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长英
怎一个“愁”字了得
经尔星,革命老区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笪村经家山组农户,69岁,黑瘦,饱经风霜的脸上难得有笑意。妻子葛玉凤64岁,寡言少语,一双粗糙的手忙这忙那,几乎永远不会停下来。孙子经明15岁,学生,很安静,也很懂事。儿子患尿毒症于2006年病故后,儿媳已离家出走多年,一直无法联系。家里就爷爷、奶奶、孙子3人一起生活。
祖孙3人老的老小的小,收入来源仅靠经尔星和老伴的老年金、家里的几亩责任田,偶尔打点零工,仅能糊口。
看到这样的情景,谁都忍不住担忧这一家的生活。
近10多年,溧水作为南京后花园,由县到区,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整体发展突飞猛进,已经没有整村或整片的贫困了。赤贫的人,只有两种原因:一种好吃懒做、得过且过;一种家庭遭遇变故致贫。经尔星属于后者。
到他家去看看,简朴的家里没有任何值钱的用品。满脸愁苦的经尔星夫妇,不仅有晚年丧子之痛,更需要承担培养孙子的责任,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经尔星说:“自己一把年纪了,死了拉倒,没什么可怜的,只是这个孙子还小,假如我有个三长两短,孙子怎么办?现在我还能出点蛮力做点事,可是没什么本事,也苦不到什么钱。孙子跟着我,没有好吃的好穿的,他都不计较,可是我心里难受啊!我也想尽力培养孙子成人成才啊。只怕我要耽误孙子了!”
经尔星的这份痛苦和迷茫,怎一个“愁”字了得!他们夫妻俩坐在空荡荡的家里,显得弱小无助。
所幸,经尔星赶上了好时代!
久旱逢甘霖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也不能少”,“扶贫”是建设新农村最后的“攻坚战”。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调研扶贫攻坚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
也就是说,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对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安排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扶贫要求,2016年初笪村村委会根据国家政策和《江苏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规定,帮助经尔星申报了南京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
“久旱逢甘霖”,经尔星的“春天”来了。
过去对零星贫困户“扶贫”的做法是:每到逢年过节或特殊的情况下,政府和其他各级各类部门都会给他们送钱送物送温暖,我本人也参加过组织的访贫问苦活动。只是多年下来也不能让他们彻底脱贫,更别说致富。
首先,“扶贫”要先“扶志”。有了自主脱贫内动力,才有脱贫的可能。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自己能造血才能让生命健康成长。同样,帮助经尔星家精准脱贫,必须要让他家通过勤劳获取较高的稳定收入,有尊严地活着。这是革命老区人的愿望,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两大核心:不仅注重“物”的建設,更注重“人”的建设。
2016年以来,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到了南京市科协、区市场监管局和经尔星家结对帮扶。城乡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相扶相携。
联系点干部和村委会干部狠下决心,多次调研后决定从“产业帮扶”、“帮助入股”、“小微创业”三个方面精准施策。
一是产业帮扶:笪村位于溧水五A级国家风景区无想山望悠谷旅游片区,山林盛产杨梅、竹笋、板栗、茶叶等优质农副产品,各类种植大户10多家。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经过协调,经尔星家加入了“南京福晶杨梅种植合作社”。
“南京福晶杨梅种植合作社”是南京市科协和笪村党总支联合福晶杨梅,三方共同合作建立的,是笪村党总支和南京市科协“万名党员帮万家”结对帮扶项目之一。科协拿帮扶资金,笪村党总支拿出约15亩集体土地,福晶杨梅合作社负责杨梅种植管理技术。通过大力发展杨梅种植,以产业增收帮助贫困户长效脱贫。
经尔星夫妻是合作社最年长的劳动者,但是却有着年轻人一样的干劲。他们夫妻非常满意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在合作社辛勤劳作。经尔星说:这下好了,在这里做事有工资,还可以参加收益分红,一年我们家可以多挣2000元呢!
二是帮助入股。正好“枫香岭”村域内投资建设钢架大棚项目,采用的是股份制。村委会想动用集体资金帮助他入股。征求全村意见时,革命老区人不仅有农民特有的质朴厚道,更有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革命豪情,他们慷慨明理,没有人攀比,没有人异议。审批公示后,经尔星每年年终又可以保底分红500元。
也许有人会说,每年才分到500块钱,太少了!可是不要忘记这是村委会为经尔星做的一笔投资。投资理论太多,但有句话放在这里很合适:“在你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投资,关键不是范围的大小,而是正确认识自己”。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集腋成裘,几百块钱也是弥足珍贵呀。更宝贵的是这笔投资让经尔星成为股东,让经尔星全家有了底气,有了盼头,从内心深处有了一种安全保障。“岁寒知松柏”!这比500块钱本身的价值大多了!
是的,村里人终于看到经尔星全家人脸上久违的笑容了。
三是小微创业。经尔星身体硬朗,完全还可以打零工。“要想游得快,借助潮汐的力量,要比用手划水效果更好”。村委会不断为他寻求新的脱贫机会。经尔星因为年龄关系,很少有工做,空闲时间较多。一年下来也只能挣到几千元钱,加上帮扶的两三千元也只是杯水车薪。
帮扶责任人和村干部也一直在寻找一条帮助经尔星自己创业的路。可是做什么呢?
创业没有模式!最优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他们了解到经尔星以前曾做过小生意,决定帮他进行小微创业!经尔星说干这个自己熟门熟路,一直苦于没有资本,自己也不敢想了!
说干就干!村党总支决定:通过溧水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促进会困难发展项目,直补资金3000元;并从南京农民创业奖补资金中拿出6000元,帮助经尔星购置了电动三轮车一辆。
有了这个宝贝,勤劳的经尔星天天起早贪黑,到集镇农贸市场去批发肉、蛋、禽、蔬菜等农副产品,运到农村零售,他所到的几个村庄,村人都很喜欢他,因为他进的货新鲜,而且价格公道,尤其他用晶桥话吆喝,大嗓门很有“爆炸力”,乡人喜欢他这种爽朗的吆喝。时间一长,人们了解了他家的境况,有意无意都愿意买他的菜。而经尔星呢?只要是乡亲们中有年纪大的,情况特殊的,他都会少收钱,有几次,他还硬不要钱。他的善良和善良的农民们是同一方水孕育的,一样朴实真挚,重情义。再后来,他不满足于在几个村庄零售,在电动三轮车上搭起三层平台,起得更早,跑的地方更多。
“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就这样,他辛勤劳动,遵纪守法,一年创业增收10000元以上。再见到经尔星,他脸上的皱纹更深了,那是笑出来的。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经尔星终于脱贫了。
充满希望的明天
经尔星脱贫后,村委会和联系点干部并没有松懈,他们还在为经尔星家的未来打算,要学校老师对经尔星的孙子经明进行助学帮助,希望有朝一日他能成为家庭支柱和国家的栋梁之才!
晶桥全镇境内有新四军新桥会师、新四军十六旅旅部、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溧水抗日根据地最早的一所完小、第一个农村供销合作社等革命历史遗迹100多处,也是开国元勋陈毅、粟裕战斗生活过的地方。现在晶桥革命老区和白马革命老区“红色李巷”联成红色旅游线路,着力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帮扶干部经常给经尔星孙子讲这些红色故事,帮他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希望有一天他能走出笪村,成为国家有用人才。如果他选择服务家乡,帮扶干部甚至考虑让他在发展“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方面干一番事业。
在笪村跟经尔星一样的贫困户原有49户107人。在“精准脱贫”的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他们和经尔星一样,得到了政府和责任人的帮助支持,到2019年底已经全部脱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脱贫后的经尔星,布满皱纹的脸上不再是愁苦,而是布满了笑意,那是发自内心的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