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1月—2019年7月治疗2型糖尿病足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ABI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ABI指数、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踝肱指数,降低患者发生急性动脉闭塞、足坏疽、大截肢事件等并发症发生率,且疗效显著。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足;外周血管支架置入;足坏疽;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b)-0193-02
2型糖尿病是常見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发病后需终身服药,若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较差,可引发诸多并发症,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功能等[1]。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又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而引发患者出现足坏疽、溃疡等症状[2]。目前,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足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作为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治疗安全性较高,患者耐受程度好,能显著降低患者手术相关的致死致残率,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住院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017年1月—2019年7月该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分析适合在临床上应用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接收的78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B组,每组39例。A组:24例男,15例女;年龄49~73岁,平均(65.6±3.2)岁;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6.2±2.3)年;B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51~72岁,平均(65.9±3.3)岁;糖尿病病程:1~11年,平均(6.5±2.1)年。该次纳入的研究对象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肾、肝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未接受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A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降糖、降压和降脂治疗,并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B组患者采用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治疗,按Seldinger穿刺法在股动脉处进行穿刺并置入4F/5F血管鞘,根据患者体重及手术时间进行全身肝素化处理。造影后观察患者的血管通畅情况和血管狭窄状况,并在狭窄处序贯进行球囊扩张术。再次进行血管造影,若血管仍有狭窄,则置入外周血管支架,再造影,观察血管的通畅情况,血管通畅状况良好时,可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踝肱指数(ABI)改善状况、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ABI分值:0.71~0.90为轻度闭塞;0.41~0.70为中度闭塞;<0.40为重度闭塞。ABI指数越高,表明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状改善效果越好。疗效评定标准:①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②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ABI指数增加<10%,跛行长度增加>1倍,<2倍;③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ABI指数增加≥10%,跛行长度>2倍。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项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分别用χ2和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BI指数观察
两组患者治疗前ABI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ABI指数明显高于A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观察
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A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3 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常见于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此类患者机体储备功能差,持续存在微循环障碍,常常合并有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等疾病,危重的患者需要截肢才能挽救性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除药物保守治疗外,还包括腔内治疗和清创等手术治疗。由于以上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要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介入手术作为治疗血管闭塞的重要方法,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患者的血管闭塞的位置,选择介入治疗的方式。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包括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4]。球囊和支架长度和直径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选择。在该次研究中,对2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治疗,结果显示B组患者治疗后ABI指数、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A组患者,且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该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一方面是因为介入手术创伤较小,而使用加压气囊可对粥样斑块造成压迫,促使斑块挤压以获得管腔空间,达到扩张动脉管腔的目的[5]。另一方面,血管支架置入术在球囊扩张的作用下,可以预防球囊扩张后斑块破裂所致的夹层内血栓形成,可以减少球囊扩张后的弹性回缩,还可以促进管腔正性重构等,从而获得稳定的管腔空间,增强患者的血管再通效果,改善患者肢体血供的问题。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手术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游国超.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2):138-140.
[2] 李金柱.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治疗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3):320-321.
[3] 王志扬,韩爱敏,王文波,等.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8):166-167.
[4] 付鹏.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的作用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25(6):131-132.
[5] 徐秀良,黄建平.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8,4(4):287-290,308.
(收稿日期: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