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取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震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
为什么中国航天事业能够振奋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老一辈航天人用实践告诉我们:这些成就都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一切几乎从零开始。“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不仅要干出来,更要干好,确保成功”……这是当时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真实写照。我国科研工作者就是凭着这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和壮举。
现在,中国正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迈出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参研人员用100多天的逆行坚守生动践行了载人航天精神,这既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写照,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50年前的“长征一号”火箭实现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的突破,今天的“长征五号”火箭突破了247项关键技术,实现了“从大到强”的跨越,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现在中国在轨卫星数量稳居世界第二。时代变化了、环境变化了,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
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要用理想信念去支撑。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是前进不止的动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只有树立起远大理想,才能勇挑重担、甘愿付出,始终保持旺盛斗志,才不会在遇到困难时彷徨、犹豫与退缩。面对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事业艰难起步,面对艰苦环境,老一代航天人挥洒热血汗水。数十年来,为了早日实现中国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几代航天人赓续奋斗,不管条件如何变化,不管任务如何艰巨,始终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攀登着一个又一个航天科技高峰。
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要用实践行动去体现。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它的成功背后是无数航天人不畏艰险、夙兴夜寐的技术攻关,即便在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们依然在一线紧锣密鼓地忙碌。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航天人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示范者、引领者、维护者,他们凭借着“不服输”“不放弃”“不畏惧”的勇气,用一次次的发射奠定了世界航天大国的地位。
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要用报国初心去守护。5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离不开几代航天人的无私奉献。几十年来他们初心不改,毅然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使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献出青春,献出热血,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正是这份无私的奉献精神,鼓舞着每个全面建设小康社會的奔跑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强国伟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才智、辛劳、汗水乃至生命。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我们要以航天人为标杆,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扛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广大的基层舞台,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