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琪
(常州市儿童医院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断提升,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由于支气管哮喘容易反复发作,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实施家庭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家庭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详细内容见下:
本研究一般资料为在2017 年6 月至2019 年1 月前来常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60 例小儿支气管哮喘。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病例均为30 例。参照组:男患儿共18 例、女患儿共12 例,最小年龄2 个月,最大年龄5 岁,平均年龄为(2.84±0.34)岁;观察组:男患儿共16 例、女患儿共14 例,最小年龄3 个月,最大年龄5 岁,平均年龄为(2.81±0.35)岁。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开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儿接受对症治疗,在离院时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向患儿及家属讲解小儿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告知其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常见不良反应等等,提醒患儿及家属定期到医院复诊。观察组则是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实施步骤如下:
1.2.1 组织家长参与系统的培训。
选择文化程度较高并且负责人的家长参与培训,将小儿支气管相关内容印刷成册发给家长,并有责任护士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儿讲解册子中的内容,确保家长掌握支气管哮喘预防措施、雾化吸入、如何正确拍背、如何有效咳嗽等等,必要时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帮助家长掌握,出院后定期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对家长进行针对性指导。
1.2.2 家庭护理的内容。
(1)远离过敏原,预防感冒。提醒家长为患儿营造干净、清新的居住环境,控制好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必要时让患儿接受过敏原测定,从而预防患儿接触过敏原。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叮嘱患儿远离粉尘、尘螨、细菌等,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在季节更替变化时,注意预防感冒,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2)科学饮食。家长宜为患儿准备多样化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少食过冷、过甜、过咸、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禁食鱼、蛋、虾等,提醒患儿不可暴饮暴食。
(3)加强锻炼。患儿应该确保睡眠充足,作息规律。家长应该结合患儿的身体现状为他们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例如:可以慢跑、打乒乓球等等,注意不能让患儿从事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咳嗽。
(4)心理支持。由于小儿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对患儿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产生极大影响,容易引起患儿和家长出现不良情绪。为此,作为家长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要通过积极、乐观的语言和行动去鼓励患儿,要多跟患儿沟通,特别是不能训斥或者埋怨患儿,鼓励患儿,帮助他们树立康复的信心。
所有患儿均随访6 个月,统计两组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其中治疗依从性主要通过询问患儿家属,从是否遵医用药、用药的时间、用药的次数、是否坚持用药四个方面评价,每项为4 分,分值越高,提示治疗依从性越好[1]。
应用SPSS21.0 数据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开展统计分析,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用t 检验,当P<0.05 时,结果提示差异明显。
两组患儿在离院后通过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为(14.58±1.36)分,参照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11.54±1.24)分,可见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且P<0.05。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要明显短于参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s),d]
组别 n 咳嗽消失时间 哮鸣音消失时间参照组 30 9.4±2.7 15.2±2.4观察组 30 5.9±3.4 7.8±2.6
支气管哮喘作为儿科常见疾病,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变异性炎症类疾病。临床发现支气管哮喘好发于1-6 岁儿童,其中以3 岁儿童的发病率占比最高,同时该疾病具有季节性,在春秋季节时多发[2]。哮喘患儿症状得以控制后通常在家里服药治疗,而离院后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如此便对离院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患儿的家长,便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做好患儿各方面的护理工作,以促进患儿康复。
在上文中,探讨了对离院后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的,结果发现实施家庭护理的患儿其治疗依从性更高,并且咳嗽和哮鸣音消失时间更短。这主要是因为家庭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家长参与统一的培训,有助于患儿家长了解并掌握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心理行为调节、康复等知识,并指导家庭如何对患儿实施护理,从而保证家庭护理有据可徇,有据可依,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提出将护理所需达到的目标。家庭护理成功地将医院护理和服务延伸至患儿家庭中,便于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情况和遵医行为,有助于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