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对竹木户外用品需求浅析

2020-06-13 04:27文图赵卫红
绿色天府 2020年5期
关键词:竹木大熊猫公园

○文图/ 赵卫红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最独特的保护模式。大熊猫国家公园从试点开始就被赋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实践理念,承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使命。竹木用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伴随着人类发展而发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对竹木户外用品有很大的潜在需求。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是竹木户外产业新机遇

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国家公园作为一种较好地处理自然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之间关系的自然保护地类型,被看做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国家进步的象征。建立国家公园是综合发挥自然资源多重效益的重要途径。

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36个热点地区之一。纵横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秦岭山系,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的重要区域 。公园内分布的野生大熊猫数量1629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的87.39% ,森林面积 19556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 72.07%。其中乔木林19211 平方公里,竹林 75 平方公里,草地面积 1809 平方公里。公园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呈现山大峰高、河谷深切、高差悬殊、地势地表崎岖等特点。大部分山体海拔在 1500~3000 米之间,最高海拔 5588 米,最低海拔 595 米。有龙门山-岷山等多条断裂带,地质灾害多发。公园内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全年平均气温为 12~16℃,降水量约 500~1200 毫米,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公园内有藏族、羌族、彝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等 19 个少数民族。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多元化,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绚丽多彩,有多项民族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唐家河、卧龙、王朗等 22个区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观光游览、民族文化探秘、探险体验等活动,年访客量约 4620 万人次。

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生态价值先行区和世界生态教育样板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历史使命。竹木户外用品产业应抓住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有利时机,发展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深度参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促进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竹木户外用品的需求分析

竹木户外用品是指以竹材、木材为主要原料,经过设计、加工、组合而成的户外设施,方便人们户外生产生活、休闲康养、游憩娱乐等活动。目前常见的竹木户外用品主要有:天然户外材、防腐木、木塑合成材、户外防腐竹材等。竹木户外用品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材料,是体现户外空间精神、生活气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近年来,竹木户外材料技术快速发展,通过对竹木纤维细胞物理处理,从根源上去除虫、霉的滋生环境,解决了竹木材生虫和霉变等问题,延长了竹木材的使用寿命。同时,物理处理后的竹木材,不含化学物质,不会对人、动物和环境造成污染。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范围多处于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经济转型发展需求强烈。在保护的前提下,实施分区管控,在一般控制区,按规划科学建设必要的公共设施配套,开展自然教育、自然体验和适度参观旅游。在周边乡镇、村庄建设一批特色熊猫小镇、入口社区,引导自然保护地内原住民向熊猫小镇、入口社区集中居住创业。支持社区居民、创业者利用特色资源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体验、文创开发销售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推动形成“点上聚居、线上旅游、面上保护”新格局。这也为竹木户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一是入口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竹木户外用品提供“点上聚居”的新市场。社区是社会的缩影,不仅反射出国家公园的建设和运作,也是民众参与国家公园管理的重要平台。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 151 个乡镇12.08 万人,其中四川 119 个乡镇 8.99 万人,占总人口的 74.42%。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恰当地处理好原住民生计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模式,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建设内容。周边社区的原住民自古就有用木材、石片作为生产生活建筑材料,可以通过竹木户外用品的推广使用,保持国家公园周边社区的原真性,提升和完善入口社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生态环保功能。使其成为成为具有地方特色村落布局,充分展现原住民赖以生存的自然、文化、社会环境。

二是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项目为竹木户外用品提供了“线上旅游”新机遇。开展具有大熊猫特色的自然教育和体验活动,有助于促进公众形成珍爱自然,保护大熊猫的意识和行为。规划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拟改扩建大型自然教育展示基地 6 个,改造自然教育解说中心 20-30 个,包括博物馆、实习基地、“VR”体验馆、自然学校、自然课堂等。结合现有生态体验点分布,在一般控制区建设 80-100 个生态体验小区,并串联各个自然景观点和服务点,形成 80-100 条主要生态体验线路,森林步道等。这些自然教育和体验项目要求建筑风格简洁明快,材质色彩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体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些刚性需求为竹木户外用品产业提供很大的新机遇。

三是分区管控措施为竹木户外产业提供了“面上保护”的新方向。大熊猫国家公园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一般保护区依法控制人为活动。但经依法批准的非破坏性科学研究观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标本采集、文物保护、考古调查发掘、不破坏生态保护功能的适度参观旅游和重要生态修复工程等,都将会是竹木户外产品的潜在发展方向。同时,大量保护机构整合,重新布局管护站点,建设管护用房、改造巡护便道和设立界碑界桩等,应该成为竹木户外新型产品的发展方向。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对竹木户外用品产业思考

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竹木户外用品作为传统崇木尚竹的文化,如何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担当起责任和使命,值得行业思考。

一是竹木户外用品产业要弘扬国家公园理念。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是国家公园的理念。国内有名的黄鹤楼、岳阳楼、望江楼,就是古人流传下来几百年的竹木精品。很好的诠释了竹木户外精品的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理念,并成为当地居民引以为豪的精神象征和增收致富的知名景点。这也充分证明,竹木户外用品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才可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竹木户外产业要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产业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传统制造工艺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并重,做优做强与引资引智并重,抓好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让产品的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生态产品。

二是竹木户外用品要发扬大熊猫精神。大熊猫黑白两色示人,外圆内方、生活极简,是阴阳的象征。它宽厚祥和,憨态可掬,不仅契合中国人最古朴的审美习惯,也表现出中国人最古老的哲学智慧,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竹木户外用品是人类远古以来最主要的生活产品,应当学习借鉴大熊猫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进化,顺势而为的精神。产业发展要崇尚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一全人类的共同主题,产品设计要自然、简洁、环保,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功能、区域特色相协调。

三是竹木户外用品产业要有生态文化内涵。生态从来没有绝对平衡过。我们所讲的平衡应该是积极平衡,而绝不是自然主义的消极平衡。如果把这样的生态理念引入到竹木户外产业,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认为,产业链就好比生态链,供给从来也没有平衡过,每一类竹木户外产品都有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一个大的产业是由很多小的产品构成的,每一个小的产品都自成一体。这样的竹木户外产业才能具备多样性,而只有多样性才能提高产业的稳定性。这样的生态精神内涵对摸索竹木户外用品产业链,产品供给平衡有所裨益。

四是竹木户外用品产业要弘扬精品工匠理念。制造业在任何一个时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走在木质栈道上,手摸竹材扶手,或者一把阳伞,几个木制桌椅,外加一杯凉茶,是每个都市人的向往,也成为了一种户外休闲新时尚。随着这种思想观念日益改变,中国户外家具及用品行业突飞猛进,竹木户外家具及用品行业取得长足发展。这就需要竹木户外用品有工匠精神,对自己的产业有着近乎神经质般的追求,对自己的出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追求尽善尽美。竹木户外用品要力求达到更高境界,产品和服务讲究品质,祈望自己的所为对后人的价值超出价格,应具有作品能比自己的寿命更长的工匠精神。

竹木户外制品产业是有历史文化的产业,大熊猫国家公园承载着生态文化,依托国家公园发展竹木户外制品产业,定是个生生不息的朝阳产业 。我们希望最终的目标不是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一个有围墙、有边界的公园,而是把它变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竹木大熊猫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我们都爱大熊猫
浅析健康化设计理念之下的竹木家居设计之美
在公园里玩
寻找大熊猫
遗憾的大熊猫
故园
几根木头引发的朝堂地震
大熊猫也消暑
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