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新宝 韩志强
近年来,历史学科高考命题越来越着眼于对学生历史思维的考查,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设置新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复杂、新颖情境中的关键事实特征和有价值的新问题”[1]。而好的情境,则要学术性和典型性相结合,既是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的体现,又要与重点考查内容紧密相连。正如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第一眼看不认识,再看似曾相识,继续边看边思考便恍然大悟。
自留地是新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调整,农村生产力的解放,社会主义的改造,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贯穿于整个中国现代史。而这一概念在现行课程标准、各版本教材、考试大纲中都未曾涉及,自留地的历史,恰恰可以折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核心知识。下文笔者以自留地为例,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相关史实,通过横向纵向联系、多角度设问,以提升学生思维,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情境创设一
材料:小农经济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无论在经营模式还是思想观念上都对人们影响很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循序渐进,经过土地改革,然后逐步推行并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但依然保留了一小部分农民自主经营的土地——自留地。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指出,在集体化大生产前提下,可以允许少量的个人所有存在。列宁也指出,农业大生产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具有优越性,农民的“个人主义”和“自由贸易”对社会主义都是必要的。即便是后来苏联实行了集体农庄,但直到二战后自留地也没有被完全取消。1956年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明确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应该抽出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自留地分配给社员种植蔬菜。
——摘编自黄长久《中国农业集体化时期自留地经营的原因分析》
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自留地得以保留的原因。
【参考答案】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私有观念的影响;马列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苏联经济建设实践的影响;政策和法律的保证;由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可以弥补农村集体经济的不足。
【设计意图】本题通过选取并分析建国初期的典型材料,以自留地为切入口,表面上考查自留地得以保留的原因,实际上由小见大,考查过渡时期的部分阶段特征:整体来看,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保留一小部分自留地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当时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向苏联学习,苏联的做法对我们影响很大;新中国虽然刚建立不久,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建设,特别是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之后更是如此,《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明确规定保留自留地就是很好的例证。
另外我们通过材料提供的新情境可以得到新的认识: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私有观念影响很大,这是在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同时保留自留地的历史因素;马列主义当中都有关于少量个人所有存在的论述,这是理论基础。这两个原因在教材中没有涉及,通过材料得出结论,因此本题也是对历史学科“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中强调的“论从史出”的考查,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情境创设二
材料:1958年开始,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冲击下,各地纷纷收回农民的自留地。到1959年春,全国各地出现了粮食、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农业形势严峻。中央作出了紧急指示,要求恢复自留地,但随着庐山会议的召开,自留地又被要求收回。直到1960年9月“八字”方针提出后,中央又连续颁布“十二条”和“六十条”,明确规定自留地一般占当地耕地面积的5%,长期归社员家庭使用。同时文件中还有了新的精神:自留地不再是大集体中的小私有,而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期间在学术界也有多篇关于自留地问题的文章问世,还有专门介绍匈牙利等有过自留地使用情况的文章。而随着“文革”到来,自留地又一次遭受到了严重冲击,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重新获得生机。
——摘编自朱金鹏《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时期自留地制度的演变》
設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留地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特点:曲折发展;深受政治运动、经济政策的影响;规模小;与农副业、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作用:增加了农民收入,弥补了集体经济不足,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稳定;推动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完善;保留农民个体经济的形式,为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打下了基础。
【设计意图】本题材料选取承接上题,涉及1958—1978年20年的历史,通过自留地的曲折历程,实际考查的是过渡时期之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二十年中的曲折探索之路。材料中包括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庐山会议和会后反右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影响,面对困难中央作出的政策调整,如“八字方针”等,以及“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有在经济建设实践中理论界、思想界的认识等一系列内容。透过自留地这一斑以窥全貌,概括特点和分析作用是具体形式,实质是从横向和纵向对这一时期历史的立体考查,这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使之产生更广阔的和更综合的思考。
情境创设三
1960年11月中央颁布了某文件,其中规定: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今后不得收归公有,也不得任意调换;同时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等。
设问1:当时与这一文件精神相吻合的是
A.一五计划的开展
B.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实施
C.八字方针的贯彻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答案】 C
【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央颁布该文件的时间是1960年11月,一五计划具体时间是1953——1957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推行,而设问强调的是“当时”,排除A项和D项。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在其指导下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左”倾思想的体现,与材料中对农村经济的调整精神相违背,排除B项。1960年冬,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俗称“八字方针”,正确答案为C项。
设问2:这一文件的颁布主要是基于当时
A. 工业建设的困难
B.生产关系的超前
C.苏联模式的经验
D.农村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左”倾冒进思想的影响,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地强调“一大二公”,即人民公社的规模大和公有化的程度高,忽视了当时中国的现实国情,生产关系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正确答案为B项。工业建设在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一定困难,但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更加突出,故排除A和D项。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取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因此中央政策的调整恰是基于苏联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故排除C项。
设问3:这一文件的颁布旨在
A.改变人民公社体制
B.促成经济体制改革
C.全面纠正右倾错误
D.恢复农村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造成国家饥荒严重,食品紧缺。针对国民经济出现的巨大困难,国家紧急进行调整。根据材料,该文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并规定今后不得收归公有和任意调换的要求,同时有计划地恢复农村市集等规定,主要就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农村经济发展,正确答案为D项。困难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排除C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到1984年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因此排除A项和B项。
设问4:这表明
A.左倾错误得到一定纠正
B.人民公社弊端得以去除
C.农村土地性质发生改变
D.农村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答案】A
【解析】该题表面上考查自留地的作用,但根据材料并结合设问、选项可知,该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重点强调的是论从史出。由材料中党中央颁布的文件内容,可以得出结论:党中央已经对“左”倾错误有所纠正,故正确答案为A项。而B项“人民公社弊端得以去除”和C项“农村土地性质发生改变”,既不符合事实,又从材料中无法表明,故排除;该政策实施后,农村经济形势趋于好转,D项本身说法正确、符合事实,但不符合设问要求,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结论,故排除。
设问5:这表明党中央
A.执行经济政策的原则性
B.否定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C.坚持经济政策的灵活性
D.肯定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答案】C
【解析】该题是在设问4基础上的深入考查,一方面继续考查史料实证,另一方面又缩小了设问范围,通过材料内容来分析党中央的具体决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针对当时“左”倾错误引发的经济困难而做出的政策调整,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相应排除A项。B项和D项既不符合事实,又从材料中无法表明,故排除。
【设计意图】本题在上述两题的基础上,除了横向和纵向的考查之外,选取典型材料,通过从不同角度发掘相关信息来设置不同的问题,举一反三,训练学生思维,以灵活应对新情境新问题,提升备考的有效性。设问1考查的是1960年中央重申保留自留地的相关背景,但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只需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即可。設问2仍然考查背景,但直指该文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思维难度上有所加深。设问3变换了角度,从中央做出政策调整的主观目的出发,让学生注意区分主观目的与客观背景。设问4又变换了角度,以史实为依托,实则考查论从史出。设问5又是在设问4基础上的深入考查。无论是角度的变化,还是难度的加深,都是要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情境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试题往往“情景新颖,有相当的信息量和一定深度”[2];“多维度的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有利于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3]。
我们在备考创新情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情境设置要真实。我们选取素材要尽可能地使用权威资料,对于不得不进行主观加工的素材,也要根据历史真实来改编,这也是历史学科本质的要求。
第二,情境要新颖,尽量是学生没见过的素材,这样才可以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透过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也可以整合已有的历史知识素材,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从新的角度进行设问。
第三,情境的信息量要充分,通过阅读和分析情境,可以和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紧密联系,提高复习的容量,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第四,情境的呈现方式要多样。这里既包括文字、图表、地图等素材的多样,也包括设问的多样,本文更多呈现的是后者,通过举一反三,训练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新情境是思维训练的载体,只有透过情境回扣到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才能提升思维,才能高效备考。
【注释】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5页。
[2] 刘芃:《历史试题的编制》,《刘芃考试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339页。
[3]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