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选煤厂煤质检验工作中的误差

2020-06-08 09:50李丽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选煤厂误差

摘 要:煤质检验是选煤厂日常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煤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质检环节也愈发重要。但是当前的煤质检验中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仅使得选煤厂煤质检验工作中的误差增大,还影响选煤厂整体发展。因此本文将以选煤厂误差产生的原因展开论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选煤厂煤质检验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选煤厂;质检工作;误差

植物经过若干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煤。煤的形成过程不仅需要过长的时间,而且其本身也不具有再生性。但是由于煤质形成的环境不同,因而使得煤质有很大差别。当前,煤炭在我国的利用率依旧很高,所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需要找寻煤质检验工作中的误差,这样不仅能促进选煤厂持续健康发展,还能有效减少煤质检验中的误差,从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煤质量的要求。

1 煤质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

在煤厂采煤的过程中,由于煤不同的特性使得质检工环节中出现或多或少的误差。当然,煤质检工作中出现误差的现象是十分难以避免的。造成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质检过程中的复杂性及不可预测性,使得误差一直得不到有效减少。众所周知,对煤质检验时,如果单纯的只对某一区域煤进行检验,不仅会使得检验数据缺乏说服性,还会影响煤的质量[1]。除此之外,由于煤的形成过程较长,因此其内部也会产生其他部分。虽然当前质检技术已经取得了质的发展,但是针对此问题还不能十分有效的进行处理。因此,就需要选煤厂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去减少误差,达到国家对煤质检工作的要求,促进选煤厂持续发展。

2 煤质检验中存在的误差

2.1 煤样采取中的误差

在煤质检的整个流程中,其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化验煤样的采取,这不仅关乎实验误差率的高低,还质检误差产生影响。据有关报道表明,煤质检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大多来源于对煤质的采样,因此,选煤厂进行煤质采样时需要选取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煤,这样才能更好的检验煤质量。同时在对样本采取的环节中,采样的对象以及采样的方式都会导致质检的不准确性[2]。在相同情况下,无论是过度对煤进行采取,还是采取较少一部分,或是对不具有代表性的煤进行反复采取,都同样达不到要求,因此煤质检的误差也较大。同时煤质又可粗分为原煤和精煤,原煤与精煤有着本质区别,对精煤进行质检时,可从质检对象中抽取一部分作为质检数据。但对原煤进行质检时,需要在同一个煤堆中选取不同地方的煤样,而后进行测试。但不同片域的质检结果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影响原煤整体的煤样质检结果。

2.2 制样过程中的误差

对煤质量的分析最基础的环节为制样。在整个煤炭制样过程中,如果在任一环节不慎出现纰漏,就会使得制样过程出现偏差,导致质检结果出现错误。导致制样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大致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系统中存在的误差。煤质检验中系统出现误差的表现方式为--鉴定结果不稳定,忽高忽低。而导致系统出现误差的原因是,检验中有外部物质进入式样标本,使得标本中的细粒和水分受到影响,破坏了制样标本;其次,检验中化验手段不完善,同时化验人员具有感官差异,使得反应灵敏程度不同,进而导致质检人员间没有良好的工作默契,使得质检质量下降。第二,随机误差是在偶然间的情况下产生的,不仅具有可变性,而且不能避免[3]。而导致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煤样采集的量大,但是只能对一部分煤进行质检,其次,技术操作人员在质检工作中大意,且没有根据相关工作进行操作,不仅使得检验过程较长,也使得质检误差较大。

2.3 煤质分析中的误差

煤质检验过程中,对煤质进行分析是工作的最后一环节,这个环节产生误差大多是人为造成的,且与质检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素质高低息息相关。如果对煤质进行分析时,专业人员没有采取科学的操作方法,或是操作程序出现偏差,都会导致煤质检误差的产生。此外,由于部分质检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在开展质检工作时对设备操作不规范,使得质检过程中出现误差,严重影响检验结果。同时,在对煤质检验过程中,如果相关领导人员没有对管理方式及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也会导致煤质分析中产生误差,影响选煤厂的整体工作进程。但是在当前的选煤厂煤质检工作开展中,管理方式不到位、管理制度出现偏差的情况依旧存在。煤质检工作具有连贯性,但是由于管理问题的存在,使得质检过程中任一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质检工作数据的准确性以及说服性[4]。

3 减少选煤厂煤质检验工作中误差的方法

3.1 严格遵循国家采样、制样标准

采样是从煤矿中合理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原始煤样,制样是把煤样进行混合搅拌、缩分等步骤制成分析煤样。因此,为降低选煤厂煤质检验工作中的误差,就需要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进行。如第一步,对煤矿进行采样时,需要掌握好采样的位置以及在该采样点采取的煤量;第二步,为使得质检数据彰显科学性,在制样的过程中应把缩分、碾碎、均匀搅拌达到平衡状态,同时也应该了解制样系统中质量与力度的关系。如果未达到上述步骤要求,可用转瓶法实现制样时的正确性,从而达到要求。

3.2 提高采样工作质检的代表性

若想所采样的煤具有代表性,就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当采样的为精煤时,检验时从中抽取少部分就具有代表性。当被采样的煤质在不同的时间内都比较均匀,则较长时间内进行检验都具有代表性。第二,当采样的原煤时,如果采样较少就很难保证检验成果具有代表性。因此,为了时检验数据更加准确,就应根据被采样对象数量的多少开展相关检验工作。如,当采样对象的数量较少时,其先可以均匀混合,而后从中缩出试样。若采样对象数量较大时,无法对其均匀搅拌,因此,对此部分开展采样工作时,应对考察对象的不同部分分别进行采取,最终汇成一个总样。第三,在采样的过程中,子样的质量必须达到具有代表性的要求,同时也应满足实验分析对总样质量的要求。

3.3 提高质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水平

選煤厂煤质检验质量的高低影响检验结果。因此,为减少质检中的误差,需要质检人员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认真工作的态度,进而按照国家相应的要求进行检验,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除此之外,选煤厂要注重对质检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如通过交流学习、专业开讲座、员工间进行切磋、交流等不同形式,使得质检人员专业水平有所提高,从而让检验数据更加科学。除此之外,还应提高质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质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不仅能更加认真、负责的对待工作,还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进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使得选煤厂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3.4 提高对仪器的维护和监测

若使得质检结果准确且具有科学性,就需要检测仪器和计量器具数据必须精准。为此,选煤厂在进行煤质检验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且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从监测仪器的选择、使用和维修环节都在良好的运营状态下提高质检质量。此外,针对质检中所需用到的仪器,需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修和管理,且需每年检查、校对检验仪器的数值。但是对于测硫仪、量热仪等特殊的质检仪器,需要定期采用标准的样品对仪器进行监测,校对数值,当结果在合理范围时再开展工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临当前选煤厂煤质检工作中出现的误差,需要究其根本,而后寻找有效的办法减少质检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此后,可通过控制采样、制样的误差,使之质检数据长期稳定的居于合理数值范围内。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同行竞争也逐渐增大,选煤厂若想在同行中保持绝对优势,就需提高自身对煤的质检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大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珍娟.煤质检测常见误差的类型与特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

[2]王文昊.煤质生产检查误差分析及控制[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8,147(04):51-53.

[3]王金刚.浅谈降低煤质检验误差及提高效率的方法[J].民营科技,2017(8):153-153.

作者简介:

李丽(1986- ),女,籍贯:山西怀仁,目前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选煤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选煤厂误差
变频技术在选煤厂设备中的应用探讨
选煤厂手选矸石系统技术改造及智能选矸可行性分析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热老化箱温度指示误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热老化箱温度指示误差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浅谈选煤厂仓上设备的选择
精确与误差
刍议旋流器选煤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压力表非线性误差分析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