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0-06-08 15:49李洪宇邓昊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李洪宇 邓昊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相关科室选择46例患者,这些患者均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用信封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各23例,并且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心理护理干预作为本次研究的变量,即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变量作用于观察组,即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经过为期3个月的护理,统计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 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对于调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有非常高的价值,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更好的恢复病情,适合普及。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双相情感障碍;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5..01

双相情感障碍在临床上类属于精神类疾病,临床表现较复杂,形成情感沟通障碍,从而引发患者思维以及行为的异常,患者发病时,表现极为狂躁,并伴随焦虑和抑郁,不仅给患者本身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也让患者周围的家人以及朋友很是无奈[1]。面对该病,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而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往往能够事半功倍[2]。本文选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心理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的变量,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

分组方法:信封法+平均法。

一般资料:对照组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4±1.4)岁;病程(1.1±0.4)年;观察组中,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3±1.5)岁;病程(1.3±0.2)年。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①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②每天按时按量的提供药物,叮嘱患者按时吃药。③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干净整洁,并且调整灯光的强度,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

1.2.2 观察组

常规护理+心理干预。①常规护理方式与对照组患者相同。②对患者定期组织公开课,向患者讲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相关医学知识,对患者錯误的理解予以纠正,并且,逐步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③与患者交流,从而了解其心理想法,在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及时的帮助调节,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④对患者的家属进行辅导,在亲情作用的帮助下,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让患者体会到关心和温暖,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⑤对患者进行各方面的关注,比如饮食,比如睡眠,让其感受到周围人的鼓励,让其在精神上有所依托。

1.3  观察指标

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患者对于病情和生活的信心,从而消除患者自身的负面情绪,也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3]。本文的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非常的有必要,适合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杨   茹.系统护理干预对48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18):159-160.

[2] 韩   英,尚   辉,常   虹.探讨优质护理结合心理治疗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6):33-35.

[3] 项剑虹.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效果及对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04):465-467.

猜你喜欢
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奥氮平用于非精神分裂症治疗及不良反应国内研究进展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