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大唐好声音”

2020-06-09 10:13:06刘大琛
艺术启蒙 2020年5期
关键词:羌笛边塞古琴

文/刘大琛 图/李 鹏

在我国古代,文人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只能证明你是一位学霸,精通琴棋书画才是展现个人魅力的加分项。在这“文人四友”中,“琴”位列四艺之首,恰好说明乐器在古人的艺术生活中分量很重。

当然,古代乐器种类很多,它们有的源于中原大地,有的来自西域边疆,虽然其器型、音调、音色、演奏技法各有千秋,但在文人墨客的手中,乐器和诗歌一样能够传情达意。今天,我们就通过王维的五言绝句《竹里馆》,来聊一聊唐诗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好声音”。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天赋过人,二十一岁便高中状元。最令人嫉妒的是王维还继承了家族的艺术细胞,精通音律!状元及第后他被任命为太乐丞,负责朝廷的礼乐事宜。在当时,王维可谓唐朝顶尖的古琴演奏家。让我们看看王维在诗中是怎么“弹琴”的吧!

古琴长叹

王维所弹的琴专指七弦琴,也就是俗称的古琴。竹里馆是王维晚年为自己修建的私家园林“辋(wǎng)川别业”里的一间小屋。在一个幽暗寂静的夜晚,诗人只身坐在竹间小屋中弹着古琴动情吟咏。茂密的竹林深处四下无人,唯有月光与诗人做伴。看来真正的演奏家是不需要听众的,山间的林木、夜空的明月,都是他的知音。当时王维已远离朝政,亲历安史之乱的他决意抛却世事纷扰在辋川别业中安度晚年。一曲琴音,流淌着王维看待人生的洒脱与淡然。

“网红”乐器—— 琵琶

除了古琴,在唐诗中出镜率颇高的另一件乐器当数“网红”乐器——琵琶。琵琶的雏形早在秦朝就已出现,南北朝时期,它与西域乐器逐步融合,在无数乐工的改良下成为唐朝的当红乐器。这里不得不提白居易的乐府诗《琵琶行》,它可谓给琵琶做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全方位介绍,既有弹奏琵琶的技法——“轻拢慢捻抹复挑”,又有琵琶的代表曲目——“初为《霓裳》后《六么》”,对于琵琶的音色形容更是生动形象——“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首诗让读者“听”出了琵琶女琴声中流露的失意,还暗喻了诗人对当朝统治者的不满情绪。要想从乐曲中听出演奏者的情思,真正考验的是听众的艺术修养啊!

边塞羌笛

如果说琵琶融合了西域乐器的特色,那么羌笛则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独特发明。顾名思义,羌笛是来自羌族的传统乐器,其流行的区域主要在唐朝西部边塞。提到边塞,我们不由得联想到描写戍边卫国将士与艰苦塞外生活的“边塞诗”,羌笛是这些边塞诗中的重要意象。王之涣《凉州词》中最脍炙人口的两句便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悠悠羌笛声,代表了千里之外的深切挂念,饱含着边塞将士浓烈的思乡之情。而王维也写过一首描绘边塞将士进行赛神活动的诗歌——《凉州赛神》,其中“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记录了艰苦军营生活中难得的欢快场面。

在唐诗中我们还常常能发现钟、鼓、箫、笙、箜篌、胡笳等乐器。据清朝人统计,自唐朝以来新出现的乐器不少于七十种,而以乐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有两百三十余首。唐朝时期,我国真是不折不扣的“爱乐之邦”。

当我们再度品读《竹里馆》,再度从诗句中寻见那些被遗忘的古老乐器时,我们的耳畔仿佛还萦绕着一千多年前的悠扬之声,或许这正是诗歌的魅力吧!

扫一扫二维码,发现更动听的《竹里馆》!

猜你喜欢
羌笛边塞古琴
赵昆:让千年的羌笛声传向更远的未来
羌笛悠悠(男高音独唱)
当代音乐(2022年5期)2022-04-29 16:40:29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扬子江(2021年4期)2021-08-09 16:26:35
羌笛悠悠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羌笛为武汉吹响
草地(2020年2期)2020-04-16 13:02:31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50
寻访千年古琴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艺术品鉴(2017年9期)2017-09-08 02:22:50
梦回边塞
政工学刊(2016年12期)2016-12-13 0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