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马斯克:创业者还是投资家?

2020-06-15 15:34刘雨霏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卫星与网络 2020年3期
关键词:马斯克特斯拉航天

+刘雨霏 航天加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我国目前的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存续期一般是“5+2”,有的甚至更短。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以美国为例,创投基金,大部分是“10+2+2”,还有一些是永续型基金,专门面向“从0至1”的原创型项目和企业的投资。

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一个人做点事情,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是为了做给别人看,难免陷入表面的“繁荣”,这是很多资本不得不疲于奔命,但最终效果并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马斯克之谜:仅仅是个创业者吗?

伊隆·马斯克是个什么人?或许大多数人都能答得上来,他不是个高技术产业创业者吗?

听起来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对。马斯克的人生就是在不停地创业中度过的,参与创建贝宝、牵头创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建特斯拉、创建星链公司……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是被人们反复提及却一直没有答案的——创业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马斯克这样的极少数能成功?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另外一个人——矢量公司创始人、与马斯克共同创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Jim Cantrell。

和马斯克相比,可以说Jim Cantrell是真正的航天专家:

大学时代参加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工作;

1990年硕士毕业后进入法国航天局;

两年之后回到美国,并正式进入宇航界。在太空动力实验室公司担任团队负责人,为美国国防部研制了几颗小卫星;

2001年,决心投身航天的马斯克,找到Jim Cantrell,两人一起前往俄罗斯商讨购买发射服务事宜,结果吃了闭门羹。因此,马斯克决定自己搞火箭。Jim Cantrell帮助马斯克搞成了猎鹰一号火箭;

之后,Jim Cantrell因为不相信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发展前途而选择离开了马斯克,随后创办了几家咨询服务公司,并参与了好几家遥感卫星星座企业的创建。2015年,Jim Cantrell决心创办自己的火箭公司,也就是矢量公司。但是他只弄到了几百万美元投资,虽然把火箭造出来了,但一次发射都没有尝试过,公司就破产了。

所以,懂技术、懂管理、爱航天……这些优点和美德,未必能把企业引向成功。这当中的理由很简单:创业的佼佼者那么多,几乎都有这样优点和美德;登顶的机会那么少,注定了多数人都要失败。那么,成功者,肯定比其他人多了点什么。

马斯克到底比其他人多了什么呢?

三大关键点:具有独特气质的投资家

从资本的角度看,马斯克其实是个投资家。这也是他和纯技术型创业者最大的区别之一。马斯克的投资哲学和战术是什么呢?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呢?技术型的创业者或许能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并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只有投资家或具有投资家经验与眼界的人,才能创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企业,甚至龙头企业。这样的企业,不但能引领整个行业前进,还能颠覆传统,打破自我约束和局限的条条框框,更大范围内地改变社会形态。

我们再来简单梳理一下马斯克的时间线:

2003年特斯拉公司成立;

2008年猎鹰一号火箭飞行成功;

2008年特斯拉首款产品Roadster发售;

如果DM2真人秀一切OK的话,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发射首班SpaceX载人龙飞船。

2010年猎鹰九号火箭首飞成功;

2010年龙飞船首飞成功;

2018年重型猎鹰火箭首飞成功。

大家可以看到,这几个项目技术跨度都非常大。外行人或许会把火箭、卫星和飞船当作一个领域,但航天人都非常清楚,这三者在研制中所涉及的技术和理念完全不一样,运营起来的差异更大。没有任何一个工程师可以同时涉足这几个领域,职业经理人也不可能同时在这么多专业领域上游刃有余。

什么人可以做到如此大范围跨领域的活动?答案是:投资家。而马斯克更是一个拥有独特气质的投资家,在投资方面具有三大

关键点:执着、敢拼、富有创造性。

他的执着体现在:

1.坚信“第一原理”

马斯克坚信第一原理,并坚定地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用正向思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这种方式虽然耗费脑力和时间,但会产生巨大的迭代和颠覆性的创新。

2.不放弃企业控制权

Zip2和PayPal曾让马斯克在企业管理和控制方法上学到了重要教训,以至于他后期对自己的投资和影响力有着严格控制,在特斯拉的数次融资轮次中,马斯克都很好的维持住了自己的控股权,以确保企业按照他的目标前进。

他的敢拼体现在:

1.个人资产全部押注企业

随着特斯拉年初的暴涨,马斯克的身价已突破400亿美元,但他从未减持过特斯拉的股权。不仅如此,他还在背负着5.48亿美元个人贷款的情况下,依然不断的将个人净资产投入到企业中。

2)采动影响。由于终采线设置不合理,巷道相继受到7601、7603、7605等工作面采空区不稳定侧向支承压力影响。

2.企业风险即个人风险

马斯克在企业中的收入微不足道,他的目标也完全符合股东增值的预期,而投资者也很欣慰的看到他不断的进行投资。他曾说过:“如果我要求投资者投入资金,那么在道义上,我也应该投入资金;如果我不愿意用水果碗吃饭,那也不应该要求其他人这样做”。

他的创造性体现在:

1.打造了极具创造性的生态系统

马斯克投资的企业都是他了解、熟悉的东西,以及他所认识和信任的人。这样做的效果是,通过这种自然的融洽关系,除了传统的董事会和控制投资者的机制之外,他可以拥有更多的影响力。

2018年2月,SpaceX公司用新研制的“重型猎鹰”火箭将马斯克本人的特斯拉红色电动跑车送入绕太阳飞行的轨道。

虽然从表面上看Space X、特斯拉和SolarCity是三个不同领域的企业,但三家公司之间的交互往往以共享员工、投资者、共同目标或实际业务的形式出现,并且已经形成了牢固的生态系统。

2.采取了极具创造性的融资方式

马斯克将特斯拉、SpaceX和SolarCity获得的政府资金中的30%通过退税和减税等方式释放给消费者,与政府的绩效目标和消费承诺挂钩,此举不仅兑现了与政府的承诺,而且更好地推动了下游市场。

另一方面,马斯克2014年将特斯拉专利开放,间接邀请其他人参与到研发中来,以更加廉价和快速的方式将研发外包出去。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帮助特斯拉节省资金,从长期来看,还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改善。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马斯克的天使投资组合,就会发现他的投资项目的成功率、投资模式和行业策略是非常有意思的。他的天使投资看似是不分阶段的,既有在D轮进入的例子,也有在种子轮融资进入的例子,不过他似乎最喜欢在A轮的时候进入。

投机者、投资者、投资家:不同目标下的行为境界与价值

投机者往往喜欢刀口舔血的生活,一夜暴富或者瞬间破产的故事充斥着金融史,为此而诞生的文艺作品更是不计其数。本刊曾经讨论过的电影《大空头》就是其中一例。但无论什么样的投机者,社会对他们的评价都是负面多过正面。

百度百科对投资者和投机者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

“投资者”与“投机者”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基本遵循价值规律的,他们会根据多种科学的经济指标来进行买卖操作。他们的行为不是盲目的,尽管其决策的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而投机者则不同,他们只追求“利润”,甘愿冒任何风险,他们更不会考虑价值规律的存在。只要认为所买入的目标会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上涨(比如炒作),就会坚决买入,以期从中获取利润,而不管其未来的价格是否合理。

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著名的投机者,19世纪初的美国人雅各布·利特尔就是其中一例。他几度辉煌,但在第四次破产后,他一蹶不振,并最终在潦倒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不得不指出,在任何行业中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投机者。即使是商业航天这样需要长线投资的行业中,我们也能找到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个人。然而,马斯克显然不是来投机的,他是一位投资者,并且不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而是一名对所涉足领域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投资家。

那么投资者和投资家又有什么不同?按照汉语的涵义,称“家”者必然是在某个领域有较大的成就,乃至著书立说、开宗立派。从马斯克撬动航天、汽车两大行业,引领创新和创业浪潮的情况看,称他为投资家是恰如其分的。

基于未来世界的完整构想:马斯克投资的长钱思维与前瞻性

马斯克创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至今,已经整整20年。严格来说,这家企业至今还没有回本。那么,马斯克做的这是什么投资?

是长钱。更确切的说,是基于未来世界完整构想的长钱。

投资家更注重“长钱”即价值投资,资本市场是残酷的,“剩”者为王,大多数企业都会消失。一百年前的世界500强到现在的存活率都只有不到5%,就更不用说其他一般的企业了。当大风大浪真正打过来的时候,只有航空母舰才不会沉没,小船都会被打翻。价值投资的本质在于企业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只有与伟大企业共同成长,才能够穿越时间的河流。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在去年12月的一次论坛上说:

缺少真正的“长钱”是我国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质量不高、投资行为短期化的重要原因。对投资者来说,持续学习以及洞察世界的能力是最为关键,也是最需要提倡的。在投资运作方面,我国目前的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存续期是“5+2”,有的甚至更短,只有3年,较短存续期不利于资金运作和受益,以美国为例,创投基金,大部分是“10+2+2”,还有一些是永续型基金专门进行面向“从0至1”的原创型项目和企业的投资,真正伟大的企业也会遇到周期性的问题,这时候往往是需要共同面对、坚持持有甚至继续买进的。只有长钱才能匹配更合适、更好的投资项目和企业。对很多投资家来说,站在人生巅峰时可能会遇到很多诱惑,这时能否坚守初心,好好运作自己的企业就显得非常关键。

SpaceX总是自带流量,引人注目

投资的核心不是博弈,信奉的价值体系应是共赢。真正的好公司的持有时间应是无限长。马斯克投资“长钱”,至少推动了四个“从0至1”的原创型项目成功,包括猎鹰九号火箭、空间站货物运输、特斯拉和星链。此外,空间站人员运输业务马上要进入关键节点,月球货运业务正在启动,新一代“星船”也在推进之中。这还不是全部,马斯克还有两个项目正在人们的视线外不动声色地推进,其一是太阳能屋顶,其二是真空管道高速列车。如果马斯克秉承的是工程师理念,那么绝不可能同时推进这么多跨领域项目的创业。

只不过,与传统的成功的投资家相比,马斯克的行为方式与巴菲特有很大区别,他不仅亲自担任这些企业的负责人,还直接介入论证及研发过程,甚至明确提出技术指标和解决方案。这让人们很容易从工程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他,也因此而催生了一大批模仿者。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模仿者无一成功,其中的大部分已经彻底失败,剩下的一小部分正在努力寻找真正的自己。

如果换个角度,用投资家的模式去分析马斯克,他的很多惊世骇俗之举就显得合情合理。马斯克不断地将自己的净资产重新投入到创企投资中。而投资组合分析师往往会对这样的策略保持谨慎(在正常投资组合分配的情况下,建议的风险投资为2%),但这一直是马斯克的制胜法宝。他似乎认为,创企出售产生的任何净资产都是从其他资产中分配出来的,并需重新分配到风投/创企投资中去。这是信心十足的表现。也就是说,马斯克相信自己拥有自我投资和天使投资的优势。

类似于马斯克的做法,在商业界其实并不少见。很多成功的商人——包括同样投身于商业航天的布兰森、媒体大王默多克——都是在按照投资家的理念行事,国内的三大互联网巨头BAT掌门人同样如此。在这些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完整构想,在这样的理念驱动下,他们才能够说服资本、说服政府、说服工程师、说服一切有关联资源的人……最后说服用户。他们拥有坚定的信心和明确的KPI,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因此,对中国的商业航天来说,必须面对一个如何重新认识马斯克、重新认识自己的问题,包括自己的长项与短板,任何人都要明白,会和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时,更核心的是,我们需要面对什么叫“商业”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局限于自身的想法或观念或经验,不能够因时制宜地及时转变过来,我国的商业航天道路,还会很漫长。很多时候,我们谋略事情,不是我们自己有多少钱花的问题,而是我们今天的漠视或固执己见或官本位,将白白延误产业做大做强的很多商机,并在未来与真正的商业航天落下更大的距离。

马斯克的投资,从他的成功率、进入模式和行业战略的角度来看,是围绕他所关注的产业版块的生态的培育与建设做布局。他的天使投资似乎不分阶段,从深度的D轮融资到种子轮融资都有。不过,A轮融资似乎是他最喜欢的融资轮。因此,马斯克做投资,正应了中国人那句老话——放长线,钓大鱼。而我们的资本和企业,似乎都已经忘记了这句话。

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一个创业者满足于当个小老板的时候,他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思维的高度,行动的模式,都会因此有了很大的局限性。这样的企业可能会在早期拿到一些订单,也会融到一些钱,让公司活下来、甚至上上下下收入颇丰。但是,如果整个产业里都是这样小富即安的创业者,我们的商业航天就摆脱不了低水平重复发展的局面。最后是小企业一堆,龙头企业为零,大家都艰难维持。如果能够共同站在产业的高度去谋略事业,而不只是满足于现状,中国的商业航天,甚至是卫星通信板块,才有希望打造出真正的产业。

期待马斯克式的人物。SATNET

猜你喜欢
马斯克特斯拉航天
林志颖驾驶特斯拉出车祸
特斯拉大战爱迪生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马斯克打脸简史
梅耶·马斯克的“育儿经”
逐梦航天日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马斯克预计“猎鹰”9可在12月复飞
只因他是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