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界,经常能听到中国古代服饰“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物化体现”一类的赞美。这些说法究竟是对中国古代服饰的随意夸赞,还是确实如此?让我们从中国古代服饰的几个文化表征着手稍作论述。
信仰体现
衣裳指的是上衣和下裳,是古今日常生活中提及较多的服装词汇,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服装种类。《周易·系辞下》中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的记载。那么,古代的明君们为什么不戴冠、不垂袍却一定要“垂衣裳而天下治”呢?除实用功能和其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因素外,重要的原因在于,衣裳内含的古人对天地崇拜的文化信仰。
在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十分落后,对自然界时常发生的风暴、雷电、冰雹、地震等现象无法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解释,认为这些都是由某种超自然的神力主宰造成的,并把这种力量归结为天地,认为这是天地震怒发威所致。因此,人们就对天地倍加敬畏和尊崇,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拜祭天地,祈盼能与天地之神沟通对话,并设立专门的祭祀仪式,且逐渐成为一种信仰。具体到服饰上,就是用衣裳的形式表现,上天(乾)者为衣,下地(坤)者为裳。衣裳的颜色同样用天地之色,中国古代祭祀礼服上衣的颜色用青中略红的“玄”色,代表拂晓时的天空之色;而下裳的颜色则选用赤黄的大地之色,称之为“纁”色,合称“玄上纁下”。这反应了长久以来先民通过服装对天、地、人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认识,折射出古人朴素的“三才”哲学思想。
礼制传承
由古代宗教信仰发展而来的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充当着礼序社会、规范行为的角色,始终左右着古代国家法律制度的确立。历代服饰制度大多是以礼仪制度为基础而建立的。以冕服为例,在中国古代服饰体系中,冕服以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著称于世,它既是礼仪文化的完美化身,又是国家制度的出色代表。
在传承传统礼仪文化方面,冕服在主体服装结构、施用色彩、冕板造型等方面都采用了上乾下坤、天圆地方、玄上纁下等直接体现天地寓意的展示方式。
在体现礼序方面,冕服首先根据所祭祀对象地位等级的不同,将自身名称对应分为六个等级,依次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即“六冕”。其次,冕服又根据穿着者身份的不同进行区分,从天子到卿大夫所穿冕服虽在名称上相同,但在各种装饰标识数量和色彩上则表现为从多到少,依次而下,等级分明。
在体现德行方面,冕服的设计初衷更为突出。其装饰以各种动植物和礼器图案的形式体现,设有“十二章纹”,分别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每个图案对应一种品格,穿着者地位等级越高,要求的章纹数量越多,其所具备的德行亦越高。
另外,冕服的其他组合内容,诸如冕冠上的冕旒、玉衡、充耳,冕服组合所配的舄、革带、蔽膝、玉佩等,无不具有文化含义。集礼序、人伦、等级、自然动植物、道德标识于一身的冕服,明确地呈现了以服饰承载礼仪文化的事实。
多元一体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服饰以风格独特而著称于世。绚丽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之所以优秀,除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外,注重吸收融合其他民族和国家服饰文化的精华,实行服饰制度多元化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明确以吸收外来服饰精华为目的的服装改革,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此次服装改革在许多史籍中均有记载,详略不一。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是,通过战车改骑兵及骑兵服装的引入,改变了当时战场作战不利的局面。
另一次改革是隋唐时期引入胡装“圆领袍”。在隋代以前,中国古代传统服装除首服外,主体服装包括宽博的上衣、下裳、深衣、袍衫、大带、履鞋等内容组合。其中,上衣、袍、衫等绝大多数衣类服装结构都采用的是交领右衽的样式,而自隋代开始,一种领式为圆形结构的官服—圆领袍广泛流行。这种窄袖、合身、长短过膝的圆领式袍服并不是周汉以来的中国传统服饰,经研究后发现,圆领袍来自遥远的南欧草原,是标准的中国古代西服。
赵武灵王引入的“胡服”合裆裤、靴子,改变了中国古代军服和其他服饰的结构,使服饰内容更加实用与丰富。而自隋代始引入的圆领袍,不仅再次改变了中国古代服饰的结构,更重要的是,拓展了中国古代服饰制度体系,使服饰体系更加明确,礼制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动力,中国古代服饰中就包含了许多科技内容。如“五行”学说,它将世间万物划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性质。除五行相生、相克等关系外,五行与方位和色彩的关系更为人熟知,即木—东方—青色,火—南方—红色,土—中央—黄色,金—西方—白色,水—北方—黑色。这五种方位颜色被称为“五时色”,在周汉时期服饰制度中被广泛应用。五时色,指的是古人在一年的春、夏、季夏、秋、冬五个不同节气时段,所穿礼服也要分别对应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以顺应自然。
服饰中,最能体现科技含量的当属纺织。中国古代以麻、丝、毛、棉为原料的纺织品种类多达数十种,其中又以丝织物种类最多。中国是丝织品发明国,拥有六千多年的养蚕历史,以绢、纱、绮、绫、罗、锦、缎等为代表的丝织技术早在周汉时期就已经十分发达,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出土过一件重量仅有49克的素纱襌衣,丝织技术水平震惊学界。
时代标志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不曾出现断代的文明古国,在长久的历史时间跨度中,文化相继传承,但各代服饰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特色。
这当中,有原始社会晚期,被黄帝、尧、舜等贤君沿用的上衣下裳;有春秋战国时期,将上衣下裳连为一体,兼具多种礼仪功能,被儒士们广为推崇的新式礼服—深衣。相比之下,组合起来的成套礼服更是时代韵味十足,如头戴长冠、身穿宽大单衣、足穿履是西汉官员常见的形象;而头戴进贤冠、身穿大袖袍、足蹬履又是东汉官员的标配。此后,组合礼服的时代特征性延续不衰,如唐代官员的幞头、圆领袍、革带、靴子组合,宋代儒士的方巾、褙子、交领袍、履或线鞋组合,元代官员的瓦楞帽、质孙服、革带、靴子组合,明代官员的乌纱帽、补服、革带、长靴的常服组合,以及清代官员的顶戴花翎、补褂、袍、腰带、长靴组合等,无不体现着时代特征。
这些表现内容不一的各时代礼服,不仅对不同朝代的统治起到了巩固作用,而且还装点了时代,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流的视觉标识,正如明末学人叶梦珠所言:“一代之兴,必有一代冠服之制。”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服饰不断演化,上启史前,下迄明清,兼容自身创造与外来特色、礼制规范与时代流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以上仅扼要列举了部分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表征,服饰所承载的各种文化含义远不止于此,还有许多古代服饰文化表征未被学界认知和解构,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去實现。
赵连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服饰文化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