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厂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管理

2020-06-08 09:50卢韦
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

卢韦

摘 要:我国工业化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钢铁行业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工业用氧在不断的增加,进而在各大的氧气厂中都配备的液氧以及氧气的存储区和氧气球罐,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液氧以及压缩氧气都是属于有着极大危险的化学工业品,如果在安全管理中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发生泄漏的现象,严重情况下会发生危险性极大的安全事故。基于此,本篇文章将针对氧气厂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分析探究,并且提出氧气厂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建议。

关键词:氧气厂;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氧气厂的不断建设发展,新建设的氧气储罐、液氧储罐以及氧气球罐的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一旦有爆炸现象发生,不仅仅严重影响着生产,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工作人员伤亡现象以及经济损失,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氧气厂的液氧储罐区以及氧气储罐区、氧气球罐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而确定其是否处在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内,如果已经处在重大危险源的范围内,那么就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严厉的安全管理。

1 氧气厂重大危险源辨识

1.1 氧气厂液氧储罐区的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是一种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以及计算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量和最大量的方法。根据于我国在2019年实施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为GB-18218-2018上进行分析得出,重大危险源临时或者是长期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并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已经超过于临界量的单元。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明确表明,危险属性于2.2项的非易燃无毒氧化性气体,并且次要危险性气体所构成的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为200t。首先,以某氧气厂为例,该氧气厂的液氧储罐有两台,规则为2000m3液氧储罐,而针对于液氧储罐区来说,其最大的充装量为几何容积的95%左右,以此来计算出该氧气厂的液氧储罐区液氧的最大储存量,值得注意的是冷冻液态氧气的密度为1.14t/m3其计算公式如下:2×2000×1.14×95%=4332(t),通过计算我们能够看出该氧气厂的液氧储罐区液氧的最大储存量为4332t,那么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所明确的标准相比较来说,要远远的超过于所明确规定,因此,该氧气厂的液氧储罐区已经属于重大危险源[1]。

1.2 氧气厂氧气储罐区的重大危险源辨识

以某氧气厂为例,该氧气厂氧气储罐有六台,其标准为1000m3氧气储罐,(工作压力为3.0MPa),然后进行计算该氧气厂氧气储罐区的最大存储量。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阿伏伽德罗定律以及气态方程,其公式为PV=nRT。在这个公式中,P代表着压强、V代表着气体的体积、n代表着物质的量、R代表着气体常数、而T则代表着绝对温度。在计算的过程中,如果物质的量以及绝对温度在相同的情况下,那么压强以及体积就会呈现出反比例。因此,1000m3氧气储罐,(其工作压力为3.0MPa,而绝对压力则为3.1MPa)的氧气在标准的情况下体积的计算公式为:3.1×1000/0.1=31000m3。那么这种情况下六台氧气储罐所存储的最大氧气值为6×31000×1.43×10-3=

265.98(t),在公式中1.43所表示的是氧气的密度。根据以上计算我们能够得出该氧气厂氧气储罐最大的存储量为265.98t,而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明确标准规定相比较来看,要大于规定数值,这也就意味着该氧气厂氧气储罐区已经属于重大危险源。

1.3 氧气厂氧气球罐的爆炸危险影响分析

针对于氧气厂氧气球罐来说,发生物理爆炸是非常严重的现象,因此,本片文章将针对氧气厂氧气球罐爆炸危险进行分析。例如:根据一台标准为1000m3的氧气球罐,其工作压力为3.0MPa,进行计算分析。其公式为:气体的爆破能量=(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容器体积÷气体绝热指数-1)×(1-0.1013÷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的气体绝热指数-1÷气体绝热指数的次方×103=4.85×106(kJ)。由于1kg TNT的平均爆破能量是4500kJ,因此,当1000m3的氧气球罐发生物理爆炸的状态下所产生的1078.88kg。那么针对于这种情况下能够分析出,当MPa(工作压力)处于0.02-0.03之间时,R/M(目标与爆炸中心距离R处的超压)处于57.44-43.59之间,爆炸对于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达到了墙裂缝的效果,对施工人员的伤害作用达到了轻微损伤。而當MPa处于0.05-0.06之间时,R/M处于32.31-29.23时,爆炸对于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达到了墙体出现大程度裂缝、房瓦掉落,而对施工人员所造成的损伤达到了内脏被严重的受损,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死亡现象。而如果当MPa大于0.2,R/M小于17.44时,建筑物会出现倒塌现象,大型的钢筋结构也被破坏,并且还会造成大程度的工作人员死亡现象。基于此,相关企业可以根据以上叙述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案。

2 氧气厂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2.1 液氧储罐以及氧气球罐安全管理要求

其一,液氧储罐以及氧气球罐要与国家铁路保持超过200m以上的距离。其二,要根据与《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以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的具体要求设计液氧储罐以及氧气球罐与四周建筑物设施等等的最小防火间距。液氧储罐区以及氧气球罐区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要超过于最大罐体的半径[2]。其三,在液氧储罐区域中或者是在氧气球罐区域中应设置相关的安全标志,如有必要应设置相关形式的围墙或者是防撞栏。其四,要严格的禁止液氧储罐中的使用压力超过于标准工作压力,而针对于粉末绝热平底液氧储罐来说,一定要保证其呼吸阀处于完好无缺的状态,并且严格对排液的速度进行控制,这种情况下就能够有效的避免液氧储罐罐内产生负压现象,进而导致内胆被抽瘪。其五,要至少在每一个星期之内都要进行化验检验液氧储罐中存在的乙炔含量是否达到标准工作,如果在检验的过程中乙炔含量的体积超过于相应标准时,那么空分装置应做到向液氧储罐中进行连续性输液氧。而如果乙炔含量的体积小于相应的标准时,那么就要将液氧泵或者是气化装置启动,进而达到向外送氧的效果。其六,液氧储罐要定期定量的实施加温吹扫,其主要目的及时为了能够将碳氢化合物等等有害物质彻底的处理,而在运用液氧储罐之前,应运用无油干燥氨气将液氧储罐吹扫干净,当液氧储罐罐内的气体露点小于负四十五摄氏温度的状态时才能够进行使用。

2.2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其一,相关氧气厂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且在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不仅仅要根据与氧气厂的实际情况,还要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够满足于氧气厂的实际运用需求,并且还能够使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另外,在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时还要制定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以及监控方案。其二,针对于氧气厂中的重大危险源要实现登记记录,建立纸质以及网络形式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并且还要将档案内容如实的送到当地中的生产安全监督管理相应的部门中。其三,一定要保证投入充足的资金,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工作,购入高效的监督检测设备,为安全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其四,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生产安全培训,这样能够使得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重视安全。另外,还要在培训的过程中加强相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工作人员更加充分的了解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闸。其五,一定要注重制定完善的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方案,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并且在此过程中要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定期的举行安全事故逃生演练以及应急救援演练,这样能够使得危险在发生是将人员损伤降到最低。其六,对于在氧气厂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中如有安全事故隐患,那么一定要及时进行改善以及调整,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要采用合理有效的安全措施,以此达到避免安全事故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3 总结

总而言之,在氧气厂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工作,详细进行到每一个氧气存储区域中,并根据氧气厂实际重大危险源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解决对策,同时要制定出详细的重点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氧气厂发生安全事故,进而保证氧气厂能够安全的生产运行,确保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凌燕.氧气厂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管理[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37(10):61-62.

[2]刘天娇.氧气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J].河南科技,2018 (29):73-74.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
浅谈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