优势:可以省去大量的租金成本、交通成本、时间成本,这是直接的;衍生方面,还包括水电资源的节约——例如中央空调的使用能效远低于小型家用,而且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使用缺乏价格敏感,通俗来说就是,水电费不用自己买单的时候不心疼,浪费大大增加。此外,居家办公能使大量外卖盒消耗的减少,促进不可回收垃圾的减量化,等等。

因此,除了需要现场生产的,很多行业和领域有理由期待线上办公走向现实。

二是前端产业的理性思考。可以预见,在5G 应用广泛化的条件下,有更多的事务可以跨空间解决。那么线下模式是不是都逃不脱式微的命运? 笔者以为不尽然、也不应该。

比如教育。虽然线上教育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网课在疫情期间也大显身手,因此有观点出现,未来线上教育将成为主流,甚至质疑学校实体是否还有必要发展。但是这些观点忽视了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即“社会习得”。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是个体三观形成、人格成长的重要场所,学生通过情感、语言、思想的交流完成人际交互,从而实现社会习得,使具备成为社会人的基础。这一切,是线上教育无法给予和取代的。

疫情造成的市场萎缩使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共享员工的出现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疫情期间,传统餐饮品牌西贝的1000 名员工“共享”给线上生鲜品牌盒马,有效缓解了一方“养人难”、一方“用工荒”的问题。

在行业淡季期,是否可以将员工作为一种资产,积极盘活产生效益,如何兼顾各方的诉求和利益,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未来的很多人可能身兼数职,对于个人多重技能的完备来说也是好事。政府部门要做的,是在社会保障、法规设计等方面做好底层服务。

三是弹性产能的战略意义。口罩荒期间,不但医药、纺织企业迅速转产,包括中石化、五菱汽车以及多家药企等众多不同领域的生产企业纷纷转产转型,因此口罩市场较快恢复供应,价格也有效平抑。排除原材料因素,口罩生产工艺相对难度较低,生产线简单,这也是转产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是一条重要的启发:越来越多的生产设备中,应该具备更加高度的柔性,不仅能根据需要在工序、环节层面灵活调整,而且能通过一定的模块组装,快速实现跨产品转换。

这样,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产品链的完备和重要产能的弹性战略储备。尤其是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际供应链受到巨大影响,我们可能面临着上游原材料市场短缺和下游需求端乏力的双重压力的情况下。这种弹性的完备可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全产业链”并不是逆全球化,恰恰是为了弥补全球化带来的高依赖、低自主,基于底线思维的一种考量。

四是细分市场中商机浮现。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一份题为 《后疫情时代的零售行业趋势及技术前瞻》 报告指出:疫情或将催生“口罩经济”,口罩生产会有明确的分级、分类要求,同时科学和艺术的加入,会给口罩行业带来更多创新,那时,戴口罩将不仅是实现防护功能,还将兼具美观和智能。

口罩在疫情之前属于相当特定、小众的产品。但是在疫情长期不能清零的前提下,也许未来戴口罩是常态。

这种说法略显悲观却很现实。但悲观的题也有乐观的破解思路,口罩既成生活必需品,不难想象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大众消费市场,就像衣服在最早的时候只是为了蔽体,但随后演变成重要的社会文化载体和巨大的消费市场。

可以漫想一下未来的口罩市场:充满个性化,可能成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具有名包、名表这样的功能;可能材质用得特别考究,也有可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自带大牌LOGO,又或者是名家设计的定制款、镶钻镂金的土豪版……而今天气渐热,又亟待开发兼具防护与散热功能的新型口罩。

只是,在口罩社会之下,治安监控成了难题。人脸识别技术面临新挑战,需要仅靠人脸的上半部分就能实现识别定位。这又是一项值得拭目以待的突破。

或将推进全球治理的提前实现

一是唤醒信息即时共享需求。1月到2月中旬之前,疫情基本上只局限在国内,当时其他各国在伸出援手之外,还存在对疫情的轻视情况。可是当中国的疫情开始得到控制,而国外却开始蔓延的时候,很多国家的反应像武汉一样,错过了防控的第一先机。这中间存在信息差:中国的疫情实况在国外的新闻渠道或自媒体中只占很小部分,相当一部分还是被歪曲的;国内我们所亲身经历的一切,国外的民众无法及时关注和正确理解。因此对于重大公共卫生领域,公众的知情和响应仅靠媒体传播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跨国的信息共享机制,也包括治理经验的分享机制。

二是倒逼协调共事机制。疫情防控在世界各国都是各自为政,比如在各国的出入境过程中,跨国的人员流动信息都是分散的,无法实现单线、闭环的追踪和锁定。各国的隔离政策也各不相同,效果参差不齐。从后期的变化来看,韩国和日本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有观点认为,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东亚地区,崇尚齐家治国、克己复礼,与西方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有本质的不同。文化与认知不同,这是治理根基的深层差异所在。本文无意于论证不同文化的优劣,但在不同文化面前,显然需要有更刚性约束力的共建共享协调机制,在兼顾各国各地实际的同时,发挥更好的协同治理作用。

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认同。灾难面前无国界,这已是事实,也正在成为共识。虽然当前国与国之前仍然是利益个体的存在,即使有福不能同享,有难却无法不同当。尽管质疑和抹黑从未离去,但挡不住中国的善意和能力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民所见证。正如一句名言:当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经过疫情的洗礼,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大多数的西方人民来说,从一个抽象、或者比较抽象的概念,逐渐走向清晰而真实。尽管走向世界大同的道路曲折艰险,但历史潮流不可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困惑的人民会真正认清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和困境,携手创造世界的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口罩疫情
战疫情
口罩戴不好等于没戴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口罩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