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慧
(榆林学院 文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一带一路”背景下,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各种“汉字听写大赛”“诗词大赛”“成语大赛”“非遗项目汇编”等数不胜数。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内传统文化的再现,包括各种人文、艺术、民俗、方言等内容。在地方院校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除了组织各种比赛之外,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课堂内容进行传授,在课堂上利用课程内容渗透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帮助课程内容吸收与理解,二者起着互补作用。经过十余年的古代汉语教学和研究,我们发现,将学生熟悉的地域文化知识如方言、民俗、当地出土的墓志文献等融入古代汉语教学中,可使抽象难懂的知识浅显化,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能帮助传统文化传承。以榆林学院为例,学生绝大部分来自陕北,汉语言文学专业尤是如此。学生对自己的方言甚是熟悉,而陕北方言属于晋语,保存了诸多古音现象,如入声字,同时还有一些古代遗留的文化民俗在这一区域也有保存,故在古代汉语学习中运用学生熟悉的方言和民俗讲授抽象的古代汉语知识和理论,能使学生轻松掌握并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同时也可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起到热爱传统文化的作用。
方言中的很多语音现象是古代语言文化现象的保留,是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利用古代汉语课这个媒介,可以分析方言语音和古代语言文化的关系,同时也可利用这个关系帮助古代汉语音韵学部分的学习和理解。如中古音声调和现代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教学中,平分阴阳、全浊上变去、入派四声等规律学生不好掌握,我们即可利用方言中的语音现象进行讲解。据笔者调查,靖边张畔、周河、新城等地的方言中,平声不分阴阳。这些乡镇的平声字读34调值。故在课堂上,我们可请靖边的学生读清平字和浊平字,感受平声不分阴阳。然后再用普通话读出这些平声字,告诉学生普通话中平分阴阳,阴平和阳平调值不同与其古声母的清浊有关。至于浊声母,虽然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但陕北的方言中依然有浊声母的存在,如[z],方言例字如“吟[z33]”(呻唤)“扔[z213]”(丢掉,扔掉)①,可以让学生知道清声母和浊声母的区别。
再如“入派四声”这条规律,即中古音的入声字分别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陕北方言中很多方言点保留了古入声字,如大包片方言点的榆阳区、靖边、横山,每个方言点都有三套入声韵,保留入声字较为完整;晋语吕梁片的清涧、吴堡也有入声字;五台片方言点的绥德、子洲、米脂、神木等,其中绥德和子洲的入声字出现舒化,大部分入声字只有在语流中才读入声,单念时与阳平调值相同。用学生熟悉的方言中的入声字讲入声调的演变,比较轻松。五台片中分化到阴平中的入声字如一、七、八、哭、逼、拍、织、插、搭、拉、掐、鸭、接、跌、贴、发、杀、瞎、蝎、辑、歇、脱、刷、刮、喝、锡、息、搁、析、阁、吸、悉、惜、媳、膝、出、削、剥、黑、拆、摘、踢、督、失、割、圪等;分化到阳平中的入声字如鼻、白、合、盒、匣、活、及、集、级、即、咳、籍、急、节、羯、席、结、习、截、熟、罚、伐、勺、足、族、壳、学、直、格、隔、革、俗、读、独、毒、竹、菊、橘、浊、逐、烛、局、食、十、折、实、舌等;分化到上声中的入声字如百、尺、法、塔、渴、铁、雪、笔、角、北、辱、脚、谷等;分化到去声中的入声字如页、叶、髪、社、设、射、摄、热、切、或、血、月、越、恶、药、墨、立、力、历、色、塞(堵塞)、啬、壁、必、个、各、臂、毕、木、六(五黄六月)、宿、肃、速、踏、律、客、绿、刻、入、纳等。利用方言读音学生能明确地知道入声字是什么,怎么读以及分化之后变成什么调。在这个基础上,引入声母清浊的概念使学生感知声母清浊对于声调的影响。这样学生不仅容易掌握难点,还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尽力搜集自己方言中的入声字,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再如古声母中“见晓组”和“精组”字,即“见溪群疑晓匣”和“精清从心邪”这两组声母,逢洪音、细音时声母不同在今陕北方言中仍有遗存。如见系二等开口普通话今音读齐齿呼,而方言中读开口呼。例如街tie55——街kai213,下ia51——下xa53,匣ia35——匣xa33,咸iɛ35——咸xɛ33,限iɛ51——限xɛ53,闲iɛ35——闲xɛ33,巷iɑ51——巷xa53,秸tie35——秸kai213,解tie214——解解下xai53②—解kai213,间tiɛ55——间kɛ213,瞎ia55——瞎xa33,鞋ie35——鞋xai33,杏i51——杏x53,孝i51——孝x53,去thy51——去kh3,馅iɛ51——馅xɛ53,耕k55——耕ti213等③。
再如绥德枣林坪方言中的精组字,有文白异读现象存在,白读音即是对古音的保留。枣林坪方言是沿河区方言。“沿河区的文白异读与其相邻的清涧、吴堡方言一致,清涧、吴堡方言属于晋语吕梁片,成系统的文白异读是晋语吕梁片的一个特点。黄河沿岸地区的文白异读在北方地区来说是比较复杂的。”[1]刘勋宁曾经对清涧县方言的文白异读作过这样的论述:“如果只是从平面上去描写语言的话,可以说清涧话的这种文白异读不是对立的两个层次,而是分化后的一个复杂整体,它丰富了语言的音素和音节,增加了区别意义的语音手段。”如就从tiu52/tsu52,秦从thi3/tsh33,脊精ti3/ts3,在从tsai5/tai52等④。这也能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方言中发“秦腔”的“秦”为tsh了。
又如古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对应关系教学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方言来解释清代钱大昕先生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所谓“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这一组音是在重唇音“帮滂並明”中分化出来的,如陕北方言将“蚊子”说成“蠓子”,其中“蚊”古音属微母,“蠓”属明母,即是“古无轻唇音”的例证。再如“古无舌上音”是指古音的“知徹澄”这一组音不存在,是从舌头音“端透定”中分出来的。如方言中将“宽敞tʂhɑ0”说成“宽□th33”即是证明。
还如讲诗词押韵问题时,因为语音的变化,有些韵脚字今音已经不再押韵。我们可以利用方言中的读音以明确其和谐的押韵节奏,而不至于找不到韵脚或者找错韵脚。如《诗经·鄘风·柏舟》:“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儀。之死矢靡它。”[2]该句中,“河、儀、它”应是韵脚字。但用今音读,三字韵母并不相同。而利用方言语音和一些语言规律,我们可以准确地找出这三个韵脚字。“河”从“可”得声,“可”在榆阳区方言中读“u”音,以“可”为声符构成的字都读“u”,如大河[xu35]、唱歌[ku33]、哥哥[ku21ku33]。“可”属歌韵,则“河”属歌韵无疑。而“儀”从“義”得声,“義”从“我”得声,“我”“可”方言中韵部相同,亦属歌韵,所以根据段玉裁“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儀”当属歌韵。在榆阳区方言中从“我”得声的歌韵字“饿、俄、鹅、娥、讹、蛾”,从“它”得声的“驼、舵”都读“u”音。再如“课、科、颗、可、咳咳瓜子、轲、棵”等也读“u”音。可知这些字都属于歌韵。查检韵书可知,“河”与“它”属歌韵。故我们可利用方言的这个特点将上述《诗经》中的韵脚字找到,并且能推知韵脚字属于哪个韵部,所以,利用方言语音上的特色我们能明白诸多诗词中的押韵现象,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轻松。
方言中有很多词语是承古而来,利用这些词语,我们可正确理解古代文献含义,正确理解文本,对文化的传承起到指导作用。如《左传·鞌之战》:“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该句中的“殿”在陕北方言中经常有“殿后”的说法,即镇守后方的意思,与该例中“殿”意思相同。如此将文献释义与方言例词相结合,不仅学生容易掌握并理解,对于文献文本的正确释读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2]中,“‘茹’在这里的意思是‘塞’,本义。《广韵》去声·九御韵中有‘茹’字,其义为‘饭牛,又菜茹也。’‘饭牛’即喂牛,就是给牛塞草料。其他义项都是由此引申而来”[3]。由此可知,“茹牛”就是用手将草料塞到牛的嘴里。《汉语大词典》释“茹”为“塞”,例引《唐律疏议·杂律·行船茹船不如法》:“茹船,谓茹塞船缝。”[4]这个意思在其他文献中也有使用。例如:
(1)《唐律疏议》卷27:诸船人行船、茹船、写漏、安标宿止不如法,若船应回避而不回避者,笞五十;以故损失官私财物者,坐赃论减五等;杀伤人者,减斗杀伤三等[5]。
(2)《律音义·杂律第10》:茹船人恕切。易曰:“繻有衣袽。”子夏作茹。塞也⑤。
(3)《太平广记》卷437:其一独填茹咽喉齿牙间以出,如隐丛薄然后食,食已则复至,齐窃异之[6]。
(4)《华严经探玄记》卷4:不挛定弓不茹智箭。云何能射烦恼大地[7]。
该义的“茹”在陕北方言中依然使用,如:
把东西茹的我手里,那就跑了。东西塞我手里,他就跑了。
给茹上两个钱叫好好伺候上。给塞上点儿钱让好好伺候。
有的文献中将该字写为“擩”,如:
(5)《一切经音义》卷56:擩箭(而注反。谓张弓擩箭也亦言捻箭也,经文作澍,非体也。)[8]
(6)《六度集经》卷5:明日猴与舅战。王乃弯弓擩矢,股肱势张[9]。
(7)《十诵律》卷37:一人杀灭千人,即起著杖捉弓擩箭,是二人皆善知射,俱相求便[10]。
“擩”“茹”的填塞义在带有方言色彩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也有用例。例如:
(8)《敌后武工队》:乡里乡亲的一撺掇,套上三辆大车,上城里去拉煤。去年,连雨天,摸摸哪里,都是潮的,谁家做饭也没有烧的。他跟谁都是嘻嘻哈哈像个喜神,哪知脚底下净使扫膛腿。一去,擩上几个钱,过去了;等回来,正好碰上哈叭狗在桥头上,事也就跟着来了。
(9)《敌后武工队》:他怕夜长梦多露出马脚,走向前,将提在手里还有多半瓶子酒的酒瓶朝和辛凤鸣穷对付的马鸣胸前一擩:“你的,酒的新交!”
(10)《大刀记》:永生又擩给尤大哥几颗手榴弹。
(11)《小团圆》:但是婚后开的一爿小店蚀本,把碧桃的钱也茹进去蚀掉了⑥。
例(8)“擩上几个钱”指为了方便办事给对方塞上几个钱。例(9)中的“一擩”指一塞,指将酒瓶塞进对方的怀里。例(10)中的“擩给尤大哥几颗手榴弹”指塞给尤大哥几颗手榴弹。以上例句中的“擩”是由手发出的具体动作,该动作发出后会产生与动作发生前不一样的结果。也就是说,动作发出之后其结果可好可坏。如“擩上几个钱”其结果是动作发出者预期想要的,因为事情可以顺利进行。而例(11)中“茹进去”指塞进去。“茹进去蚀掉了”则是动作发出者不想要的结果,因为钱没了。黑维强在《绥德方言调查研究》一书中,将表示“填塞,搁置”义的字写作“茹”,“(1)填塞,搁置;(2)递送;(3)伸入。去声用字,今写‘擩’”[11]。
由此可知利用方言语词可解释文献中的难解词语,这在古汉语学习中经常使用,可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同时也是地域文化对传统文化诠释的又一例证。
古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予(余)、卬”等。这些人称代词除“我”外,在普通话中已不再使用,但方言中仍有遗留。如“卬”,《书·大诰》:“越予沖人,不卬自恤。”孔传:“卬,我也。”这一古老的人称代词在陕北佳县方言中使用至今,读音为[3]。佳县方言中表示第一人称的复数为“卬弭”[3mi2],表示第二人称的复数为□弭[niɛ3mi0][12]。清涧方言表示第一人称复数的说法为“我弭”[3mi0],“咱弭”[tsh A2mi0][13],表示第二人称复数为“你弭”[z3mi0][14]。而词尾“弭”是近代汉语中语法内容的保留。“近代汉语文献中,人称代词复数后缀曾有‘们’‘懑’‘每’‘弭’‘弥’‘伟’等写法。而且在宋元明之间,曾经有过‘们>每>们’的曲折变化。对这一点,吕叔湘有一段解释:‘……较为近情的假设是把每和们认为属于不同的方言系统。再推而广之,弭、伟、们、每都是同一个语词在各别时代、各别方言的不同形式。’现代方言正好印证了吕先生的这个假设。佳县等读细音的[mi],吴堡读洪音的[me],府谷等读促化的[m],正是‘弭’‘每’及其促化音。因此,沿河方言的上述人称代词复数后缀,直接继承了近代汉语的‘弭’‘每’,而不是来源于‘们’。”[15],词尾“每”在陕北方言中也有使用。吴堡方言中指称第一人称复数用“我每”[u3me0]“每”[me1][16],同时“每”还可表示第一人称的领属。后来才出现“们”。在绥德枣林坪方言中也读为“每”。词头“阿”在方言中也有,如“阿伯子”,指丈夫的哥哥。同时,表被动的“教”“让”在陕北方言中也有使用,这是近代汉语语法现象的保留。这些方言中的语法现象可使学生明白自己方言的历史与魅力,增强其文化自信,对古汉语的学习更感兴趣,并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积极意义。
除方言外,其他地域文化内容在古代汉语学习中还会用到。如讲文字时,异体字是重点,我们可将陕北出土墓志中的异体字进行搜集整理,使学生感受异体字。笔者荣幸主持了陕西省社科项目《陕北出土墓志汇释》,故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形成教研统一,不仅使学生易于理解,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还如陕北汉画像石中的农耕图、狩猎图、战争图等,亦可在古汉语学习中运用,使学生形象把握古代的生活生产场景。
再如古汉语绪论内容学习时,会有很多不同朝代的文献进行比较,感知汉语从先秦到现代的区别。近代汉语时期的文献我们以敦煌变文为例,感知其语言与《左传》的区别。变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说唱艺术?学生不知。我们可将陕北说书与其进行比较,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特有的一种说唱艺术,其作用和艺术形式学生非常熟悉,它和变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此学生便能快速理解变文的文体,同时将其语言特点迅速把握。
还如一些称谓词语在陕北文化中依然使用。如古代贵族女子为了别婚姻,“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17]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等。而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几种方法,“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18]。而旧时陕北女子结婚后,娘家人就不再称呼其名,而是直接以“夫家姓+家”来称呼该女子,如“李家”“高家”,指的是女子嫁给了姓李的人和姓高的人。由这一称谓可知旧时陕北女子地位的低下。
以上内容都属于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最突出和学生最易把握的对象,利用这些内容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牢记于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大程度地发挥文化自身的作用,完善教学内容,教研相长,教传相补,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注释:
①此处的方言为靖边张畔方言。
②这里的“解下”意为明白,懂得。
③此处记音以笔者母语子洲城关话为例。
④例字来自黑维强老师《绥德方言调查研究》,第38页。
⑤该条语料来自北大语料库。查询网站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查询于2019年9月16日。
⑥以上四条语料从来自北大语料库。查询网站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查询于2019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