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平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22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人民群众占据着永远的“C位”。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才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创造“地球上最大政治奇迹之一”。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已经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也已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见。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情怀;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绩。犹记当年在兰考,焦裕禄风雪之中给群众送粮,群众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我是您儿子。”一句自然朴实的话,展现出共产党人的一片为民之心。朱彦夫在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退伍后仍担任村支书25年,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脱贫致富。“为民书记”郑培民,在湘西上任伊始便问“哪个村子最穷?”在农民家中,他总要揭开锅盖,摸摸被褥……在他们的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的安危冷暖、酸甜苦辣,这样的人民公仆,群众怎么会不爱戴?
为老百姓谋幸福,就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更好地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千方百计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如何做好疫情影响这道“加试题”,跑出最终消除贫困的“加速度”,既是大国领袖的牵挂,更是各级党员干部肩上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当我们作重大决策时,要想一想是不是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当我们解决具体民生问题时,要想一想群众有没有真切的获得感;当我们遇到复杂矛盾时,要想一想是不是做到為民担当负责。只有常想人民期盼什么,自己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身后当留下些什么?才能答好这个时代考题。
实现非常目标,必下非常之功。打赢脱贫攻坚战,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促的是发展、稳的是大局。马克思早就说过,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如果人对世界的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为民造福,说到底就是要就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事比天大”的群众观、“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服务观,怀着热忱干利民的实事,带着赤诚为人民谋幸福。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落到行动上。只要我们党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我们就一定能让“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彻底变成现实,也一定能推动“中国号”巨轮在开阔的水域劈波斩浪、高歌行进,更一定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