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自然保护区持续扮演好“管家婆”和“美容师”的角色

2020-06-13 04:27祝志林
绿色天府 2020年5期
关键词:瓦屋自然保护区管护

○文/祝志林

巡山护林

巡护检查

近年来,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地的整治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美容美化修复生态 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整治矿山水电站,美容修复生态植被。2018年以来,共拆除电站厂房、工作房15139m2;安置电站职工404人,拆除闸坝31座;封堵取水口31个;拆除压力管道29根;维修水毁公路183公里。 关停矿权14宗,已上报注销10宗矿权,其中3宗已批准注销。剩余4宗到期即上报注销。按照“边拆除、边恢复”原则,采取覆土种植本地植被、播撒草种、栽植树木等方式共计恢复生态植被338亩,植被恢复率达100%。

岷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修复鱼类洄游通道。天龙电站拦河坝、取水口、取水通道均位于保护区缓冲区内,未下泄最小生态流量,致使拦河坝下游河段断流。已拆除大坝,并封堵其引水渠口,实现水流回归自然河道,完成电站拆除和职工安置等整改工作。

卫星遥感监测核查,修整人为破坏生态环境。2017年底经实地核查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内有96处人类活动影像,涉及矿山47处,水电站23处,旅游接待设施3处,交通设施4处,其他设施19处。水电站由瓦管局负责组织拆除并恢复植被;其余由县国有林场负责制定植被恢复方案,并于6月20日前完成生态植被恢复。

优化调整管理模式

强化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管理。一是禁止违法打笋等行为。为保护珙桐、红豆杉等珍稀野生植物资源,打笋期间,组织协调村社干部、公安民警驻扎林区要道,禁止商业化入山打笋,破坏生态资源的管理活动。劝返外来人员、集体大规模进山打笋行为20余起,发现并拆除打笋用索道、窝棚5起。二是监测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针对狩猎等违法行为,2018年新安装红外监测相机20部,加强了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保护监测,重点对大熊猫等国家一级动物的样线调查。聘请当地村民常态化开展巡山护林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全山排查解除“兽夹、陷阱、拌索”的拉网式行动,搜索出上万个拌索、上千根钢绳、上百个兽夹,保障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生长繁殖。三是科学化现代化管护。在保护区入口处修建2座电子伸缩门,在边界处修建不锈钢3座山门,5套视频监测系统,在核心区缓冲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死守,加强入口管控、登记检查。

常态环保宣传引导。一是针对社区居民和游客采取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出动宣传车辆等传统宣传方式进行宣传教育。2018年以来共设置各类宣传标语300多幅,发放宣传手册5000多份,出动宣传车辆100多次。二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围绕环保日、爱鸟周等活动主题,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环境保护氛围。三是签订责任书,将保护区细分为若干区块,落实保护站职工监管,并逐日填写巡山管护日志,形成环境资源检查台账。四是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技术规范》和《四川省大熊猫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规程》,设计大熊猫监测样线22条,4月和9月,进行两次到45部红外线相机安装地点巡护监测,调查大熊猫栖息地生境及伴生动物活动情况。

摸清家底 科学配置优势资源

人口统计提高互动参与。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林地范围涉及洪雅县瓦屋山镇、高庙镇、七里坪镇3个镇11个行政村。范围内人口数合计941人、户数合计259户。其中核心保护区3户9人,涉及瓦屋山镇沙湾村。一般控制区人口涉及高庙镇黑山村,瓦屋山镇罐坪村、长河村、孔雀村、沙湾村、燕远村。保护区重点针对以上村落进行国社联防体系建设,加强群众参与管理互动。

水电站、矿山做好政策解释。经排查统计,新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范围内集体土地117.4平方公里,处于运营状态的电站16座;采、探矿权4宗,无退出补偿政策。积极针对以上企业及职工开展了政策宣传解释,防止社会不稳定因素发生。

退耕还林以及就业引导。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范围内退耕还林面积90.1公顷,政策补助已经全部到期,涉及瓦屋山镇1个乡镇,罐坪、沙湾、长河、燕远、孔雀5个行政村,涉及农户18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积极引导村民开展乡村旅游、发展林下作物、居家就业等,多形式鼓励创业创收。

企事业单位管护协作。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范围大部分位于四川省洪雅县林场内。洪雅县林场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共有事业编制数392个,实有人员387人,退休人数393人。其他企事业单位共计9家,其中有:张村、白熊沟、燕子岩、金花桥4家管护站,均隶属于洪雅县林场,2017年7月,单独成立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后,与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实行双重管理;瓦屋山投资有限公司属于国有企业;另外4家均为民营的种养专业合作社,从业人员总数为725人。各单位、企业按照职能职责,相互协调配合,共同管理、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生态自然资源。

国有、集体土地分类管理。按照国家林草局2019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所划定分局管辖范围为511.8平方公里(76.77万亩),其中国有土地394.4平方公里(59.16万亩),集体土地117.4平方公里(17.61万亩)。国有、集体土地按照土地属性由行政管理部门进分类、差异化管理,积极协调处理权属边界等矛盾纠纷。

不断开拓创新 积极探索社区共建共管模式

科学规划居民集中居住点。将保护区内金花桥原住民整体搬迁至瓦屋山镇相大坪,围绕“一心、两区、三组团”建立大熊猫文化体验点和综合交通枢纽集散基地,配套完善健身广场、儿童乐园、特色民俗体验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生产生活方便、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

优先帮扶社区居民实现再就业与再发展。积极协调单位、企业提供工作岗位与就业机会,政府单位聘用社区居民加入生态护林队伍、野生动物救治队伍等公益性岗位,帮助保护区巡护监测、清理流浪狗、管护红外相机、解救野生动物等;企业如瓦投公司、瓦屋山居大酒店等为社区居民提供本地再就业机会,避免居民外出务工。实现了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共管共建、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瓦屋自然保护区管护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雪史
四川眉山:瓦屋春雪
山横瓦屋披云出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