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热点材料服务地理教学

2020-06-12 11:31吴云华
地理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热点材料

吴云华

摘 要:利用热点材料,服务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方式。文章基于热点材料的时效性、地理性、教育性、实践性、思想性和多样性,探索提出了地理热点材料合理选择、热点材料地理知识化、热点教学形式多样化、着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培养学生的科学观与价值观等热点材料开发利用的途径。

关键词:热点材料;地理;教学运用

地理热点是指与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并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时事热点、生态环境热点和生活热点,即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社会、区域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热点问题教学是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广大地理教师都应关注热点,广泛收集新颖的热点材料,充分开发利用地理热点材料,发挥其对教学的服务功能。

一、把握时效性,合理选择地理热点材料

教学中引用的地理热点材料,一定要从正规网站、报刊上摘取,保证它的真实性。热点材料和新闻一样,一定是有时间范围的,即时效性。教师在选取热点材料时,要遵循时事热点材料的时效性。因此,即时的热点材料,只要它适合开展地理教学,就是选择的对象,构成短期地理热点。如2020年1月16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银河航天首发星;2020年1月12日,菲律宾塔阿尔火山喷发。

但新闻热点和地理热点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地理热点问题的时效性,在选取热点时,取材时间周期短,只注意搜寻短期的重大时事问题,就会混淆热点问题与地理学科的关系。从地理事件发生、发展的性质和特点来看,长效热点的时间跨度都比较大,涉及面广、影响深远[1]。如全球共同关注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地缘政治敏感区域、中国重大工程、极地科学考察等,虽然已经不是新闻,但它却始终是地理热点问题。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有不少地理热点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如2015年广东卷、2016年内蒙古通辽卷、2017年山东东营卷、2018年陕西咸阳卷、2019年湖南长沙卷均考查了“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问题。所以,在选取热点时,还应关注那些长效的、对国计民生等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川藏铁路建设、中东局势、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

二、突出地理性,热点材料地理知识化

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各种繁杂的热点材料中找到其体现的地理知识,凸显材料的地理性。凡涉及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如空间特征与空间过程、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地理意义或影响等)的热点问题应备受关注。因此,教师要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来剖析热点问题,分析教材知识与热点问题的联系,对获得的材料进行缩减、加工,选取材料中与教材知识最接近、联系最紧密的部分,最后将精简的新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新情景;围绕教材中的知识,以教材的内容进行扩展与发散,探究相关热点问题,即用教材主干知识对热点涉及的知识进行一次条理化修订[2],把热点问题、热点材料地理化。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蕴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表1)。

要突出热点材料的地理性,就必须处处把握教学内容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时时关注学生空间观念和整体观念的形成,使之富有地理特色和时代性。如中东问题、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遴选主体教学材料、教学地图和教学媒体,设计启发思考和探究主题、布置作业和编制试题时,都要把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的凸显、空间观念和整体观念的形成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同时,具有鲜明乡土地理特色的重大经济、社会生活素材,突出反映了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必要吸收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例如,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稻—鱼—游”生态旅游模式(2019年广东卷)、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星云湖综合治理出流改道工程等。

三、体现教育性,热点材料回归地理教材

地理课程具有基础性和教育性。地理热点问题考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着教材的,最终问题的解决都对应教材相关内容[3]。教师要认真研究地理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学习心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热点问题和教材内容结合的切入点,设置地理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结合往年中考地理试卷的分析,可以总结出选择好的热点问题切入点的途径[1]。

[  (熱点)                      (切入点)               (回归)

理论材料 区域典型案例 教材

(背景)                     (题干)                  (设问) ]

可见,教材知识是认识、理解热点问题的工具,教师应在教材中为热点问题“寻根”,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去分析、说明热点问题。所以,教师要努力使热点问题和教材知识有机结合,使地理热点回归教材。应注意每个角度的切入点要小,但对一个热点问题要穷尽地理主干知识,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设问[3];设问角度要新颖、灵活,具有一定的思维性、常识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将材料所体现的“理”蕴涵在教材之中,使热点问题回归教材,即设问要遵循“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原则,使问题生活化,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探究性,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逐渐培养学生答题的自信和能力。在学生对教材知识系统掌握的基础上,把热点问题放到教材的系统中去:语言表达要回归教材,用地理术语科学、准确、简洁地表达出来;答题思路要回归教材,要有层次性、逻辑性。

例如,2019年山东省威海卷第23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三国进行国事访问(2019年3月21日至26日)为背景,以欧洲政区图和法国地形图为切入点,然后回归教材知识点进行设问,主要考查了欧洲西部气候和旅游资源、法国地形、意大利火山成因及工业发展条件的知识。试题编者采取隐性的方式创设试题情境,使试题既立足于学科教材之上,又游离于教材之外,正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四、彰显热点材料实践性,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热点教学在于巩固已学知识,把教材知识内化为学生知识,让学生形成新的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关注生活中的、身边的地理问题。教师必须将热点、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注重学用结合,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比较、选择生活环境,适应、享受和保护生活环境,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通过整合热点材料,把热点问题放在特定的区域中去设计教学。理清学科内知识的层次脉络,细化热点地区的特征,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及变化规律,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判断的准确性;有意识地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综合思维去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教材特点,逐步训练学生学会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热点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提出创新见解。

例如,2019年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上,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据此,在“中国农业的发展”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内容,结合乡土实际或案例资料,引导学生对正反两方面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经济的观念;分析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讨论解决农业问题的基本途径,从而明确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这样,通过运用教材知识和地理原理来解决地理热点材料中所呈现的地理问题,实现了知识迁移。而迁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综合分析能力的再次检验。学生通过持续积累和强化,可以有效提升地理实践能力,掌握同类地理问题的分析方法[4]。

五、挖掘热点材料思想性,培养学生科学价值观

地理教育体现了国家意志。地理课程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列为核心论题,把资源环境教育与品德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地理热点材料来源于鲜活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有助于将教材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力保障[5]。这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注正面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热点,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指引作用。所以,教师要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地理热点来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成功意识,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例如,2019年,长江防汛形势仍然严峻,长江水利委员会于7月9日启动长江防御洪水Ⅲ级应急响应。据此,在教学“长江”一节时,适时适度地结合“三峡工程的蓄清排浑”来讲防洪,可以有效补充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设计“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问、质疑,用所学地理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中体会到成就感;在学生对教材有更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相反,美国国防部于2019年7月8日公布了特朗普政府第四次对台军售内容、2018年掀起的中美贸易争端等事件,虽然它确实是新闻热点,但却是攸关国家安全问题的事件,属于比较敏感的问题,并不符合地理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只能作为时事新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六、利用热点材料多元性,开展多样化热点教学

地理热点影响的广泛性和关注问题的社会性,使它成为测试命题的着眼点和学生备考的着力点。地理热点涵盖经济、体育、科技、政策、生态、自然灾害、国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具有多元性。在教学中,热点资料收集、学习过程、训练题设计、思维能力培养都具有多样性,因此,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新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热点问题的关注既要全面,又应注意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长效热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问题及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等在任何时候都是热点。教师可以将长效热点作为教学案例,在授课环节中进行课堂解析,让学生在教学期间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参与度。例如,以南水北调工程为背景,就可以联系我国地势特点、降水量分布、外流河水文特征、耕地资源分布等知识,有机融入“中国的水资源”一节的教学之中。

短期热点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短期热点进行有效的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进行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6]。如以“2019—2020年澳大利亚丛林大火”为背景,可将热点事例適时导入“澳大利亚”一节的教学。当然,滞后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短期热点,可以以专题方式集中教学。

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课后复习,将地理热点融入课后习题之中,从而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6]。如东北地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一节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0年3月18日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的内容进行训练试题的编制。

热点专题复习必须把握热点问题的本质和主题,将与热点相关的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以专题形式把所学知识和实际问题进行迁移和重组,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新知识体系;将专题复习与测试要求结合起来,选取典型例题剖析和进行综合训练,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在复习中,只有讲与练相结合,才会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专题复习应定位在学生应知、应会层面上。任何淡化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有机联系,或搞题海战术、猜题押宝,把热点问题弄得草木皆兵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 单咏,丁长城.地理“热点问题”教学的几点误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07):77-78.

[2] 潘群.时事热点材料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12):43-44.

[3] 王君威.如何应对高考地理热点试题[J].地理教育,2006(01):43.

[4] 程涛,罗海燕,容梅.运用地理时事材料,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J].课程教学研究,2018(10):79-83.

[5] 陈昊.谈地理案例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J].地理教育,2015(12):48-49.

[6] 廖龙贵.时事新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赜[J].成才之路,2019(04):49-51.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热点材料
可爱的小瓢虫
4月高考热点关注
探究集合中的热点问题
材料
摇摇鹅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复习策略探究
赠送折纸材料
2009年地理备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