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军
[摘要]故事教学法主要以故事为引导展开教学,具有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大幅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
为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下,故事教学法出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其应用也为小学生语文课堂提供了更新颖的授课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时,语文教师积极地将故事教学方法融入课程中,为小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小学生正处在对世界的认识阶段,利用其好奇心与想象力为学生打造趣味性的故事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
一、故事与小学语文教材相融合
教师在课堂中根据课文内容在授课时插入有助于活跃气氛的小故事,在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课文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印象。教师在授课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帮助,还能够让学生将较为复杂的知识简化记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够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故事教学法在课堂中仅作为帮助教師进行授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故事与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融合时要保证选择故事的真实性,过于虚幻的故事会导致课堂氛围尴尬,对小学生成长阶段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不良影响。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将所学知识与选择的故事相融合,或者编写一段与课文有关、生动的故事为学生进行叙述,让讲故事的环节也变为课程学习,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在讲《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时,教师在绘声绘色朗读的同时要将其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为坐等得利的渔翁设计丰富的内心活动。学生被教师有趣的朗读带入画面中如同身临其境,对文中鹬、蚌、渔翁都有深刻的认识,让学生能够明白寓言所表达的含义并在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背景时,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在授课时要将故事基于文本教材,利用故事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并在表述故事时力求语句精练有序、内容饱满,通过故事与教材相融合的方法引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对语文课程的热情,消除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不良情绪。
二、故事教学法带入情境
故事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帮助其发展自主思考能力,面对教材中的章节进行内心活动。教师在课程中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时应适当地使用故事将学生带入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可以避免在授课过程中使学生陷入枯燥乏味的学习气氛,通过故事的讲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根据教材中的故事片段,要求学生扮演故事人物,在学生主动饰演角色时展现自我能力,并仔细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出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在讲述人物心理时,要求学生的语言清晰、表达流畅、逻辑顺畅,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有深入的了解,并对文章主旨有一定的感悟。教师在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解析时,应采取总——分——总的方式进行讲解,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时小组内成员轮流扮演课本中的人物角色,让学生能够在表述时全面地理解课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互动学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节的学习中,我们在课前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法进行引入环节,以旁观者的口吻为学生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建造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发展中进入学习状态,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其表达能力与表现欲望都比较强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小学生当下的心理特点将教材内容、重要片段改编成一个小剧本,让学生进行学习表演。这样的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对故事人物进行更好的诠释,并理解课本内容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与单方面讲授知识点不同,故事教学法将教材中的课程内容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主动探索课程内容,积极查找与课程内容有关联的故事细节。
三、故事教学法与现代科技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是考查·学生对文字的掌握能力、对语言的提炼水平的主要形式。在传统教材下的阅读教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而枯燥,多以分析课文段落为主,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手段下,往往只解决了字面意思而对中心思想一无所知,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教材知识点清晰化、逻辑结构分析清楚,在配合教材使用时将知识点重新组合整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课程资源,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抓住课程重点。在通过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应注意学生在小学生活中活泼好动的天性,因为他们的好奇心理与求知欲望战胜了自我控制力,这是教师在对低年级儿童进行教学时面临的最大挑战。但站在另一方面考虑,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引起学生对事物的兴趣,也能够吸引其注意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准备课程片段,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图片与影像,让课本教材的展示更加生动、具体,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认真分析课文,更加专注地学习课文中的知识。
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就可以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操作多媒体播放关于《三国》的历史背景,在用影像展示的过程中加以文字,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教师将故事教学法与多媒体相结合,要在重视文章故事的同时为学生留出时间对教材进行探索,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参与感,在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意识。同时在探索中能够学会主动解决问题、自主梳理结构、建造完整的知识体系,更要了解文章中用到了哪些写作手法、对主要细节采用了哪些叙述方式,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总结故事内容、摘抄优美语句,从而掌握知识和理解文章内涵,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总结能力。
四、根据教材培养小学生编写故事
将教育目标知识与课外延伸知识相结合,以讲述故事的方法给小学生普及语文知识,在增加学生语文知识储备、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在《虎门销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法为学生讲述中国清朝大臣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爱国活动,在讲述过程中可以插入图片或者视频为学生普及历史背景和基础知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教学难点,而小学更是学生夯实写作基础的重要阶段,因而在小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教学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后要求学生续写故事,或者写下对课文学习后的感想。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于故事的想象发展,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延伸,利用教材资源,在写作过程中放飞想法、展开想象,编织自己的故事,让学生发现在写作中得到的满足,体验快乐。例如:课堂结束后,教师为了增加学生课余时间的趣味性,要求学生使用故事教学法为课堂中学到的课文续写一则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课间回忆课堂内容。学生可以一边写故事一边表达对日常生活中学习的道理,通过重复描述这些人生观点的过程使自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而续写小故事则能体现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了哪些道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教材,让学生在课后学习故事,以此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与方法,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结语
在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时,使学生觉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将兴趣与学习相结合,唯有这样才能使小学阶段的故事教学法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瑞兰.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9(27).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