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具有极高收视率的美食纪录片,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具有千年悠久历史的饮食文化。无论从人物的选择还是画面的展现,都透露出极高的思想深度与美学价值。而纪录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解说词也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整体展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4集的解说词为例,分别从其文学美感和思考倾向两方面进行赏析。
关键词:美食纪录片;解说词;文学美感;思考深度
一、文学美感
(一)引语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首先简短两句话引出了本集的主题——时间与食物的关系。第一段在正式开始人物小故事之前,简要也优美地道出了国人对于利用时间创新出食物的不同风味的特殊情怀与乡味感触:“时至今日...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开头即點题,语言不繁复也不会让人觉得很“下里巴人”,反而具有一定的美感。但与一般文学作品不一样的是,解说词和画面精巧配合着,富有节奏感与律动感。特别是在美食纪录片中,解说词需要减少长句,推敲出自然不平庸的文字,不给观众留下刻意雕琢的痕迹。
“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千百年来滋润着松嫩平原东部广袤的土地,养育着这里的居民......”通俗的、温和的却也精致的语句引出主题,即将开启朝鲜族家庭的小故事,配合着美食与诞生原声食材的大江或森林的短切或长切画面,就像带领观众逐渐进入到地大物博的中国大地,慢慢走进美食文化悠久的各个民族,走进富有智慧,对食材、对“吃”情有独钟富有创新的华夏子孙。
(二)过渡句
本集解说词的文学美感也体现在每段内容的过渡与衔接上。例如在朝鲜族家庭段落与香港人家段落的过渡:“当金顺姬的父母在呼兰河畔忙着腌渍各种蔬菜的同时,在4000公里外的南国,每当秋风初起,那里的人们也会被另一种时间的味道所吸引”。从呼兰河畔到南方的香港,这是很大的地理跨度,但是解说词围绕同一主题——时间的味道将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家庭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南北迥然相异,但是中国人对食材的珍惜与热爱是相同的。
解说词的恰到好处,使纪录片的剪辑没有丝毫的无序与牵强,使画面剪切、空间转移显得非常自然,增强了纪录片的流畅性。[1]从北方到南方的解说词配合镜头的切换,季节变化、地域迁移,独特的市井街巷,独特的食材都展现在观众面前。故优美的解说词与画面的有机结合、加上少许屏幕文字,返璞归真的“自然感”就像中国彩色山水画映入眼帘,引出悬念也吸引观众注意力。
(三)“点睛”句
解说词除了有逻辑的链接,承上启下的同时富有美感地进行主题升华与扩散。“中国的味觉史就这样在腊味中延续着,而在远离闹市的内地山区,你可以领略到更加古老、更为原始的味道.....”、“在这里,自然与人工的合力演变出万千的视觉景象...”虽然在讲述腊味食物,但在叙事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然与人悠久和谐的共处。
远古以来,中国人民从自然那里接受食材就心怀感恩,人与自然的合力与平衡也通过解说词更深层次地表达出来。中国人善用食材也能推陈出新,在每个段落后的一小段解说词的总结就可以说是每一段的“点睛之笔”,虽然每个地域的小故事都是彰显着同一个主题,但是这些富有文学性的“点睛之笔”能让解说词更好地升华主旨,融入画面,体现和谐景象。
二、思考倾向
《舌尖上的中国》富有文学美感的解说词不光增强了纪录片本身的美学韵味,同时其解说词本身具有的思考倾向也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哲理性与思想深度。
(一)对人与自己、与个体和群体关系的思考
一集五十分钟的纪录片涵盖了横跨中国大地多个地区不同人家的故事。镜头对准的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家庭,解说词也是朴素温馨的:没有宏大的叙事和精英话语表达,忠实地呈现出小人物真实的生命状态,体现出对普通生命个体的人文关照。[2]这些出现在这一集中的这些主角们,其实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主角们是“家庭”的缩影,也就是“个体”的缩影。个体就是人,人的缩影也就是对家乡美食情怀的缩影。
“对于淳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永远也难以忘怀”、“在叶师傅看来,家乡的农家火腿才是世界上最美味的火腿”、“在某种意义上,像‘三阳这样遍布上海的南货店,其实就是这个移民城市的一座座味觉纪念馆”朴实的采访配合解说词透露着个体对自己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个体自己所处的群体的自豪以及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人们对故乡的记忆和情结融入了家乡美食里,人们也往往对于家乡的山水树木有着独特的爱与珍惜。自然孕育了美食的原材料,在解说词中,对于人与自然的思考与和谐共荣也无处不在。“霞浦,闽东最古老的县份。漫长的海岸线为这里制造出众多的天然港湾”。每一个故事中的食材都是悠久历史为后人们遗留下来的神圣宝藏。如此的思考能让观众重新回到自然、敬畏自然,传承祖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良生活习惯。
(三)对美食文化传承的思考
美食的记忆由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承着。本集解说词中呈现出对不同地域、民族的美食文化代代相传的特点。“女儿也要自己做泡菜了”。简单一句话点出了朝鲜族辣白菜制作的延续,引领人们走进岁月体验时间的情。时间的情留下了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是美食文化在舌尖味蕾上的流淌与传承。
三、结语
总而言之,《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每一集的解说词都很有赏析价值。娓娓道来的不光有知识与内容补充,更有着一种民族情怀在里面。中国人总说民以食为天,文学美感的表达与深层次的思考也正是对自然、对流传下来的先民的智慧去延续的呼吁。对食材的精心与真心,对人文的关怀,这些是通过解说词与画面的有力结合传递给观众了的。
参考文献
[1]潘祖超.纪录片解说词美学探析——以《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J].声屏世界,2016(06):40-41.
[2]郑春欣.舌尖上的人文关怀——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的人文表达[J].中国电视,2014(12):58-60.
作者简介:
赵雨欣(1999-),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在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