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光炯 王炳福 潘菊芬
摘 要:为探索新型施肥技术,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采用大垄(单垄双行)栽培模式实施不同施肥方法对于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和商品率的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施肥技术,能够为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提供充足的肥力,增加马铃薯费乌瑞它的产量和商品率。
关键词:施肥方法;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9-0019-01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是全球解决粮食短缺和消除贫困的重要作物,马铃薯产业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贵州省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和南方最大商品薯生产基地,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地区优势。为运用稻薯轮作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自2014年以來三都水族自治县引进马铃薯费乌瑞它品种进行种植,并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本文采用大垄(单垄双行)栽培模式探索不同施肥技术对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推广施肥技术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8年12月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廷牌社区新仰村进行。
1.2 供试材料
试验马铃薯种薯:费乌瑞它(由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提供);肥料:(N∶P2O5∶K2O为15∶15∶15)复合肥(来自成都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农膜:膜宽100 cm、厚度0.8 mm(来自柳州市恒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采用同田对比试验,选择一块肥力均等的田块进行,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采用大垄(单垄双行)栽培模式,每小区4个双行,小区面积38.4 m2,株距28.6 cm、行距60 cm,采用错窝栽植,每个双行栽植45株,复合肥施肥量80 kg/667 m2。
A处理:双层施肥,先在翻犁好的土层表面按照40 kg/667 m2施用复合肥,将马铃薯播种,按照120 cm开厢,平整成垄高30 cm、厢面80 cm的种植行,并在厢面上按照40 kg/667 m2施用复合肥,厢面覆膜(厚度0.8 mm、宽100 cm),在膜上覆3 cm厚的土层。
B处理:下层施肥,在翻犁好的土层表面按照80 kg/667 m2施用复合肥,将马铃薯播种,按照120 cm开厢,平整成垄高30 cm、厢面80 cm的种植行,厢面覆膜(厚度0.8 mm、宽100 cm),在膜上覆3 cm厚的土层。
C处理:上层施肥,在翻犁好的土地上播种马铃薯,按照120 cm开厢,平整成垄高30 cm、厢面80 cm的种植行,厢面覆膜(厚度0.8 mm、宽100 cm),在膜上覆3 cm厚的土层。
1.4 试验方法
各处理只进行单一变量试验,田间管理方法一致,马铃薯成熟后,每个处理进行测产验收,按大薯(≥100 g)、中薯(50~100 g)、小薯(≤50 g)的等级分别称鲜重和统计粒数,计算商品薯率。
1.5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均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计算处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 17.0(Duncans 新复极差测定法)分析不同处理的差异显著性及标准误差。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数据可看出,A处理的平均产量最高,为1 567.85 kg/667 m2,与B处理(1 371.42 kg/667 m2)和C处理(1 305.94 kg/667 m2)平均产量在0.05水平差异显著。B处理和C处理间平均产量差异性不显著。各处理间的商品率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且A处理的商品率最高,为81.3%。
从表2可以看出,A处理的大薯和中薯的平均单重最高,分别为132.2 g、68.0 g,与B处理和C处理差异性在0.05呈显著水平,B处理和C处理间的大薯和中薯平均单重差异性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双层施肥模式种植的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有所提高,只施上层和只施下层肥料种植的马铃薯产量与商品率较低。
总结上述3种施肥模式,以双层施肥模式效果为最佳,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只施上层和只施下层肥料的产量和商品率较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双层施肥能够为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生长提供所需肥料,肥量充足,使得产量和商品率有所提高,产量和商品率表现显著。只施下层肥料模式种植的马铃薯在块茎生长期淀粉积累时缺肥,导致商品率低;只施上层肥料,会导致幼苗期至块茎形成期缺肥,长势弱,结果少,商品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