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学院
中国幅员辽阔,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方言。目前学界大致把汉语划分为十大方言区,各个方言区的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交际,国家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我们通常所说的汉语热,其实就是学习普通话的热潮。
在缅甸北部,生活着众多以滇籍移民为主的华人华侨,这里学习使用中华语言文化的氛围浓厚,华人华侨乐于在家庭内部和族群内部使用云南方言进行交际,方言是华人华侨家庭成员交流和族群内部交往中的重要交际工具,同时也是维系华人华侨与祖国情感的纽带。但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方言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交际,普通话的作用不言而喻。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华侨把孩子送到华文学校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通过学习普通话从而更好地学习中华文化。
表1 华裔学生使用大众传媒时的语言选择(分解多选项)
南坎华侨学校作为缅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所华文学校,目前有在校学生2000余人,其中95%以上为华人华侨后代。本次调查选取了小学部29人、初中部190人共219人参与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为:男生77人,占35.16%女生142人,占64.84%;汉族164人,占74.89%,傣族34人,占15.53%,傈僳族11人,占5.02%,其余少数学生为缅族、景颇族;年龄介于13-18岁之间。
缅北华裔学生从小在华人华侨家庭长大,大部分人在家庭内部可以自然习得汉语方言或傣语,到了适龄阶段则到学校接受缅文教育或华文教育,在老师的带领下后天习得缅语或汉语普通话。在“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学习普通话”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华裔学生习得普通话主要有三大途径:学校教育、大众传媒、人际交往,三者占比分别为63.47%、24.2%、11.42%。
普通话是华文学校的教学语言,绝大部分华裔学生到了适龄阶段都会到华文学校接受华文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后天习得普通话,这是华裔学生习得普通话的最主要途径。
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媒介接收外界信息,由于南坎毗邻中国瑞丽,手机、电视均可接收到中国信号,在可以同时选择汉语、缅语、英语等语言接收媒介信息时,华裔学生偏向于选择汉语。他们热衷于使用微信聊天、刷抖音、看快手、追剧、听歌,而这些大众传媒基本上以普通话为载体,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华裔学生普通话习得,成为华裔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一大途径(见表1)。
华裔学生在与老师、同学、朋友、亲人的交往中也会少量习得普通话。少部分文化素质较高、目光比较长远的家庭会在家庭教育中从小培养孩子学说普通话。这也是华裔学生习得普通话的其他两种途径,但与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相比,这两种途径对华裔学生习得普通话的影响较小。
由此可见,华裔学生习得普通话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华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华文学校,学生可以接受正规、系统的普通话教育,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输入,有利于提高学生普通话的标准度和规范度。而在大众传媒和人际交往中习得普通话只能算是一种无意识输入,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对华裔学生习得普通话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调查发现,由于华校教师多数为本校初中毕业生,大部分教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受自身学历水平和教学经验限制,他们在对学生进行拼音教学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据笔者的实地观察和调查发现,南坎地区华裔学生的普通话普遍存在平翘舌混淆、前后鼻韵不分、声调不准、无撮口韵等缺陷,导致华裔学生普通话水平整体偏低。
另外,在南坎地区,华裔学生使用普通话频率总体较低,这是由于南坎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缅甸掸邦,在正式场合必须使用缅语,在集市贸易中较多使用傣语,华人华侨社会内部主要使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只有在遇到外来人口或者到外地做生意时才会偶尔使用普通话。华裔学生虽然通过学校教育、大众传媒、人际交往等途径接受了普通话输入,但缺乏语用环境,所以学生自觉输出普通话的意识较低。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普通话很多的学生占16.89%,不太多的占64.84%,偶尔使用的占17.35%。
总体来看,在南坎乃至整个缅北地区,华裔学生普通话水平整体偏低,普通话使用频率总体较少,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华裔学生普通话使用现状。
根据交际范围和交际对象的不同,我们把华裔学生使用普通话的场合分为校内和校外。
学校是一个相对单一的语境,在这个语境内,老师和学生构成了这个单一语境的语用主体。根据交际对象的不同,我们把学生在校内使用普通话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和老师之间,一种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表2是我们对华裔学生在学校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时所选择语言的调查结果。
表2 华裔学生校内语言使用情况(分解多选项)
表3 华裔学生校外语言使用情况(分解多选项)
从师生语言使用情况来看,87.21%的学生选择使用普通话与老师交流,但也有45.66%的学生选择用方言,这可以从课堂上和课堂外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在课堂上,教师均能按照规定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虽然普通话的标准程度有所欠缺,但是教师的授课、师生之间的交流基本能用普通话完成。课堂之外,师生之间使用普通话的几率急剧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多为本地人,加之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融洽,使用方言交流更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满足情感上的亲近感,所以师生之间在课堂外的交流多倾向于使用汉语方言。
从学生之间语言使用情况来看,华校学生以华裔为主,只有少部分当地民族学生,因此,汉语方言是缅北华校学生之间的主要交际工具。调查结果也验证了这一判断:84.93%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使用方言交流更亲切,因此更倾向于选择方言交际,即使在使用手机联络、聊天时,都会不自觉的使用方言词汇和语法。
表3调查数据表明,在与他人交际、市场买卖、婚丧嫁娶、生产劳动、政府办事、医院看病、餐馆吃饭等不同场合中,华裔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比例都极低。也就是说,在离开学校这个特殊的语境后,普通话在其他语境中的使用率急剧下降。
华裔学生在与本民族同胞交际、家庭内部、市场买卖、婚丧嫁娶、生产劳动、与朋友相处时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在与其他民族交际、政府办事、医院看病、餐馆吃饭时主要使用缅语。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后天习得的语言,普通话显得较为正式、庄重,因此只会在特定场合面对特定对象时才会使用。华裔学生使用普通话的场合主要是学校课堂上,离开学校之后,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在集市、医院、政府,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大大减少,华裔学生的普通话使用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缺乏普通话使用的大语境,另一方面也与学生对普通话不够重视有关。
语言态度即对语言的地位、作用、发展趋势的认识。语言态度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缅北华裔学生对普通话的态度,可以从普通话的好听程度、有用程度、能否显示文化素养、对普通话的期望等方面来看。
在“普通话好听程度”调查中我们发现,58.45%的学生认为非常好听,31.51%的人认为好听,二者之和为89.96%,说明华裔学生对普通话的好听程度认同度非常高。
在“普通话有用程度”调查中,73.97%的人认为普通话非常有用,24.2%的人认为比较有用,可见华裔学生对普通话的有用程度认同度也相当高。
对于普通话能否显示个人文化素养,50.68%的华裔学生认为非常能显示,33.33%的人认为比较能显示(见表4)。在华裔学生的认知中,普通话好的人通常是文化素养比较高的的人,普通话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标准之一。对普通话好的人,华裔学生往往心存羡慕。
与华裔学生对普通话的高度认同相关的是,78.08%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达到能熟练交谈没有任何障碍的程度,19.18%的学生希望达到能熟练交谈偶尔有障碍的程度。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普通话的期望值也相当高,都希望自己能说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能够用普通话与他人熟练交流。
如果说对普通话的认同度和期望值还仅停留在思想认识上,那么有92.7%的华裔学生愿意将这种认识和期望落实到行动中去,他们表示,如果有机会专门学习普通话,他们非常愿意参加,借此来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可见,华裔学生不仅是在思想认识上对普通话的有着高度认同,而且也愿意付诸行动,希望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升。
对于学习普通话的目的,大部分华裔学生有较为理性、深刻的认识。一方面为了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了方便与他人交流,还为了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表4 学习普通话的目的
总体来看,缅北华裔学生对普通话认同度较高,具体表现为大部分人觉得普通话好听、有用、能显示个人文化素养,对自身学习普通话抱有较高期望值,对学习普通话的目的有较为理性、深刻的认识。但由于缺乏学习、使用普通话的大环境,使得大部分华裔学生存在羞怯心理,导致了华裔学生对普通话的认知和应用脱节,知行不能合一。
普通话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内,普通话是宪法明确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具有不可动摇的法律地位。在国外,它是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力。缅北地区华侨众多,与中国来往密切,加之地域上与中国毗邻,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因此,作为华裔学生,应该把目光放长远,充分认识到普通话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充分认识到普通话在传承中华文化中的作用,自觉增强学习使用普通话的意识。
学好普通话,不仅能在现阶段帮助华裔学生学好知识文化、顺利与他人进行交际,而且能为华裔学生以后的升学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目前,华人华侨虽然在缅甸经济中占据了一定位置,但缅甸主流社会还是不接受华人从政,在这样的政治因素影响下,大部分缅北华裔学生中学毕业后,要么跟随家族成员从事经商贸易,要么到中国打工,掌握普通话成为他们的生存技能之一。有少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华裔学生通过HSK考试,达到相应等级后可以到中国留学,掌握普通话也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奠基石。因此,华裔学生应该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学习普通话的意识,放远目光,从长远发展考虑,抓住当下的学习机会,学好普通话,为以后的升学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缅北华裔学生学习普通话主要依靠华文学校教育,但因为华校教师学历较低、缺乏普通话使用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华裔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整体偏低。现阶段,国家侨办已经加大人力和资金投入,大力培养、培训缅甸华校教师,但要取得切实成效还需要一定时间。要解决华裔学生普通话水平整体偏低这一现状,可以尝试利用一些现代化手段,多途径学习普通话。首先,缅北地区多数靠近中国边境,大部分华人华侨家庭都可以接收到中国电视信号,华裔学生可以通过收看中国电视节目有意识地学习普通话。其次,现在的华裔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他们热衷于使用抖音、微信等社交软件交友聊天,这些都是学习普通话的良好机会,华裔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社交软件边娱乐边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普通话。另外,大部分华裔学生也喜欢用手机听音乐、看电影、追剧,这在无形中也营造出一种普通话学习氛围,只要学生有学习的意识,生活中学习普通话的途径可以有很多。
由于缅北地区的华人华侨都习惯于用汉语方言交流,所以整个缅北地区缺乏使用普通话的大语境,这就使得华裔学生偶尔在生活中使用普通话时会被别人投以异样的目光,加深了他们的羞怯心理,很多人不好意思说普通话。因此,华裔学生在提高对普通话认识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增强文化自信,大胆使用普通话。只有在不断练习使用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目前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于生活在缅甸的华人华侨来说,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作为华裔学生,学好普通话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也有利于发挥华人华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