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刮起过一股叫作“寻根文学”的狂潮。当代作家韩少功曾发表《文学的“根”》一文,他认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这篇“宣言”带动了一大批作家向广泛而深刻的传统文化“岩层”开掘。
这场旷日持久的文学“寻根”,带动了文学取材和主题意旨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形态回归,但在当时也饱受诘难——忽略对现实社会人生问题和矛盾的揭示。
时间来到21世纪的今天,跨越近半个世纪,我们的文学形态更加多元,“寻根”似乎被遗忘了。但那扬尘而去的风潮真的过时了吗?崔向远的文字,仿佛是一种回应:是的,过去的并未真的过去,“寻根文学”依然在路上。或许这两篇文章并不能稱作“文学”,但浅显的思索,奋力的书写,让我们追忆那种“寻根”的热情,更给当下的我们以深刻启迪:向内转,向传统文化的更深处漫溯,依然可以成为特色,依然会吸引我们的目光。
崔同学对中医、中药魅力的由衷赞叹,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倡导,体现出“有我”之思考,令人耳目一新之余,也让我们对她多了一份期待:继续行走在“寻根”之路上,未来必定光明灿烂。
(肖 尧)
学子自画
十六岁,我如中国当下千千万万的高中生一样,在时间的催促中匆匆前行,披星戴月,但做不到披荆斩棘。我是女生,选择的科目是理、化、生,所以注定被虐得体无完肤。但当我终于能钻出水面喘一口气的时候,拿在手中的往往是一本“闲书”,东方文学密集的意象与描摹的细腻,让我沉醉,而其中深层的文化蕴涵,更让我心驰神往并心生感动与景仰。当我拿起笔来,用文字思考与书写时,感觉自己生出了一双飞翔的翅膀。
喜欢一个人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看阳光透过繁密的枝叶筛下斑驳的光影;喜欢戴上耳机,闭目倾听五月天的音乐流过耳畔;贪婪于精美的西式糕点,亦醉心于汉服那古典飘逸的繁复、摇曳与飞扬。
也许是成长在闭塞小镇的缘故吧,我一直向往着无尽的远方。父母给我取名为“向远”,他们也期许我能走向远方,也许他们期许的远方和我心中的远方并没有多少交集,但至少我们都不满足于当下的境地。远方有什么呢?在我幼稚的想象中,也许是现在无法拥有的自由,是异于熟悉到厌倦的一种陌生感吧!
这就是我,一个十六岁的高中女生,埋首于书海,亦仰望着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