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颖
摘 要:小学阶段开展古诗词教学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幼,对古诗词的理解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情境引入的方式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更好的认知。这对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加强古诗词的学习意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 教学情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古诗词的世界中畅游。毕竟,有些古诗词的意境如果单凭教师的语言讲授是很单薄的,而引入情境教学法能让古诗词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
但是,现阶段古诗词教学的问题是: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手段,仅仅让学生背诵古诗词,而没有从情感基调出发,让学生感悟古诗词,导致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了厌烦感。所以,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进行场景的预设,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热爱古诗词的学习。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的深度把握不够,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后,虽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仍有部分教师没有积极改变,在教学的时候,依然关注字词的解释,而对整首诗的讲解不到位、不深入,导致学生的理解仅限于表面,不能深刻理解诗歌背后隐藏的真正内涵。
这种教学手段难以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甚至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另外,由于我国升学压力比较大,教师、家长、学生都很关注考试的结果,因此,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平时常见的古诗词考题中,很难对整首诗进行融会贯通的讲解,甚至会出现教师对考试中不经常涉及的知识不做讲解的情况。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探讨古诗词的意境,能深化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意境美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古诗词感受其中的意境之美,体会古诗词的魅力。例如,在讲授《江雪》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大雪纷飞的场景,并适时地为学生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在头脑中想象大雪纷飞的场景,并根据场景思考茫茫白雪落在地下、江面后的境况,从而理解“万径人踪灭”的荒凉景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在想象中进行思考,进而领会诗歌的意境。
2.情感美
诗人写诗时都是有特定情感基础的。比如,诗人在高兴的时候,写的诗就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诗人在悲伤的时候,写的诗就会透露出悲凉的气氛。所以,在欣赏一首诗的时候,要了解其蕴含的基调,要了解诗歌的语言特色,若不能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就难以体会动人心弦的诗句。比如,在学习孟浩然的《春晓》时,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幅写意的风景图,将鸟、风、雨、花全部呈现出来,用画面的美更好地烘托出古诗中的情感。学生在画面的引导下,开始对“不觉”“知多少”有所理解,进而对诗歌中体现的春天的美好愿望有了更多的了解。
(二)将诗歌的意境融入到生活中
教師要让学生将诗歌的意境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赠汪伦》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先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感而发,为学生讲解,诗人运用桃花潭水来比喻自己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讲授完这首诗后,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他们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这种友情存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与好友的故事写下来,分享给全班同学。有的同学根据这首诗歌想起了自己的好友,即使现在不能常常见面,但还是有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将他们之间的故事写下来。
其实,教师使用此类教学方法就是在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前提下,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些有关景色的古诗词,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词的各种意境。比如,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忆江南》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先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对诗句有简单的了解,“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教师让学生带着情感进行朗诵,当然,学生的能力有限,加之阅历尚浅,对情感基调的把握不是很准确,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语音情感的引入和创意表达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融入古诗的情境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古诗词的朗诵和阅读水平上逐渐有了提升,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中,提高了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总之,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要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学周刊》 2014年第5期。
[2] 林珍凤《试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吉林教育:综合》2016年第26期。
[3] 陈雪梅《探究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古诗情境教学的现状分析》,《学子:教育新理念》2017年第3期。
[4] 何志清《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意义阐述》,《新课程(小学)》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