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法律处理机器人骚扰电话可行么?

2020-06-15 06:26
新潮电子 2020年2期
关键词:骚扰电话电话人工智能

“你永远不知道网络另一端坐着的是不是一条狗”——随着技术的发展,同样的道理如今也适用于电话,即使电话那头的声音极为逼真、语序听着正常,可你又怎知对方是真人而非机器人?当毫无情感、不知疲倦的机器人成为骚扰电话拨打者时,骚扰电话变得越发让人排斥甚至害怕……

第一部联邦反机器人呼叫法

据ZDNet等海外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2月30日签署了(电话机器人滥用刑事执法和威慑法案)(The Teoephone Robocall AbuseCriminal Enforcement and DeterrenCe Act)。简称《TRACED法案》。该法案由美国国会于2019年12月19日通过,在特朗普签署后,正式成为美国史上第一部联邦反机器人呼叫法。

据报道。该法律主要扩大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非法机器人电话案件的处理权力,提高了对非法机器人电话从业者的处罚力度,并且要求美国所有主要电信运营商都通过相关技术加强对非法机器人电话的识别和拦截能力。

这项法案的签署,意味着滥用机器人向用户拨打骚扰电话在美国已经正式成为违法行为,甚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这也是全球第一部针对机器人呼叫的法案。

没用在正道上的人工智能

长久以来,骚扰电话被全球手机用户厌恶,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19年1月到11月,全美国手机用户总共接到了540亿通由电话机器人拨打的骚扰电话,仅11月一个月就有57亿通,平均每个美国人在这一个月里要接到17。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机器人渐渐成为拨打骚扰电话的主力,美国YouMail的CEO AlexQuillci曾表示,整个2019年,全美国手机用户接到的机器人骚扰电话将会接近600亿通,这些骚扰电话不仅在数量上给用户造成了困扰,更存在经济安全隐患。根据外媒报道,2019年机器人诈骗电话给美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2.852亿美元,而在国内,央视也在2019年3.15晚会上曝光了陕西易龙芯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利用智能机器人外呼,按照号段批量拨打骚扰电话,一台电脑一天就可呼出4万次,不知疲倦且不会有负面情绪的机器人逐渐淘汰传统人工外呼的拨打方式,高效拨打方式让商家趋之若鹜的同时,也令手机用户不堪其扰。

游走于监管的边际

更低廉的运营成本,更有效的号码呼入,更高效的信息整理,AI电话机器人未来似乎有着很大的商业空间。但值得深思的是,不知疲倦的批量呼入工作时的全程录音,AI时代侵犯个信息数据更加引入关注。

目前AI电话机器人处于一个开放式环境,法律法规对生产制造商的資质,准入并没有限制,对购买者使用者的身份也无任何特殊规定,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规范。

AI电话机器人是服务于企业,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但如果被某些人用来做不正当的业务推介,它的负面影响自然不可估量。单靠行业自律,显然不少企业都会在利益面前“屈服”。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骚扰电话势必更加凶猛,单纯依靠《TRACED法案)处理恐怕多少有些不足。

用技术对抗技术

机器人骚扰电话的诞生与爆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进步,而在“反制”机器人骚扰电话的众多方法中,早期人们让运营商联合起来,使用一套“shaken/Stir(暂称为震动/搅拌)”系统来确定哪些电话是垃圾电话,当一个电话呼出时,它会发送一个数字“令牌”或“签名”的数字标记,该标记在接通另一端之前将被验证。

而随着AI技术的成熟,机器人既然能够用于骚扰电话的拨打,自然能够实现接听。代替手机用产直接接听骚扰电话,显然能够有效地对抗机器人骚扰电话。早在2019年初,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了一项内部代号名为“二哈”的智能防骚扰电话技术。当用户在手机上开通了这项服务,在接到骚扰来电时,用户可以直接转接给机器人接听。除了阿里巴巴外,芒果动力也推出了一款在智能语音领域针对个人用户的AI防骚扰电话助手“芒小蜜”,有望帮个人用户解决困扰已久的电话骚扰问题,虽然机器人骚扰电话让人困扰,但把烦劳暂时扔回给AI语音秘书的做法多少也为能起到一定作用。

多臂齐下打击骚扰电话

从全球的角度看,骚扰电话这个顽疾并不好解决,美国的《TRACED法案》主要从监管者,从业者和电信运营商三个方面人手加大了对非法机器人电话的打击力度,而科技企业推出的AI语音秘书也从技术角度实现了对抗,但想要彻底或者说尽可能杜绝机器人骚扰电话,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实名制同样是非常有效的骚扰电话反制手段,在实名制背景下,坚持追溯倒查,能够对骚扰电话拨打者进行有效震慑。除将其列入黑名单限制办理电信业务外,还有必要完善法律法规同时赋予受害者索赔权,以提高骚扰电话拨打成本,

同时,强力打击改号软件,让商家失去骚扰他人的电信资源,并注重夯实通信公司责任,要求其提升技术手段、切断来源不明电话的路徑,

此外,运用多种媒体渠道,及时反映行业治理成效,曝光违规企业和典型案例,提升用户防范意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在多种手段协同治理下,相信机器人骚扰电话问题能够最大程度被遏制。

电话营销≠骚扰电话

骚扰电话令人反感,可为何企业依旧坚持不懈,甚至付费都要拨打骚扰电话呢?事实上,在不少企业的认知里面,骚扰电话对于他们而言是营销电话,通过不断地拨打实现信息的全面传播和人群覆盖,以提升成功概率。

电话营销本身指利用电话接线员来吸引新顾客和联系老客户。以确定他们的满意程度或能否接受订单。许多顾客通常是通过电话方式来订购商品和服务的,直接营销者利用一切主要媒体向潜在的客户提供直接服务。从用户个人信息获取,数据分析匹配到电话过程中的话术,其本身是非常系统的营销手段,但在利益的追逐过程中,电话营销渐渐变味儿了。

从购买个人信息到反复利用,交换,企业尽一切手段降低用户个人信息获取成本的同时,并不会做过多分析,纯粹通过海量拨打次数提升成交量,即使成交率非常低,但在机器人骚扰电话的帮助下,企业在追求短期盈利的压力下,显然不会考虑骚扰电话对于企业品牌乃至产品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不少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通过骚扰电话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而是在话术中实现对用户的欺骗以获取非法盈利,这部分骚扰电话一直以来都是整治的重点。

屡禁不止的骚扰电话

从3G时代开始,电话营销已成为商家推广业务,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到了4G时代。网络用产迅猛增长,几乎使用各种APP都需要用到个人手机号注册以及填写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是。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常态。通常大多数用户在被电话骚扰时,会选择挂电话,或者礼貌地拒绝,真正去投诉的人很少,而且存在着用户维权难的问题。

早在2018年,就发布了《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严格规范金融、售房租房、医疗保健等行业电话等营销行为,研究完善行业内电话营销管理规则,严禁在用户明确表示拒绝后仍向其拨打营销电话,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予以行政处罚,从源头上杜绝营销电话扰民,然而,多年以来形成的骚扰电话黑产却在不易被摧毁。

砸断黑产链是关健

利益,始终是骚扰电话屡禁不止的核心原因。从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倒卖到机器人骚扰电话工具的贩卖乃至产品服务的打包,骚扰电话在多年的沉淀下,早已形成了一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

“万条起步2角一条,千条起步4角一条,千条以下6角一条。“——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泛滥成灾。如果买方愿意付更多费用,甚至可以轻松得到包含“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汽车品牌、车牌号、住址”等个人详细信息的资料。以进一步分析用户生活行为习惯及需求,再加上企业间的二次贩卖及交换,千人数据泄露早已是常态,

个人信息数据贩卖价格虽然低廉,可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却非常高。在掌握个人详细信息的情况下,不法分子利用了群呼、透传等技术,将主叫号码显示成银行、公安局、法院等单位的电话号码实施诈骗诈骗金额少则几百上千元,多则上百万元,

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采集与运用日趋成熟的当下,当用户在网上搜索过“课外补习”关键词,很可能会有电话凑上来询问“在线教育课程,考虑吗?”。越来越精准的数据采集、分析与利用,让个人消费者“赤裸裸”地暴露在商户面前,极具针对性的营销或话术通常让用户防不胜防。而在技术中立的宣扬下,高科技技术企业很容易成为企业或者不法分子的“帮凶”。

至关重要的运营商态度

在环环相扣的利益面前,骚扰电话黑户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的,而在整个骚扰电话生态中,运营商的态度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经过多年的调研、分析后,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大运营商需在2019年3月以前为国内手机用产提供涉嫌骚扰电话来电号码标注提醒,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还表示,用户收到垃圾信息、骚扰电话都可以向12321举报中心举报,也可以在12321网站、APP、公众号等渠道举报,对于违规发送垃圾短信的号码,运营商可以采取停机、列入黑名单、停短信功能等措施。

而中國移动的高频骚扰电话防护,中国电信的天翼防骚扰、中国联通的防骚扰提醒服务等服务功能的开通,除有效减少骚扰电话对人们的干扰外,也表明了运营商对骚扰电话的态度。

更可怕的语音欺诈

“你需要贷款吗?”、“您需要买房吗?”、“最近股票什么的还有在做吗?”……骚扰电话对人们生活的干扰更多在于打搅,一挂了之除麻烦外并没有太多的损失,可机器人被用于电话拨打显然只是AI、语音等技术进化的一小步。人们对机器人骚扰电话的担忧更多还是由于语音欺诈,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19年3月,犯罪分子通过商业化的人工智能语音生成软件,成功模仿并冒充一家英国能源公司的德国母公司CEO,来欺骗其多位同事和合作伙伴。一天内多次诈骗并转移资金,使得该公司损失220,000欧元(约合173万元人民币)。在AI“换头”成为人们讨论焦点的同时,犯罪分子早已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自动化网络攻击并诈骗,获取钱财。

毫无疑问,AI技术正在造福人类,比如说语音助手、机器人服务等等,但是人们对其技术的运用。并不一定都是正面的。根据安全研究人员去年在黑帽大会上层示了一项相关技术,黑客将音频样本拼接在一起,经过大量的语音数据合成之后,就可以轻松模仿一个人的声音,这足以引发不少入的担忧。

人工智能不用急于变现

20世纪40年代,人工智能被提出之后,无数人就在研究如何让其落地运营并变现,在2015年至2017年持续了3年的高潮,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几乎被“捧上了天”,只要跟科技沾边的公司几乎都言必称AI,2018年,人工智能又被“摔在了地上”,因为行业迟迟没有出现特别明晰的商业模式,甚至有人抛出了“AI衰退论”,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都能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变现问题变得触手可及。在用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以前,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直播答题撒币时“掘金”的人工智能?相对于安防、医疗、教育、智能手朴汽车、金融等高门槛的运营,人工智能在一个又一个互联网风口下实现自己的变现路徑,只不过回首看过去会发现,不少变现路徑或多或少有些走偏了。机器人骚扰电话归根到J軻以看做是AI产业变现的下沉道路,当无数电话营销企业愿意成为机器人骚扰电话工具付费用户时,人工智能的应用或者说变现看似已经成功,可这样的落地变现路显然并不光彩,

监管需要同步成长

当技术推动者商业模式变化时,监管同样需要成长起来,当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和一些简单的机器学习技术发展。能够让机器人实现骚扰电话的拨打时,对利益的追逐让部分从业者放弃了道德底线,给世界各地的用户都造成了严重的困扰,甚至是经济损失。《TRACED法案》针对的是机器人骚扰电话,可其背后的人工智能同样需要监管,无论是机器人骚扰电话还是人工智能变脸,技术的进步带来法律、经济、伦理等一系列问题,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规范技术发展可以说是大势所趋。2019年4月20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二审稿对AI换脸做出规范,此外,还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通过对深度学习网络、人工智能芯片等技术的规范,从根源上加强监督引导。

技术问以对抗技术,技术同样可以监管技术。监管机构在人工智能相关事务采取任何监管行动之前,应该进行风险评估及成本效益分析,将重点放在建立有弹性的架构,避免一刀切的监管做法。只有监管同步成长起来,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才能用得更好。

猜你喜欢
骚扰电话电话人工智能
张 晖
陕西综合治理骚扰电话
2019:人工智能
13部门联手重拳整治骚扰电话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疯狂编辑部之骚扰电话
遇到骚扰电话怎么办?
夜半电话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