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栋
信息技术课程,在新加坡称为ICT(Information Comm unication Technology)课程,中文名为信息通信技术或资讯科技课程。由于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太快,固定的教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在新加坡很难看到教材。新加坡中小学都设置了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从小学开始,作业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成,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已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虽有信息技术课程,却无教材,信息技术素养又已具备,如何解释这些看似前后矛盾的话语?下面笔者结合新加坡教育文件,以及对当地中小学的考察及近一年的浸润式学习,对新加坡ICT课程现状做梳理与分析。
● 不断丰富的ICT能力标准
2009年,新加坡发布学生“ICT国家能力标准”,确定了各年龄段学生最基本的ICT知识和技能,这项标准主要针对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如计算机基本操作、互联网搜索、文字处理、多媒体、电子表格、通讯工具和数据收集工具等,强调信息伦理道德和安全法规。2014年新加坡发布了《21世纪技能和目标框架》,提出适应全球化社会必须掌握的三大技巧:公民素养、全球意识以及跨文化交流技能,批判性以及创造性思考能力,信息和沟通技巧。这些技能和目标要求新加坡各校全面实施,做到“全人教育”,其中ICT能力内涵愈加丰富。2015年起实施的新加坡教育信息技术第四期发展规划,更加明确了ICT教育理念:迎接未来,做一个有责任的数字技術使用者;目标是每个学生都能利用技术进行高质量的学习。该规划面向学生、家长、教育者,建立了具体的实施网站,分解了具体要求。但由于新加坡特有的分流制度决定了其中小学学校类型繁多,各校所教授的课程也不能统一,如学校类型分为政府学校、政府辅助学校、直通车学校、自主学校、自治学校、特选学校、邻里学校等,中学课程有特别课程、快捷课程和普通课程,而普通课程又分普通学术课程、普通工艺课程,所以上述各项ICT能力目标仅为各校的ICT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要求,几乎所有的学校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又制订了各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断丰富ICT能力的内涵,开设ICT整合课程或专项课程,这也就是有ICT标准、有ICT课程,无统一教材的主要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最终毕业或升学参加的新加坡剑桥各级水平考试标准是统一的。
● 卓有成效的ICT整合课程
1.科学规划学校课程与ICT整合
新加坡各校按本校实际情况,独立组织实施围绕ICT教育一系列能力标准与要求的落实。为了让各校管理者都能认识到在课堂中应用ICT的重要性,学会更好地把ICT融入教学,提升其ICT教育的领导力,新加坡教育部开设了学校领导力课程,专门培养学校管理者,提升其规划学校课程与ICT整合的能力。这些受过专门培训的管理者,在规划学校整体课程时,将考虑到能力标准在各学科的落实,并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实现学校课程科学规划与ICT整合。
2.ICT导师队伍协助各科整合
为了使学校各科教师也能注重学生ICT能力的培养,做到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与学,实现学生ICT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新加坡教育部开展ICT导师项目,培养了一批ICT能力强的教师,称为ICT导师。各校的ICT导师,在使用ICT改进教学或传授ICT能力的实践活动中,指导和帮助各学科教师,达成学生ICT能力的培养目标。
3.ICT整合课程的具体实施
在学校课程规划和ICT导师的指导下,各个学科教师参与其中,通过课程整合,实现培养ICT能力的教学内容。这个有效整合到各学科课程的过程,有要求,有方法。例如,在英语课上,教师教授计算机演示文稿的制作,学生学会制作演示文稿展示英国文学作品;在数学课上,教师不仅要讲数学知识,还要讲解各种进制换算、编码转换;在华文课上,有单元主题为“电子邮件”,其中不但讲述了如何撰写信件,还讲了如何收发电子邮件的技术要求。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ICT知识、技能被传授,能力被培养,标准被达成。
● 突出重点的ICT专项课程
1.ICT专项课程的发展
在对新加坡学生毕业、升学至关重要的新加坡剑桥教育水平初级、普通、高级测试(N、O、A level)中,均有和ICT相关的选考或必考科目,所以新加坡各校对应也开设了ICT专项课程。从这些专项课程变化的趋势来看,以培养“计算思维”素养为核心的编程课程正逐渐加强。
在2017年之前,中学阶段(相当于我国初中)学生可以主修或选修“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cations)及“计算机”课程(Computer Studies),分别对应参加N、O level测试;中学后阶段(初级学院或高中)学生则可选择学习“计算”(COMPUTING)课程,参加A level测试。
在2017年之后发生了变化:一是对应N level测试,保留“计算机应用”课程,但内容中适当增加编程内容;二是对应O level测试,取消了“计算机”课程,增加了以编程内容为主的“计算”课程,难度低于A level测试中的“计算”课程。
到了2019年,新加坡政府宣布“全民数码通”各项新计划,计划让四至六年级小学生全部学习计算思维,让一万名中学及高校学生接触网络安全相关技能等。该计划起源于2014年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和教育部合作推出的“CODE@SG”计划,其核心是“编码乐”(Code for Fun)项目,通过趣味方式,如设计电脑游戏、编写控制机器人程序等,教导学生学习编码,探索编程的乐趣,并辅以组织流动学习室——“资信局巴士实验室”(IDA Lab on Wheels)开到各个小学、组织学习比赛活动等配套支持。“全民数码通”计划宣布后,从2020年起,“编码乐”课程由小学拓展课改为小学必修课程,而在中学阶段也将增加衔接的对应拓展课程。
从ICT主要专项课程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新加坡政府正不断鼓励学生学习编程和计算思维,但其目的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编程高手,而是期望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编码,逐步培养其计算思维,并且有机会接触到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借此激发对新兴技术的兴趣,培养未来的科技专才。
2.ICT专项课程的内容
查阅新加坡考试与评鉴局(SEAB)网站所发布的教学大纲,目前核心的ICT专项课程已公布了2020和2021版教学大纲,笔者节选最新2021版做课程介绍(如下页表)。而“编码乐”教学大纲尚未正式公布,依据新加坡教育部网站简介,课程内容为8小时通过机器人技术(robotics)学习编码,2小时学习运用人工智能(AI)等新兴科技。
新加坡各校根据自身实际,还设计了不少ICT拓展课程或者含ICT相关内容的课程:有的学校开设如数码动画课、视频编缉等学校特色ICT课程;有的学校开设政府认定的ICT拓展课,如可以参加新加坡教育部与工艺教育学院(MOE-ITE)联合统一测试的“移动机器人”(Mobile Robotics)和“智能电器技术”(Smart Electrical Technology)课程;有的学校还开设有与ICT教育有一定联系,可参加新加坡剑桥教育水平统一测试的“设计与技术”(Design and Technology)、“设计学习”(DESIGN STUDIES)、“电子产品(Electronics)”等课程,这几门课程由于和ICT相关度不大,本文不展开描述。
在2019年新加坡政府宣布“全民数码通”计划发布会上,通讯及新闻部长易华仁描绘了新加坡的未来图景:“我们要把触角延伸到每个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要接触到所有员工,不论他们来自什么行业或技术背景,以及每位国人,不管他们属于哪个年龄层或教育程度……我们要建设一个数码经济,即每个企业、每名员工都具备数码能力,每个国人都与数码连接。”如此有底气的豪言壮语,正是基于新加坡不断前进中的ICT教育。随着我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的颁布,我们应重新审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变革,新加坡的ICT课程无疑对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