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者简介
朱子云,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爱好写作和运动。曾获得“北大培文杯”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文高中组全国三等奖、“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全国一等奖、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北京二等奖等。
一阵轻柔的风从房间吹过,带来一缕清新的凉意。泉泉看向外面,林中的小草刚刚酿出一点儿绿意,鸟雀叽喳,竹林窸窣。
2120年,世界上早已没了“城市”的概念,用可降解材料搭建的智能房屋稀疏地分布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
不久前,爸爸选择了这片树林,亲自设计了这栋智能房屋。房
屋建造起来十分简单,只需在已有的上百种模式中选择一个,按自己的需求修改其中的信息,系统便会将房屋生成。房屋内的所有设施全部智能化,智能识别系统、智能厨房、智能电视……你只要把需求告诉智能房屋一声,便会得到满足。
一天清晨,爸爸刷着牙,泉泉在后面等着洗脸。泉泉突然凑到爸爸身边,冲着镜子做了个鬼脸,逗得两个人咯咯直笑。妈妈看到这个情景,突然若有所思。
“要不,我们再建一个卫生间吧?你看,你在这儿刷牙,泉泉都等半天了,她洗完我还要洗,这样太浪费时间了!”
“不用吧,这样不挺好吗?”泉泉说。
“对啊,我也觉得挺好的。”爸爸吐出口中的水,憨憨地一笑。
“那以后我俩先洗,你最后刷牙,行吗?”妈妈搂着泉泉,对爸爸说。
“行行行!听你的,建就建吧!”爸爸仔细想了想,觉得再建一个确实更好。
“系统将在此处为你们建造第二个卫生间,您是否同意?”智能房屋听到指令后,迅速做出了回应。
“行,可以。”妈妈答道。话音刚落,第二个卫生间已经建成。
第二天早晨,爸爸刷着牙,习惯性地向镜中看去,却发现没了妻子和女儿的身影。偌大个镜子,只有孤零零的自己。他看着自己,心里空落落的。
几天后的下午,他们仨正坐在一起看电视。
“我要看科技台!”爸爸对泉泉说。
“不,我要看儿童台!”泉泉争抢道。
“你上午都看多久了?让我看一会儿不行吗?”
“不,爸爸!”
“泉泉,让爸爸看一会儿吧!”妈妈对泉泉说。
泉泉红了眼眶,撇着嘴看着爸爸。爸爸皱着眉,也看着泉泉,两个人都憋着一肚子气。
突然,妈妈灵机一动,说道:“要不咱们再在房屋里造个电视?”
“对对对,这样就没人跟我抢儿童台了!”泉泉的嘴角一下扬了起来,高兴地在客厅里蹦来蹦去。
“系统将在电视墙背面为你们再放一个电视,您是否同意?”电视墙的背面正是爸爸的卧室。
“嗯,可以。”妈妈欣喜地答道。
话音一落,电视出现了,妈妈和女儿看着两个背靠背的电视,十分满意。
“以后你就在屋里看吧,这样谁也不妨碍谁!”妈妈说。
爸爸点了点头,回到卧室,感应门刚一关闭,客厅电视的声响便听不见了,房间一片寂静。他播到体育台,没有了妻子和女儿的争抢,的确舒服了很多。比赛激烈地进行着,场面紧张,现场观众欢呼沸腾,渐渐地他觉得缺了点什么。他缓缓站起身,站在感应门门口,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正在聚精会神看电视的妻子和女儿……
两个卫生间,两个电视,此时此刻,妈妈觉得生活太幸福了!
只是还有一件事令妈妈烦心。每天中午十二点,丈夫总在她工作最起劲的时候叫她吃饭,她不得不在丈夫的多次叫喊中妥协。这天中午,同样是工作到最重要的地方,丈夫又来书房门口叫她。
“你们先吃,我把这点儿干完!”
“吃完饭再工作吧!”
“不行。”
“菜要凉了。”
“每次都是菜要凉了!你就不能让智能厨房先做你俩的饭,等会儿再做我的?每次都在最要紧的时候打断我!”
泉泉站在爸爸背后愣愣地看着妈妈,不知道妈妈为什么生气了。
“那你跟它说好了。”爸爸妥协道。
“听着,厨房,以后单独做我的饭,明白了吗?”
“你们设置的是核心家庭模式,除非特殊情況,我必须做三个人的饭。”
“现在就是特殊情况,我们吃饭时间不一样。”
“这不算特殊情况,特殊情况仅指一人外出、生病或无法正常吃饭。”
妈妈更生气了:“不管是不是特殊情况,我们的饭分开做!”
“核心家庭模式不支持分开做饭。”
“你不要跟它生气了,我下次让它晚点儿做不行吗?”爸爸打断了妈妈和智能厨房的争吵。
“不!难道你要屈服于一个智能家居而放弃自己的主观意愿吗?”
“妈妈!”泉泉一脸紧张地看着妈妈。
“难道你要因为一件小事跟它翻脸吗?”
“你居然还向着智能家居?”妈妈锁紧眉头,眼里喷着怒火。
突然,书房的门“砰”的一声关上了,妈妈被单独隔在了屋里。
爸爸先是一惊,然后突然想起,在他设置的程序里,当两个人发生争吵,智能房屋会自动将他们分开以平复各自的情绪。
“妈妈!妈妈!”泉泉拍着门,心里一急,哭了出来,“您快开门啊!”
“没事没事,”爸爸一把将泉泉抱了起来,抚摸着她的脑袋,“泉泉不哭,妈妈一会儿就出来了。”
“妈妈出不来了!这门打不开,妈妈再也不能陪我看电视、陪我吃饭了……”想到这儿,泉泉哭得更厉害了。
“爸爸陪你看电视,陪你吃饭!一会儿爸爸想办法把这个门打开,我们还一起看电视,好不好?”
“您真的能把门打开吗?”
“当然啦!”爸爸说着,亲了一下泉泉的额头,心里却有点儿忧虑。
此时智能房屋已将饭菜平分,把其中一份送到了妈妈所在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