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国
成绩好的学生总是被老师宠着、同学捧着,但是她——
她成绩很好,却总感觉同学、老师不喜欢她,常在背后议论她
新溪上高一,学习努力,成绩很好。但是,从上中学起,她就被人际关系所困扰,总感觉同学、老师不喜欢自己,常在背后议论自己。更麻烦的是,因为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好,担心别人讨厌自己,她在学校很少和同学交往,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进进出出总是孤身一人。
到了高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回到家,新溪跟父母诉说自己遇到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常常流泪。父母耐心解释劝慰,可今天帮她把这个疙瘩解开,明天她又和那个同学闹不愉快了,无穷无尽。
后来,父母感到新溪的问题不是简单劝劝就能解决的,好像有了心理疾病,于是带她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
新溪给我的初步印象是,身材高挑,面容白净,表情文静,举止礼貌。虽然初次见面,有点害羞,但总体来说,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女孩。可她为什么总担心别人不喜欢她呢?
她给自己的评价,都是负面的。我试图引导,但她依然不能说出对自己的正面评价
我先跟新溪的父母交談。新溪的父母说,初中的时候,孩子因外伤导致鼻子上留下了一道疤痕,因此有些自卑,经常对着镜子看,还经常问父母那道疤痕显不显。父母总说不显,但她似乎不相信。慢慢地,她也就不问了,开始说同学、老师不喜欢她,常在背后议论她,说她的坏话。这种表现时断时续,时重时轻,如果哪次考试没考好,就会格外严重些。
说实话,如果不是听新溪的父母说,我还真没发现新溪鼻子上有疤痕。
为了更好地对新溪进行诊断,我和她进行了单独交谈。新溪放下手中的书——那是我刚才和她父母谈话,怕她无聊,随手递给她的。
新溪开口说:“我这人很复杂……”然后停了下来。
“怎么个复杂法?比如……”我鼓励她说下去。
“比如,您给我看这本书,我就想,为什么要给我看这本书呢?”
我笑了:“你看桌上这三本书,哪本最适合你看?”
新溪也笑了:“是,只有这本最适合。就是说,您没什么特别用意,而我想多了。这,不就是复杂吗?”
我说:“这,也可以叫细腻。”
新溪看看我:“您是说,这不是复杂,是细腻?”
我说:“是。除了这,还有别的吗?”
新溪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长得不好,鼻子上……”
我坦言:“我不仅没发现你的鼻子有问题,还觉得你是个小美女。”
新溪继续说:“我这人还好猜测,比如,总猜测同学对我不好,不喜欢我……”
新溪列举了很多和同学相处的细节,我从中发现了她问题的根源所在,于是和她进行了现场的心理互动。
我请她用“我是怎样一个人”的句式,给自己做评价。结果,她给自己的评价都是负面的。我试图引导,但她依然不能说出正面的评价。最后,我替她说,你是个学习认真、努力的人,对吗?她这才勉强点点头。
志愿者的脸上没有伤痕,他们之所以觉得自己没有被善待,全是心中的“伤痕”在作怪
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研究者征集了10位志愿者,将他们分别安排在单独的房间里,然后告诉他们:通过以假乱真的化妆,他们会变成面部有伤痕的丑陋的人,然后到指定地方观察和感受陌生人对他们的反应。
研究者请电影化妆师在志愿者脸上画出伤痕,并涂上逼真的“鲜血”,然后用随身携带的镜子,让志愿者看妆后效果。之后,化妆师告诉志愿者,为了让伤痕维持的时间更长久,他要在他们的脸上再涂些东西。实际上,他用湿棉纱把志愿者脸上的化妆痕迹和血迹都擦干净了。
然后,志愿者们被分别带到医院候诊室,装扮成等待医生治疗面部伤痕的患者。候诊室里全是陌生人,志愿者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人们对他的种种反应。结果,志愿者陈述的感受出奇地一致——大家对他们普遍不友好。
有的说:候诊室里那个胖女人,一进门就向我投来鄙夷的目光。她也没看看自己,那么胖,那么丑,真讨厌!
有的说:现在的人真缺乏同情心。本来有个帅哥和我坐在一张长椅上,可没一会儿,他就赶紧拍拍屁股走了。我不就是脸上有伤吗?至于像躲避瘟神一样吗!
有的说:我对面有两个年轻女人,穿着讲究,表面看像是有修养的白领,其实素质一点不高。她俩一直叽叽咕咕,私下里嘲笑我。
总之,志愿者都认为,陌生人很厌恶他们,对他们缺乏应有的善意,而且总是很无礼地盯着他们的脸看。
这个结果让研究者吃惊不小:看来,人们主观上对自身错误的认识,竟然如此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他们对外界的感知。志愿者的脸上并没有伤痕,他们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受,全是因为心中的“伤痕”在作怪。
实验告诉我们,人对外界的感受,常是内在心理的折射,而不是现实的反映。就是说,当你感觉周围人怎么说你时,其实往往是你自己心里这么想的。即,我们听到的往往是我们想听到的。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选择性注意的结果。
选择性注意包括两步心理过程:第一步是选择性地接收信息。生活中的信息无穷无尽,我们不会全部接收,而是会有所选择。每个人所留意的,都是他想留意的;而不想留意的部分,他会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至于选择什么,由人的主观倾向性如需要、兴趣、爱好、经验等决定。第二步是主观性地处理信息。信息被选择后,由大脑加工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融入个人的观念、态度等。于是,信息经过加工之后变了样,变成了我们需要的样子。
那么,新溪为什么总接收消极的信息呢?
很明显,她担心别人不喜欢她,担心别人说她不好,根源在于她内心认为自己不好,在于她没有学会喜欢自己。她心里的消极自我,通过心理投射,把对自己的不良评价,投射到了别人身上。再通过选择性注意,她就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别人说她不好。
即便是普通人,也值得别人喜欢。只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每个人都是美好的存在
沟通了上面的意思,新溪领悟得很快:“您是说,我要学会喜欢自己。可我怎么做到这点呢?”
这是新溪心理自救的关键,怎样帮助她呢?
我稍一沉吟,找出了下面这张图。
我说:“请看这张图。你看这张图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可怕的骷髅!然后,心头掠过一丝恐惧。但是,且慢!你再看看。看出来没?那是一对可爱的情侣。你看,月光下,餐桌旁,高脚酒杯里已经斟上了美酒。那边,男子向女子拱手道贺;这边,女子低头含情脉脉。你看,转念之间,一切都变了,恐惧变成了可爱,丑陋变成了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新溪的表情,由眉头紧皱到笑容浮现。
我问她:“这告诉了我们什么?”
新溪不假思索地说:“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就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
我点头表示肯定:“好。再想想,还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新溪的眼睛亮了,脸上有了光彩:“如果我换个角度看自己,一切就会不一样了,是吗?”
我笑了:“你很聪明,这么快就找到了自救的办法。”
随后,我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后找自己的优点,大小都算,写在纸上,下次带来给我看。
新溪愉快地答应了。
第二次来访,我请新溪主导发言。我和她的父母一起聆听和感受她心理变化的过程。新溪对找自己的优点还是不太习惯。不过,在我和她父母的引导下,她陆陆续续找到了好几条。这让她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最后,她问我:“您一味要我找优点。其实,我真有很多缺点,怎么办?”
我说:“还记得上次我们谈到‘复杂与‘细腻吗?”
她说:“记得,我说自己复杂,可您说那是细腻。”
我告诉她,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因为我对生活习惯于积极赋义,而她对生活习惯于消极赋义。
生活中的事物,我們既可以赋予它消极的意义,也可以赋予它积极的意义。如果我们对事物总能积极赋义,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比如,复杂,积极赋义就是细腻;猜疑,积极赋义就是自我保护意识强。
另外,人身上的许多特点是中性的,不能简单地用优点或缺点来概括。比如胆小,就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缺点。因为胆小的人做事谨小慎微,少出差错,开车的话也会少出交通事故。这怎么能说是缺点呢?
就是说,任何性格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就看在什么场合,如何去应用。只要场合合适,运用恰当,哪种性格的人都能做出成绩。
新溪听后,说:“我知道了,一个人并不是非要很优秀,才值得别人喜欢。只要他能以积极的目光看待自己,他就是美好的存在,就有理由喜欢自己。”
新溪的父母参与了咨询过程,也有了很好的领悟。他们表示一定积极配合,帮助女儿学会悦纳自己。最后,我们取得了共识:父母要淡化对孩子所谓心理症状的关注,增加对孩子的正面评价,同时强化孩子身上的哪怕一点点进步。
半个月之后,新溪的父母给我打来电话:“新溪已经渐渐学会了喜欢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越来越高。而且,她和同学、老师相处得也越来越融洽,再没提过有谁在背后说她的坏话。”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