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叶片轨迹线划线工艺改善设计

2020-06-12 11:38邓姣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17期

邓姣

摘  要:文章通过对公司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叶片轨迹线的划线工艺现状分析,模板锈蚀磨损,影响划线精度,模板标识易模糊,模板随意摆放,造成场地浪费等问题,通过本次工艺设计改善后,制作新叶片轨迹线划线模板,提高了划线质量,保证叶片装焊精度,同时节省场地空间,便于推行6S管理,减低成本。

关键词:搅拌运输车叶片轨迹线;划线工艺;叶片轨迹线模板;工艺改善

中图分类号:TU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17-0110-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rking process of the company's concrete mixing truck blade trajectory, the template corrosion wear affects the marking accuracy, the template identification is easy to be blurred, the template is placed at random, resulting in a waste of site, and so on. Afte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cess design, the new blade trajectory marking template is made, which improves the marking quality, ensures the blade assembly and welding accuracy, saves the site space, and is conveni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6S management and the reduction of costs.

Keywords: mixing truck blade trajectory; marking process; blade trajectory template; process improvement

1 混凝土攪拌运输车叶片轨迹线简介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叶片是搅拌筒的主要结构部件,搅拌筒通过搅拌叶片的连续碰撞来完成拌和料的搅拌,物料在螺旋运动及自落运动的作用下出料,因而搅拌叶片是完成搅拌功能的关键部分;目前市面上多数搅拌运输车叶片的轨迹线采用对数螺旋线,考虑到对数螺旋线为非规则线型,在叶片装焊过程中,一般通过制作叶片轨迹线划线模板,再按模板进行划线,然后按划出来的轨迹线进行叶片的装焊作业,从而保证叶片装焊符合设计要求。

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叶轨迹线划线工艺现状

目前公司搅拌运输车叶片轨迹线划线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椎体划线模板锈蚀,划线轨迹不正确,影响划线精度,导致叶片装配精度不符合要求,并且椎体划线费工时,费人力,图1。

(2)各种型号叶片轨迹线模板用油漆笔标识,日久容易模糊,图2。

(3)叶片轨迹线模板随意摆放,不符合公司定点、定位、定量的三定原则,造成场地浪费,由于标志模糊,取用不易区分,且易产生安全隐患,图3。

(4)由于模板本身体积大、自重大,按常见规格1000×2200mm,重约33kg,使用时由存放场所搬至划线工位时,搬运过程中时间、人力和工具浪费,图4。

3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叶片轨迹划线工艺问题分析

针对于以上搅拌运输车叶片轨迹线划线工艺存在的问题,利用鱼骨图对人、机、料、法、环五方面进行问题分析,进而查找出问题根本原因,图5。

4 拟定改善工艺措施

为解决以上存在问题,提高搅拌运输车叶片轨迹线划线质量,解决现场散乱,浪费场地,便于6S管理,拟采取如下措施:

(1)针对部分锈蚀磨损的叶片轨迹线模板,重新制作叶片轨迹线划线模板,并考虑到原有模板体积大、搬运不便等问题,改变模板组成。

改善前(以叶片后椎为例):由10块模板,划线工艺如图6。单块模板最重将近33kg,存取拼搭不便。

改善后:根据划线轨迹为对称结构,编制新工艺,只需6块模板,如图7,单块模板最重不超过13.5kg。

(2)针对各型号叶片轨迹线模板标识容易模糊,将在模板全部上油漆抗锈蚀磨损,并用等离子切割出模板标记,型号一目了然,图8。

(3)针对模板随意摆放,不符合三定原则,制作料架,统一规划模板存放区域,节省场地且便于区分各种型号,图9。

5 使用效果确认

经过以上改善后,提高了搅拌运输车叶片轨迹线划线精度稳定性,保证了产品质量;优化产品工艺,控制产品综合生产成本;节省了工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企业成本;节省了场地,有利于6S管理推行。

参考文献:

[1]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程书良,姚莉莉.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车搅拌叶片的设计[J].建筑机械化,2002(02):12-13+35.

[3]江继辉,忻鼎乾.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车搅拌筒搅拌过程的运动分析[J].工程机械,1991(20):30-32+51.

[4]杨曙东.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第三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