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全媒体记者 彭 永 通讯员 王 琰
一下高速,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西甜瓜研究室主任赵卫星来不及休息,就直奔河南省西华县黄桥乡后石羊村村民金纪伟的小果型西瓜大棚,查看小果型西瓜长势和有无病虫害。
金纪伟是西华县小果型西瓜产业蓬勃发展的受益者。
1985年出生的金纪伟,2007年毕业于郑州经济贸易学院计算机系,在南方闯荡了几年后,看到家乡开始发展小果型西瓜种植,他动心了,2010年回到老家也种植了6亩大棚小果型西瓜。
经过10年的发展,金纪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果型西瓜种植户能手。目前,金纪伟种植了15亩的果菜大棚,一年种植两茬小果型西瓜和一茬叶菜。春季小果型西瓜亩效益2万元,秋季小果型西瓜亩效益6000元,冬季一茬生菜或莜麦菜亩效益3000元,扣除农资、人工等成本,金纪伟每亩地的纯利润轻轻松松就超过2万元,一年纯收入达30万元以上。
在黄桥乡后石羊村,还有很多村民像金纪伟一样通过种植大棚小果型西瓜而发家致富。
后石羊村位于西华县城西2公里处,全村有19个村民组,1300余户5700余人,耕地面积有6400余亩。今年春季,后石羊村250余户村民种植了610座大棚小果型西瓜,面积有1500余亩,品种主要有“京颖”“斯维特”等。
“黄桥乡小果型西瓜主要集中在后石羊村,看到该村很多村民靠小果型西瓜发财,外村很多村民也都开始在家种植大棚小果型西瓜,不再外出务工了。”黄桥乡副乡长贾根山说。
西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黄淮平原中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971小时,无霜期224天,为小果型西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
为了推动西华县小果型西瓜产业转型升级,西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伟民联系到了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过认真准备,西华县小果型西瓜顺理成章地成为河南省农科院“四优四化”“乡村振兴”项目重点支持产业。赵卫星便是西瓜专题的主要负责人。
结合西华县的实际情况,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晓伟设计了“春瓜(果)秋菜”的种植模式,即春季种植西瓜、甜瓜、番茄、黄瓜等瓜果或者茄果类蔬菜,秋冬季种植叶类蔬菜,包括芹菜、结球生菜、蒜苗等。
围绕“春瓜(果)秋菜”种植模式,针对西华县西瓜品种落后、单一和退化分化严重问题,赵卫星根据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结合西瓜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扶持瓜农种植优良小果型西瓜“京颖”“斯维特”等品种,实现良种的优质化、专用化和区域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赵卫星总结推广“三健康一高效”的绿色发展理念。即产品安全优质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投入品不污染环境,保持产地环境的健康;简约化技术应用有利于劳动者健康;生产经营高效益。还集成了多层覆盖促早栽培技术、克服连作障碍根区环境优化技术、肥水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简约化栽培技术等关键技术措施。
在产品销售方面,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联合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建立了“科研单位+企业+合作社”的生产模式。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西华农科所主要负责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指导和服务优质西瓜、甜瓜生产;西华县会磊种植专业合作社、西华县圣开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优质西瓜、甜瓜产品的生产;北京新发地、百果园等客商负责销售,形成“产销一体化”的格局。
在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与西华县农科所的共同努力下,西华县小果型西瓜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据张伟民介绍,截至目前,西华小果型西瓜种植面积有8000余亩,年产值达2.1亿元,小果型西瓜种植面积居全省首位,小果型西瓜优质果率达到92%,比项目实施前提高了4.3%,实现节水节肥30%左右,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亩产效益增加了2364.4元。
对于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西甜瓜研究室在西华县的小果型西瓜技术推广成效,张晓伟十分欣慰。
“依托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的技术优势,将小果型西瓜作为西华县的重点产业,以农业产业化、品牌化作为工作重心,推进乡村融合发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促进小果型西瓜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充分拓展了农业增值创收能力,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张晓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