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酸奶没泡沫
2013年7月18日,“汽车之城”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这座本是美国制造业的象征和骄傲的城市,破产时深受高犯罪率、高失业率、高空房率、高债务的困扰,一度被评为美国“最悲惨的城市”。如今距离底特律破产不过5年,但《财富》《福布斯》等众多知名媒体已经开始将底特律称为“下一个硅谷”了。美国的东北老工业城市,怎么就触底反弹成超级新城了?
1796年,底特律加入美利坚合众国,并于1815年通过城市规划,正式建市。建市后数十年,美国迎来了铁路、造船业及航运业的大发展时期。现在看来,那是一个泡沫时期,但却实实在在地为美国留下了“世界第一”的铁路底子,和大批的现代化、工业化基础设施,造福了一大批美国城市完成原始积累。紧邻五大湖区,能串联湖区工业城市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底特律,就这样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成了美国东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再加上依靠当地丰富的铁矿砂资源,自有的炼钢产业也得以兴起,并扩展出了发达的汽车工业。随着亨利·福特于1896年在底特律的厂房里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 型车,底特律的汽车帝国梦开场了。到了20世纪30年代,底特律的汽车产量就占到美国汽车总产量的80%和世界的70%;在二战期间,汽车业的繁荣达到了巅峰。这时车企为了吸引工人,还开始提供包括医疗保险等的福利,通用汽车还带头创立了现代的企业养老金制度。在工作机会和福利制度的诱惑下,南方大批黑人也北上来到这里找工作,底特律汽车工业所雇的黑人已占了总工人数的15%。伴随着工业的繁荣和底特律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20世纪50年代,底特律的人口达到185万的规模巅峰。不过,过度依赖汽车产业以及高昂的福利支出,也为该市日后的衰微埋下了伏笔。自20世纪60年代起,底特律开始走下坡路。一方面民权运动下的种族矛盾愈发尖锐,黑人与白人常发生流血冲突,白人大量逃离底特律。而白人在经济实力和教育程度上都优于黑人,这样一来,人才大量流失,城市税收遭遇重创。另一方面,日本和欧洲汽车产业的崛起也挤压了全球的汽车市场,底特律汽车产业渐渐萎缩。不久后,石油危机爆发,不堪高油价重负的美国人越来越倾向选择低价节能的日本车,后者迅速占领美国市场,底特律汽车产业首次出现亏损。比如福特,1978—1982年,每年汽车销量下降约47%,“汽车老大哥”的辉煌终于还是过去了。底特律政府也不是没想过救场,几次转型尝试也未获成功。不过领导层并不灰心,即便在愈加艰难的90年代,他们也相信,只要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底子还在,复兴就不是大问题。然而事与愿违。进入21世纪以来,底特律本就不低的失业率快速上升,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重击,核心制造业的三大汽车公司裁员高达14万人。2009年时,底特律市失业率已经高达20%,比美国平均水平高12.4个百分点。工作没了,人口大量外迁,税基越来越薄。2010年,底特律人口只有71.4万,比20世纪50年代末减少了61.4%;2002—2012年,主体税种财产税和所得税的收入下降幅度分别为37%和17.6%。但在财政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底特律的财政支出未见减少,其中的支出大头就是企业已经无力负担的福利支出——大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等。这种收支差距导致底特律财政赤字高居不下,在2012年达到了3.27亿美元。2013年时,底特律各项长短期债务总额估计超过180亿美元,还面临持续的现金流问题,已经无法履行偿债职能,不得不依照《破产法》,向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一座城市破产了,它的未来还能好到哪里去呢?
在宣布破产后,底特律先是经历了一年多的债务重整。2014年11月7日,美国联邦破产法院破产法官批准了底特律的债务调整计划,意味着底特律城市破产案法律程序的终结;2014年12月11日,底特律市政府正式宣布脱离破产地位。在该重整计划中,有两个重点:一是重整对外融资。在未来10年内,底特律市将投资17亿美元,主要用于拆除损坏的老旧建筑、改善公共安全系统、综合提升城市的公交系统、重修城市的信息技术系统、加强城市部门的公共服务。为打消融资时债权人和投资人的顾虑,密歇根州政府还成立专门委员会,对底特律市财政监督,有权否决底特律市提出的任何投融资方案。二是对养老保险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险的处理。经过底特律市与退休人员委员会等债权人的谈判,重整计划保留退休人员95.5%—100%的养老金发放,还设立了专门的信托来确保为退休人员提供医疗保险。至于钱的来源,一方面来自密歇根州、慈善组织和底特律艺术馆的支援,另一方面是底特律艺术馆世界级展品所设立的永久的公益信托。由于破产,底特律政府被免去了70亿美元的债务,底特律可以专注于重建了。重建是个漫长的过程,毕竟此时的底特律需要修复的地方还很多。该市仅剩的70万人口中,半数以上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犯罪率高居不下,数次被评为“最危险的城市”,在市内开车开窗就面临着被抢劫的危险;因缺乏资金,连路灯也无力修复,40%的城市路灯已损坏;公共服务大规模瘫痪,自2008年以来,有超过一半的公园已关闭,2013上半年有1/3的救护车无法使用;全市还留下了近10万栋废弃房屋,俨然一座“鬼城”……不过底特律也不是无药可救,这座城市辉煌后的“遗产”颇丰:第一,不缺人才。其所在州密歇根拥有37所大学,超过9万名工程师,375个研发中心、63个北美排名前一百的供应商和12家汽车总装工厂,策略得当很容易将人才吸引过来;第二,不愁名企。虽说破产了,底特律区还是坐拥近20家全球五百强,包括第八名的通用汽车和第十名的福特公司。不过由于底特律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挑战,建得好与不好还要看公民、企业和慈善机构的投资给不给力了。
底特律把破产后的第一笔大钱花在了修整广为诟病的路灯上。底特律公共照明局发行了1.85亿美元的债券后,购买了6.45万个又亮又节能的轻型路灯,将破损的灯替换下来之后,底特律人再也不怕走夜路了,经济学上的“破窗效应”也不会在这座城市出现了,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个大型公共计划,奥林匹亚娱乐开发公司旗下的6000平方米大型体育娱乐区。这个项目以4.5亿美元的项目“小恺撒体育馆”为核心,并计划投资2亿美元在市中心的45—50个街区中用于公寓、饭店、办公楼、公园和商店的建设。随后的城市建设仍然是靠一波波的投资撑起来的。在交通上,Litch 家族负责的快速公交系统Qline 安排开建,连接着市中心和新中心(New Center);韦恩州立大学2015年耗资200万美元新建了一所综合生物科学中心(IBio),将容纳500名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密歇根州人道主义协会占用5英亩地,于2016年建了耗资1550万美元的动物护理园区……车企三巨头也有动作。比如,福特汽车计划帮助改造密歇根中央车站,通用在底特律及周边地区的汽车工厂进行了大量投资,克莱斯勒最近表示将在底特律建设价值16亿美元的生产设施(似乎都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力量也在为振兴底特律添砖加瓦:NBA 克利夫兰骑士队的大老板丹·吉尔伯特可谓复兴底特律的一个重点人物。作为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机构Quicken Loans 创始人和底特律本地人,他早在2010年就决定将公司总部搬到家乡市中心。在底特律宣布破产之后又为其约100处房产投资了约56亿美元用于城市建设,成了投资数额最大的个人企业家。富豪巴菲特也称底特律有巨大的潜力,在2015年全球股市低迷期向底特律投资了2.5亿美元;一些好莱坞知名演员和NBA 球星也把投资目光放在了底特律。如此操作,颇像过去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中国大佬们近年来对东北的兴趣。
几年过去了,底特律已经初步恢复生机。小恺撒体育馆于2017年9月5日举行了剪彩仪式,随后举办了多场比赛。不过实际的花费已经远远高于预算,达到了近9亿美元,承诺的其余便民设施也仅仅停在设想层面;Qline于2017年5月12日开放供公众使用;丹·吉尔伯特牵头的新开发项目彻底改变了底特律市中心的面貌:他的公司网络在底特律雇用了1.7万名员工,旗下房产在底特律拥有100多栋建筑,大部分位于市中心。而市中心北部的中城地区(Midtown),是该市许多艺术和文化机构以及韦恩州立大学的所在地,新增了数十个新的混合用途的开发项目,旨在吸引千禧一代的城市新居民。再往北的新中心地区(New Center)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发。亨利·福特医院得到扩建,新增了癌症中心;底特律活塞球队还在该地建新的办公室和练习场;各种公寓楼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街道的活力也在逐步恢复,主干道伍德沃德大道(Woodward Avenue)的市中心段一改5年前的荒凉景象,不仅商铺渐密,还经常举办“梦幻巡游”等车展活动,让人回忆起这座城市因车起家的地位。最古老的街区科克敦(Corktown)在过去几年中也渐渐往时尚街道靠拢……这座城市的恢复也能用数据来说明:底特律家庭收入中位数从2013年的2.482万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3.0344万美元;2018年,该地的失业率最低达到了7.2%,为破产以来的最低水平。然而现在还不应高兴太早。底特律的复兴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地区,发展并不平衡,仍然是美国最贫穷的大城市之一,约有38%的居民生活在贫困中,收入中位数与所在州的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社会安全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毕竟依靠投资拉动的快速复苏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人才对这座城市的观感。不过这才5年,在下一个5年里,这座美国老工业城市也许还能焕发新的生机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