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帛
在广州市的人民南路,有一条街叫“状元坊”,它在元代时已经叫开了。原来,南宋时有个广州人中了状元,人们在他居住的通泰里的街口建起一座富丽堂皇的状元牌坊以示纪念,于是通泰里便改名为“状元坊”。这个广州状元,便是两宋岭南唯一的状元——张镇孙。
神奇的“张氏子”
张镇孙五六岁时,便被父亲张翔泰送去私塾读书。
私塾的教书先生摸着张镇孙的脑袋瓜笑着问:“你就是街坊们口中说的那个贵人?”
张镇孙稚气地眨巴着眼睛,脸上泛着红晕,说:“是的!大人们都爱那样说我。”
原来,张镇孙的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曾梦见过一轮红红的太阳扑入她的怀中!这当然是很神奇的事了,邻居的人都在猜测:张家肯定要出一个贵人!
教书先生慢悠悠地道:“知道命中注定要做贵人了,你为什么还来读书啊?”
张镇孙答道:“我听爸爸说过一句话:‘坐吃山空!即使是‘贵人,如果没本事,也会‘坐吃山空的。我们家并不富裕,所以我要来读书,将来我要中状元!”
教书先生愣了愣,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孩那么的早慧,他不断地上下端详他,自言自语地念叨:“‘书中自有黄金屋啊!好好读书,将来你一定能成为贵人的!”
张镇孙果然聪明伶俐,加上师长们管教有方,他苦心读书,很快便以博闻强记而著称。他的知识渊博,文辞畅达,有着“神童”之称。
15岁那年,张镇孙参加了广州的童子试,得了第一名,从此他的名声大振。
有一天,一个同学告诉张镇孙:“我听到一个传说:李昴英(番禺人,南宋诗人)在做梦时,看见有人弯弓射珠江,珠江水竟然干涸了!他醒来后,觉得这个梦不寻常,于是便占了一卦,发现将来广州有一个人会中状元,是‘张氏子!你说好笑不好笑?”
“张氏子?会不会是说我啊!”张镇孙笑着对那位同学说。
“状元啊!哪会那么容易中的?”那位同学讥讽张镇孙是不是太过自信了。
果然,张镇孙的科举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他自从15岁参加童子试以后,屡考不中,加上家境困难,各种嘲讽和打击接踵而来。然而这些挫折不但没有消磨他的志气,恰恰相反,更加促使他奋发向上。二十年后,攻读群书的张镇孙参加了乡试(等于全省会考,三年考试一次)。结果,他中了第五名举人。
高中状元
“不得了啦!珠江斷流水啦!”
一天,张镇孙在书斋读书,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嚷嚷。
中了乡试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上京考状元。这些日子以来,他日夜钻研名家论著和历代兴亡的史迹。听到这叫喊声,张镇孙心中不觉一动,他不禁想起了多年前李昴英关于“张氏子”中状元的那个预言来。他抛下手中的书本,急急忙忙走到珠江边去察看。
果然,原先流经广州宽阔的珠江河段水量是非常大的,可眼前的河床因为江水的枯竭都露出了一块块大石,一些大胆的人居然可以踩着石头从江南走到江北来!
难道李昴英说的有人弯弓射珠江,珠江水要干涸的事是真的吗?张镇孙四处张望,哪里见到有人弯弓射珠江?就算有,江水又怎么会因此而干呢?
这时,张镇孙身边有一群小孩子跑过,他们嘴里不停唱道:“河南人见面,广州状元见(第二个‘见,读‘现,出现的意思)。”
那时,河南(指珠江南岸)人要到河北(指珠江北岸)不易,所以有两岸人能随便就见到面了,广州就将会出现一个状元了!
“这童谣有意思!”35岁的张镇孙当然不会迷信这些神怪的传说,“就当它们的出现是鼓励我去考状元吧!”
这年,张镇孙远赴南宋的京都临安(今杭州市)参加会试、殿试。他在金殿上挥笔疾书,顺利完成了洋洋七千字的政论文《廷对策》。他在文中针对国家的积弊,慷慨陈词,提出“国家以民为命脉”的论点,认为皇帝应该“以仁治天下”,并大胆提出严惩贪官污吏,以平民愤的建议。
张镇孙的《廷对策》深得皇帝的喜爱,皇帝御笔朱批他做了一甲第一名。
当时,贾似道在朝廷里任宰相。他是个大奸相,把持朝政,胡作非为。
有一次,贾似道召见新科状元张镇孙,他大言不惭愧地说:“子乃似道所擢也……”意思是张镇孙之所以能够当上状元,是他大力举荐的结果,所以张镇孙应该答谢他。
张镇孙知道贾似道在拉帮结派,扰乱朝纲,这与他理想中的圣贤行为是有很大的差别。他不希望卷入这些复杂的人事斗争之中,所以置之不理,没有去送礼答谢贾似道。
按照宋朝的惯例,状元可以得到政府的金钱作生活费,但张镇孙只是略取了一些就算了,许多人都说他诚实正直。
“你这样不行的,既不收买上司,又不贪图富贵……”有朋友劝张镇孙不妨“随大流”,这样日子才会好过。
“我们读圣贤书,就是希望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做贡献,希望做到国富民强,怎么可以同流合污呢?”张镇孙非常不屑这种混日子的做官态度,“我们的官员个个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着想,难怪我们经常受到元兵的侵略!”
张镇孙的正派作风,得罪了贾似道。他只是得到了一个“秘书监正字”的职位,也就是做个处理文书工作的小官职。后来,他还被外派到浙江的一个小地方做了个通判官。
这个通判官张镇孙做了没多久,元兵大举南侵,南宋的百官到处逃散。这时,刚好张镇孙要送父母回广州安居,正好被一些谏官弹劾他害怕元兵而逃跑,竟然罢了他的官职。
誓死不度南岭的“状元郎”
在广州闲居的张镇孙悠闲度日,他整天和朋友们聚会,或者去珠江边观潮,或者上白云山看云,然后吟诗作对,真是无官一身轻啊。
一天,张镇孙又和朋友上城北的白云山游玩,看着山下楼房如积木般堆砌而成的广州,他忽然觉得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州很弱小,很需要有人去保护它。
“乾坤大德知难报,誓秉孤忠铁石坚。”张镇孙喃喃自语,吟诵起自己以前写的诗句。
1276年,大举南下的元兵不但攻陷了南宋的京城杭州,还一步步杀向福建,直逼广东。朋友们看到张镇孙眼里尽是忧郁,又吟诵当年中状元后写的《谢恩诗》,知道他是为了元兵的南下而担心,便劝他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些国家大事,让做官的去处理吧!走,我们去那边看鸟!”
这时,张镇孙已经没有了游山玩水的心情了,他匆匆忙忙回到广州,到处向人打听元兵的踪迹和朝廷的近况。
1276年下半年,南宋的端宗皇帝从海路逃往福建,之后又辗转到了广东。12月,中国南方最大的城市广州也被元兵占领,张镇孙带着家人逃难离开了广州。
宋军节节败退,形势非常危急,再这样下去,再不想办法抗元,南宋很快就要亡国了!这时,端宗皇帝才想起了广州有个文武双全的状元张镇孙,于是马上传旨召见他。
流亡中的端宗皇帝在惠州甲子门召见了张镇孙,任命他出任龙图阁侍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授权由他统辖广东军政大权。端宗皇帝还亲自赐予张镇孙佩剑和弓箭,希望他能统领军队收复广州。
张镇孙临危受命,知难而进。熟悉广州山川地形的他重整南宋军队,安抚百姓。他与南下入粤的抗元英雄文天祥、陆秀夫等军队遥相呼应,并率领宋军与元兵激战,终于一举收复了广州。
这时,南宋朝廷上下群情激奋,军威大振。个个都说幸亏广州有个张镇孙!大家也看到了抗元大业的一线生机。
与大家乐观的情绪相反,张镇孙却显得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强大的元兵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这天,张镇孙在广州的城墙上巡查防务,来到城南,他的眉头紧皱了起来。一个部属问他发现了什么问题。
张镇孙说:“广州北面背靠越秀山,东、西两面的城墙又高又厚,可以说是有险可守,但广州的城墙是‘凵形的,南面缺口的地方是珠江的北岸。这里的城防相对薄弱,如果元兵从水路攻打广州,后果不堪设想啊……”
大家都觉得张镇孙眼光独到,纷纷按照张镇孙的指示去调集战船,在珠江北岸的广州河段布防。
半年后,元军又派大将吕师夔、索多带兵猛扑广州,果然,他们这次真的是从水路攻击广州。张镇孙率领2000余艘战船在珠江江面上迎击元兵,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较量,终于因为力量悬殊,他的水兵大败。宋军只好退守广州城内,与元兵展开激烈的巷战。
这时的广州孤立无援,打下去,也是必败的。张镇孙没有逃离广州,他并不怕死,他担忧的是广州的未来……
见守城的张镇孙英勇,元军将领吕师夔忽然想到了招降这一招。他答应了张镇孙的要求:在南宋军队投降后,元兵不在广州进行屠城。
张镇孙知道,元兵的战法是:凡是敌军守城不投降而造成元兵损失巨大的,入城之后元兵都要屠城进行报复。像在1215年,成吉思汗攻陷金国都城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对城中的居民进行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大屠杀。“我现在的‘投降,是为了避免广州被屠城,这也是我目前最应该做的事,即使被骂作懦夫、叛徒,我也在所不辞!”张镇孙觉得自己是在做最后一件对广州有益的事情。
元兵果然没有在广州进行屠城,他们劝张镇孙担任元朝的官职,张镇孙一直都在推托。
第二年,元军将领吕师夔要回师燕京,便将张镇孙也押解北上,希望在北方迫他就范。
一天,张镇孙听人说他们已经到了大庾岭(大庾岭亦称“梅岭”,位于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他忽然流起了眼泪。离开大庾岭向北走,就正式离开岭南地区了!
作为中国传统文人,张镇孙一直以来都受着宁死守节、不降敌国的“气节”教育,他知道自己的“变节”是很难得到别人原谅的。“可有誰知道我委屈自己去救广州的苦衷啊!”他心里充满了委屈,但他很坦然,“我生为岭南人,死也要做岭南鬼!我要以死来明志!”
张镇孙用自缢的方式,在大庾岭山中自杀了,成为誓死不度南岭的“广州状元郎”,实现了他以身殉国的愿望。
后来,张镇孙的学生们将他的尸体运回广州,葬在了永泰里(今三元里)的张家祖坟里。
阅读指导:
张镇孙(1238-1278年),号粤溪,南宋学者。原籍为广东南海人(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家住在广州城内。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状元,是宋朝唯一籍贯为岭南的状元。
虽然历史上张镇孙有变节投降的记录,但受益于张镇孙的广州人并不认为他是贪生怕死之徒。他的“投降”,是为了保全广州一城的黎民。他宁愿降城而个人受辱,却不接受元朝的任何封官,而后又誓死不度大庾岭,高风亮节,值得肯定。所以,懂得分辨忠与奸的广州人民,历来都将有功于广州的张镇孙视为广州人的骄傲,广州历代都有纪念他的建筑,至今广州仍留有关于他的纪念建筑:状元坊、状元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