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我们荆州审计人一行共34人赴上海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审计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我们在上海财经大学重新做回学生,感受思维碰撞的火花,重温入党初心,坚定审计信念。
聚焦阳光心态建设,让审计更“人性化”。本次培训的第一堂课是《审计干部阳光心态建设与压力疏解》,授课老师从压力与情绪的认知、管好三种情绪、修炼信念和心态、减压放松的技巧四个方面循循善诱、娓娓道来,逐渐打开大家的心门。通过课堂上的随机提问、情景表演、游戏测试等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打破了沉闷封闭的课堂困境,取而代之的是精彩纷呈的良性互动。老师一步步引导我们回顾自身的心理状态“照镜子”,给我们抛出解决问题的锦囊妙计“指路子”,“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十六字真经可谓是知易行难。作为审计人,常需面对工作上的“难题测验”和生活中的“琐碎考试”,除了审计从业者的身份,我们也是子女、父母、朋友,或许因为外出审计错过给子女庆祝生日,或许因为在单位受到批评而把负面情绪带回家,或许因为加班加点的工作无暇参加朋友聚会,调节情绪和压力需要一支“缓冲剂”——冷却愤怒,需要一支“润滑剂”——转移焦点,需要一支“催化剂”——重燃信心,需要一支“镇定剂”——回归常态。
关注绩效审计实施,让审计更“理性化”。《政府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这门课程从绩效审计的概述、公共部门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的评价、绩效审计的方法、开展绩效审计应该注意的问题、绩效审计案例六个版块展示了绩效审计作为国际上政府审计的主流,是如何产生、发展、运用的。绩效审计的目标从“3E”发展到“5E”,即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性和适当性。绩效审计与传统的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相比,特点主要体现在目标的灵活性、内容的广泛性、方法的多样性和成果的建设性,绩效审计需要审计人实施范围广泛的审前调查和理性专业的实效分析。《绩效审计分析与实施》则侧重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两个维度,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经济性审计,不可忽视效果性和效率性审计;关注事后审计,不应忽略事前审计;聚焦审计结果应与严格追究责任并驾齐驱;体现局部效益也要以整体利益为前提。
牢记党员使命担当,让审计更“忠诚化”。本次培训课程不局限于室内教学,还带领大家“走出去”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此次参观既能让党员重温入党初心,又不失为一堂庄严的历史课,从“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风云际会,相约建党”再到“建党前夕的上海社会,共产国际的推动”最后到“群英荟萃,开天辟地”,当历史通过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声声耐心的讲解、一件件完好的物品展现在面前时,你会由衷感叹,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审计事业,争做德才兼备的共产党员任重而道远。
加强审计项目质量管理,让审计更“标准化”。《审计项目质量管理》是此次培训的最后一门课程,掀起了本次培训的高潮。老师授课生动诙谐、妙趣横生、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尤其是将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与《西游记》相结合,流畅又不失趣味的语言运用如庖丁解牛,让人如沐春风、回味无穷。审计人的工作也与文字为伍,不乏有机会当众演说,展示个人风采。正所谓见贤思齐焉,厚积才能薄发。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主要从“关于人的潜在假设”“关于工作的潜在假设”“完美博弈”“站在管理和治理的高度理解审计”等方面强调了审计质量管理需要“标准化”,审计质量管理并非审计组组长的一人之责,审计组成员对特定事项必须担起责任。在执行审计监督的过程中,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十分重要。老师通过列举缺乏审计独立性的典型事例,提醒我们审计人要时刻注意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距离,维护客观公正的审计之风,看似一点微小的疏忽,一旦被好事之人钻了空档,大做文章,后果将不堪设想。
本次沪上求学对荆州审计意义非凡。我们将充分利用此次“沪上求学”取得的“真经”,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再出发,共同助力荆州审计再谋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