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类
许多人了解“口技”,都是从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口技》开始的。文章中描写火起时的嘈杂之声,逼真到“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而这竟全然出自口技师的表演,令人啧啧称奇。但在赞叹之余又不免让人感到遗憾,因为这项技艺已经消失百年,人们只能通过文字意会。
在2019年11月底的《诗意中国》第二季第五期节目中,“90后”方浩然以口技的方式还原了《口技》中的犬吠声、儿啼声、呓语声、妇手拍儿声,乃至水声、火声、碗碎声,模仿可谓惟妙惟肖,真正做到了“满堂宾客,以为妙绝也”。
口技作为一门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起源甚早,可以一直追溯至上古时代。那时候,人们为了狩猎,经常要模仿鸟兽的叫声来欺骗并引诱它们,或以恐吓的吼叫声驱赶围猎野兽,以利捕之,还有“寻声问路”,用不同的吼叫声在山涧森林里寻找、区分同伴,它是人类最早的语言,是口技的前身。
小时候的方浩然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一次,他在经过村子里的小溪边时,一时兴起学了一声鸭子的叫声,吸引了正在水中觅食的鸭子,而后他又学了一声,整条小溪里的鸭子都叫了起来。这时的方浩然只觉得这个画面太有趣了,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最简单的口技。
方浩然上学时期,恰逢县城举办一个才艺比赛,但那时的他只会模仿声音,不会编排节目。父亲知道后,专程跑到离家几十千米远的县城,买了一盘《曲苑杂坛》的光盘,方浩然就模仿光盘内的口技节目去参赛,并获得了二等奖。这时,方浩然开始意识到口技并不只是单纯的模仿。
2009年,为了学习专业口技,在北京求学的方浩然四处寻觅,托人打听,最终找到了口技大师牛玉亮。在通过了拜师考验后,他成功拜牛玉亮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口技。口技的学习并不简单,每一种声音的模仿,都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慢慢研磨。方浩然说:“这不是老师教了你,你马上就能模仿的,必须得自己去控制口腔里平时不太用到的某块肌肉。”这种“控制”,远不止是让肌肉活动那么简单。对于口技表演来说,某块口腔肌肉的拉伸力度、震动频率相差一丝一毫,发出的声音都会有巨大差别。
原样恢复《口技》里的情形,是方浩然和师傅牛玉亮多年来的一个愿望。为了完整还原《口技》描写的每个场景,方浩然付出了许多心血。就拿表现文章中“火起”时的泼水声来说,方浩然想到用木质算盘作为道具,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从亲戚家、地摊上、网络上,淘来了许多几十年的老算盘,一一仔细比较音质,最终确定了最适合模仿水声的算盘,并在2015年6月12日首次复原表演《口技》,成为现代中国复原《口技》课文第一人。方浩然还打算将口技的表演拍成影片,让大家可以亲眼看见口技这门古老民间艺术的神奇之处。
作为中国传统技艺,口技表演内容多为传统的农耕文化,城市观众对传统口技的接受度较低,如何将传统口技用大众喜闻乐见的现代化形式展现出来,成了摆在方浩然面前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方浩然继承了《百鸟争鸣》《身边的声音》等传统口技作品;另一方面,方浩然紧随时代的步伐,利用口技结合音乐、影视的方式配音创作了《偷袭珍珠港》《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速度与激情》《变形金刚》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而为了创作这些作品,方浩然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偷袭珍珠港》中有一段是战斗机飞行的声音,为了模仿这个声音,方浩然想到用小舌发音。小舌是位于人体口腔内软腭游离缘向下突出的部分,无论是汉语发音还是英语发音都用不到这块组织。为了准确地用小舌发出声音,方浩然坚持每天练习,不断琢磨,最终在三个多月后,成功掌握了这种发音技能。而听过他配音《速度与激情》的网友也纷纷表示:“别骗我,他嘴里肯定有架真的直升机。”
作为口技第四代继承人,方浩然一直都在努力地传承和发扬传统口技。一方面,他参加《中国好家庭》《奇葩大会》《诗意中国》等节目,借助现代化的媒介传播口技;另一方面,他编写了一本《中国口技教程》,并且每周会到学校给孩子们上1.5小时的口技课程,传授口技技法,讲述口技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让祖国未来的花朵更加了解口技。
当被问到作为一名民间艺人最重要的品质时,方浩然答道:“在当今这个时代,无论是什么艺人,都应该要有一份责任担当和文化担当!对先辈要有一种使命感,对国家更要有一种奉献精神。”
(本文選自:知识窗 202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