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地区花生种植业发展探讨

2020-06-15 06:33张晓荣曹磊刘庆鹏郝永丽刘汉宇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种植业花生

张晓荣 曹磊 刘庆鹏 郝永丽 刘汉宇

[摘要]赤峰市地处蒙冀辽三省交界处,与花生五大种植区之一的辽宁省比邻,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花生产业的地理和生态条件。本文通过对花生产业目前的瓶颈,以及赤峰市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在优势的分析,探讨了赤峰地区花生种植业的发展对农牧交错带花生产业发展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种植业;农牧交错带;赤峰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4

在我国,花生的单产、总产、出口量及产值居五大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向日葵、芝麻、胡麻)之首,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油料与经济作物。内蒙古赤峰市居蒙冀辽三省交界处,与花生五大种植区之一的辽宁省比邻,生态、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成为商家收购原料的理想产地,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花生种子的优质产区和供应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1 花生产业发展的瓶颈

1.1 黄曲霉污染严重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1-2],但黄曲霉毒素超标事件时有发生,给我国花生加工和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3]。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按污染时期划分,分为花生收获前污染和收获后污染[4]。研究表明,土壤是花生黄曲霉菌的主要来源,花生荚果中的黄曲霉与土壤中的黄曲霉有直接的联系[5]。目前,虽然黄曲霉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由于黄曲霉毒素分布范围广泛、毒性强,目前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控制黄曲霉毒素的方法。目前,中国的花生主产区——东北花生区、黄淮海花生区、黄土高原花生区、西北内陆花生区、长江流域花生区、云贵高原花生区和东南沿海花生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并呈逐渐递增趋势[6]。

1.2 生产基地少,市场供不应求

大力发展花生产业,对于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促进地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但伴随人多地少矛盾的加剧,花生的市场需求量远大于供应量,缺口部分需要通过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单产的提高来弥补。花生在产、供、销等环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新形势下的花生生产,存在优质专用品种缺乏、机械化水平低、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黄曲霉毒素污染等突出问题,打造赤峰地区花生基地,对于缓解全国油脂供需矛盾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2 赤峰地区花生种植概况

2.1 气候概况

赤峰市地处116°21′E~120°59′E,41°17′N~45°24′N,属蒙古高原向西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大兴安岭向西南的延伸余脉,科尔沁沙地腹地,日光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 800~3 100h,绝大部分地区≥10℃有效积温在1 800℃~3 000℃。丘陵曼甸山旱地占80%,年降雨量300~400mm,无霜期90~130d[7],拥有发展花生产业的良好生态条件。

2.2 发展现状

虽然赤峰地区拥有种植花生的良好自然和生态条件,但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种植历史短、面积小。花生种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缺乏配套栽培技术,机械化水平低,收获与加工技术落后,从而严重影响了花生产业在本地的发展。

赤峰市是农业大市,伴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花生作为优势作物近年来在赤峰市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度过了低谷进入徘徊期。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从2012年开始参与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工作,目前已初步集成适合赤峰地区推广的轻简化配套栽培技术,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早熟、耐旱、耐寒、高效的花生新品种20余个,建立了集栽培、育种、植保等于一体的固定花生试验田,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受到了花生产业专家的关注和认可。

3 赤峰地区发展花生产业的意义

3.1 适应地区旱作农业的发展

赤峰市十年九旱,花生是耗水量较少的粮饲兼用油料作物,同高粱和谷子一样被称为“作物界的骆驼”[8],在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其在解决土壤干旱、退化、沙化问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粮饲兼用的“避灾”作物,成为发展地区旱作农业首选的优势替代作物。

3.2 推动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

按照国家对镰刀湾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导向,花生作为经济作物具有种植投入少、投资风险小、收益大的优点,是用、养地结合的优良粮饲兼用作物,对于优化花生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地进行生产,保持土地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是环保、避灾作物,是农业产业机构调整中的优势作物。

3.3 促进地区农牧业优势产业结合

花生籽粒是良好的粮食作物,花生壳和秸秆是优良的畜禽饲料,如将籽粒与植株副产物充分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保障粮食安全,还可解决粮饲争地的矛盾,合理利用废物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赤峰市是农牧业生产大市,同时拥有农牧业专业研究院所,集农牧业技术集成研究和成果转化于一体,拥有发展生产的基础条件和科研优势。

3.4 填补产业空白,促进农民增收

赤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收入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首先,开展花生新品种培育和栽培新技术集成、示范,能够方便农民科学选种和种植,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擴大产业影响力。其次,可以改变全市乃至全区花生传统栽培观念和栽培模式,有助于花生规范化、产业化栽培,从而促使我市乃至整个自治区薄弱的花生产业有新的飞跃。

3.5 优化水土保持,打造绿色生态农业

花生植株本身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种植成本低,具有防风固沙和培肥地力的作用,如对籽粒与植株副产物充分开发与利用,能够将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可以保障粮食安全,还可解决粮饲争地的矛盾,合理利用废物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对保持土地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打造绿色生态农业符合国家创建节约型、循环经济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利于发展无污染、绿色有机农业,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4 赤峰地区花生种植业的发展对农牧交错带花生产业发展的作用

4.1 打造新型无污染商品基地

经过业界专家的检测和认定,赤峰地区生产的花生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还不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和农药残留的影响,具有成为优质花生供种基地的潜力。结合赤峰市与东北农牧交错带花生产区地域衔接紧密,且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和交通便捷的优势,建立商业供种和试验用种示范基地,是助力沿线地区产业扶贫的理想选择。

4.2 优化“粮经饲”三元产业结构

伴随国家正在开展的“粮经饲协调、生产生态协调、用地养地结合”种植结构调整,内蒙古自治区“粮改饲”试点工作正稳步开展,政策要求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和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推动“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优化。同时,能够将内蒙古农牧交错区的資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农牧交错区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提高生态及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4.3 拓展优势产区,扭转国际形象

花生在中国具有广适性的特征,赤峰市与花生主产区的东北三省地域衔接紧密且有浓厚的文化渊源,对全市花生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如果能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格局,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是未来需要研究的重点。结合花生产地抽样检测和专家分析,赤峰市生产的花生没有受黄曲霉毒素的影响,在赤峰地区打造中国北方花生种子的优质产区和供应区,有利于扭转中国花生黄曲霉毒素超标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 姜慧芳,段乃雄,任小平,等.花生种质资源的性状鉴定及综合评价进展[J].花生科技,1999(1):144-147.

[2] 张吉民.我国花生产业现状与入世后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2(5):53-54.

[3] 高秀芬,荫士安,计融.中国部分地区花生中4种黄曲霉毒素污染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5):541-542.

[4] Horn B W,Dorner J W.Regional differences in production of aflatoxin B1 and cyclopiazonic acid by soil isolates of aspergillus flavus along a transect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9,65 (4):1444-1449.

[5] Dorner J W,Cole R J,Blankenship P D.Use of a biocompetitive agent to control prehavest aflatoxin in drought stressed peanuts[J].Food Prot,1992(55):888-892.

[6] 张初署.中国四个生态区花生土壤中黄曲霉菌分布、产毒特征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北京:中国农科院,2013.

[7] 张晓荣,杨学文,曹磊.浅析推进赤峰地区发展花生产业的重要性[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6):13+98.

[8] 董文召,张新友,韩锁义,等.中国花生发展及主产区的演变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2):47-55.

猜你喜欢
种植业花生
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大夫
花生去哪儿了
当前天然橡胶市场主要矛盾分析
奇趣动物
兴义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