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赤
2020年4月24日是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5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追溯半个世纪前的激情岁月,正是以赵九章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对空间科学与探索的求真执着和家国情怀,使得东方红一号在中国科学院孕育和成长;放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的当下,中国航天进入了新时代,发展空间科学的新使命成为新一代航天人传承“两弹一星”初心的新注解,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责任和担当。
人类的航天活动,最摄人心魄、荡气回肠的时刻莫过于运载火箭点火腾空的那一刻。因为它凝聚了航天工程师们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科学家们的期待和梦想,而发射倒计时之前的无数个关键环节一般不为人知悉。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北京时间晚上9:35成功发射,它的诞生与人类社会进入太空时代、我国科学家立志报效祖国、探索浩瀚宇宙的伟大梦想密不可分。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适逢国际科学界倡议发起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计划从1957年7月1日到1958年12月31日世界各国对地球的南北两极、高纬度地区等进行一次为期18个月的全球性的联测。现代科学突破总是与第一时间利用最前沿技术相关。
在人类大航天号角吹响之际,中国不是旁观者。1957年11月,新中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第二次访苏出席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苏联卫星接连上天想必震撼共和国缔造者的内心。而新中国的第一批海归竺可桢、钱学森、赵九章们,更是觉察到了太空探索大门轰然开启的历史必然,纷纷在报刊上谈论人造卫星的意义和用途,建议开展中國的卫星研究工作。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郑重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同年8月20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在《十二年科学规划执行情况检查报告》中指出,发展人造卫星,将使尖端科学技术加速前进,开辟新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领域,为导弹技术动员后备力量。同时,大型的卫星上天是洲际弹道导弹成功的公开标志,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集中表现,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向高层空间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翌日,中国科学院581领导小组成立,组织协调卫星和火箭探测任务,组长钱学森,副组长赵九章、卫一清。“581组”就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前身。同年底,中央政治局拨2亿元专款支持中科院研制卫星,代号“581”任务。
弹指一挥间,60多年前曾标识很高密级的“581”相关档案已解密,越来越多的人恍然大悟,原来它才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坐标原点。
与彼时国力强盛、东西方争霸的美苏不同,半个世纪前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家底薄弱。我们必须先在这个星球上站起来、立住脚、生存下来,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人志存高远、胸怀探索浩瀚宇宙的梦想。中国人造卫星事业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却也是沧海横流涤荡英雄本色。总有一批有远见的科学家在仰望星空,正如新华社《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中张劲夫点评的那样,“搞卫星赵九章最积极”。
半个世纪前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家底薄弱。我们必须先在这个星球上站起来、立住脚、生存下来,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人志存高远、胸怀探索浩瀚宇宙的梦想。
新中国诞生之初,我们的周边环境远非今日中国所面临的世界之友好。赵九章等起身为国分忧,探究突出重围的道路。他敏锐抓住国际地球物理年这个机会冲破封锁、跻身国际舞台,并出任中国国际地球物理年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用科学家的行动为新中国争了口气。1958年10月17日,他亲率中国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访苏、争取卫星研制外援未果,回国后果断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
1964年12月27日,赵九章根据国内运载工具的发展,给总理呈送建议信,审时度势提出了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的建议,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发射卫星和发射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对国防的作用、人造卫星对尖端科学及工业的关系。1966年1月,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代号651设计院)院长,推动中国第一颗卫星研制重新上马。1967年12月,国防科委正式命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
作为科学大家的赵九章,他除了抓第一颗卫星的研制工作外,还高瞻远瞩地谋划了我国卫星系列规划的设想,提出以科学实验卫星作为开始和打基础,以侦察卫星为重点,全面发展应用卫星,如通信、气象、导航等卫星,配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照相卫星基础上发展载人飞船……所有这些,今天的我们看着很熟悉,因为这几乎就是中国航天60多年自主发展的缩影,但我们也不能不惊讶于这是赵九章1966年5月19日报告的要点,一代科学家的真才实学和远见卓识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爱中国、爱科学,真正把论文写在了中国大地上、写到了无垠太空中。
改革开放初期,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首次颁发,《“东方红一号”及卫星事业的开创奠基工作》第一获奖人授予了已于1968年去世的赵九章,历史没有忘记这些饱含家国情怀的两弹一星元勋。今天,东方红一号仍在近地点430公里、远地点2033公里的地球轨道上飞行,仿佛在提醒我们不忘历史、催促我们要砥砺前行。
今非昔比。经过60余年、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建立了完整配套的航天工业体系,建成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卫星研制与发射能力开始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卫星应用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功实施,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工程技术成果持续涌现,筑牢了国家空间安全的科技基石,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航天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赵九章等前辈的富国强军的愿望已开始成为现实,他们探索宇宙的初心我们从不曾相忘。
对于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习总书记早在2016年5月就强调:空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同时浩瀚的空天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这是2000年版《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我国“大航天”概念以来,国家首次对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之间关系给出了指导性原则,引领中国航天进入了新时代,呈现出新时代科学驱动的新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和国家对航天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期许。结合我国国情,中国航天已走过了以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先行、重大专项工程技术导向为鲜明特征的发展阶段。要实现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就需要不断超越前人,提出新的科学思想,开辟新的观测窗口,进入人类未曾到达的深空,创新探测技术或实验方法,取得新的突破,在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二是全面加强基础研究,中国航天也是主角。航天从来都是国之创新重器,作为我国航天三大板块之一的空间科学,须担负起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突破的新使命。空间科学属于体现国家意志的定向基础研究,空间科学任务是实现从0到1的基础科学突破的主要平台。科学发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太空时代以来,空间科学相关领域已诞生12项诺贝尔奖,美国获得了这些奖项的近3/4,奠定了其第一航天强国的位置。重大科学目标驱动的空间科学任务是我国自然科学有望取得诺奖级突破的优势领域之一,将是2035年我国进入科技创新型国家前列的一项重要标志。
三是载人航天工程、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等空间领域的重大专项,日益强调原创科学突破和工程任务成功并重。
四是从国际视野来看,美国和欧洲无不以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作为航天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学牵引和技术突破一直是美国航天的显著特征。
党的十九大为中国发展标注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集结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下,我们应牢牢把握中国要从航天大国成为航天强国的历史方位,准确识别中国航天新时代重大科学牵引与自主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新特征,以此破解发展“瓶颈”难题,在历史新起点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空间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今天,航天人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不忘发展空间科学初心,应当坚持重大科学牵引与自主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围绕以下几方面抓紧开展工作: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我国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方面发展不均衡,空间科学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短板。我国航天应围绕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对空间科学的超前部署,在我国科学家有基础、有优势的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和宜居行星等重大前沿若干点上率先实现突破。引力波和系外行星地面观测先后斩获诺奖,既昭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进入了多信使、新窗口阶段,也佐证了我们对实现国人在重大原创科学突破方向的战略判断。
引领颠覆性技术创新。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形势下,我国航天发展需高度重视大型和可重复使用运载、可重构卫星平台和编队飞行、深空推进、自主导航、星间和星地高速数传、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太空3D打印等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的根本性影响,加快我国空间技术的升级换代。与此同时,航天科技工作者也应高度重视创新科学任务孕育的前沿空间技术转移转化和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遭遇的“卡脖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支撑国家太空安全。继陆、海、空、天之后,深空日益成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第五疆域,毫无疑问也是事关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50年前,我还只是懵懂孩童,模糊记忆中仰望夜空中东方红一号的暗弱身影。10年前我有幸亲身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新开拓,推动空间科学卫星系列蹒跚起步,为悟空、墨子和“微笑”卫星等的研制和运行奔波。今天,我们一起纪念东方红一号50周年,我深深感受到了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建设空间科学强国这句话的沉甸甸分量。勾勒时空四维太阳系的全景,从月球到火星再到更深远的太阳系边际,发现未知是根本原動力,科学牵引、创新技术的双轮驱动,将使中国航天人在逐梦太空的路上行稳致远。广大航天人应当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仰望星空中凝心聚力,在脚踏实地中彰显担当,树起人类探索太空的新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