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芳
【摘要】目的 研究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6例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氯氮平片治疗,研究组采取氨磺必利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氨磺必利;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5..02
精神分裂症属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类疾病,具体病因尚不明确[1]。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病情进展缓慢,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其主要症状包括缺失愉快感、意志消退、社交活动减少、情感淡漠、语言减少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重点是改善患者相关功能[2]。氨磺必利属非典型性抗精神病类受体拮抗剂,属苯甲酸酰胺衍生物,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6例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氨磺必利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6例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8例,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8~59岁,平均(45.12±8.35)岁,病程2~11年,平均(6.88±2.14)年,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7~61岁,平均(45.22±8.43)岁,病程2~10年,平均(6.83±2.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具有统计学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氯氮平片治疗,初始服用剂量为每日50 mg,,每日服用3次,结合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服用剂量进行调整,最大服用剂量每日不得超过350 mg。研究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初始服用剂量为每日50 mg,每日服用2次,结合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服用剂量进行调整,最大服用剂量每日不得超过400 mg,持续服用时间为3个月。
1.3 评价标准
利用阴性症状量表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头晕、失眠、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利用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进行评估,评分降低超过50%为显效,降低超过25%,不足50%为有效,降低不足25%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x2检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使用x±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分析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结果
阴性症状各项指标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患者显效3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46/48)95.8%,对照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37/48)77.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失眠、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8.3%,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8)27.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具有较强的迁延性,青壮年是主要患病人群,治疗难度较大,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抗精神疾病类药物反应时间长,极易产生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等损害,并发精神衰退,临床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需进行长期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作为主要目标,同时需降低各类药物对患者产生的毒副作用[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氨磺必利治疗的研究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研究表明,多巴胺功能降低与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其中前额叶多巴胺活动性降低、5-羟色胺的分泌等因素极易引发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氯氮平片属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精神分裂症类药物,对于阳性及阴性症状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感状态,控制妄想幻觉、兴奋躁动,对狂躁症等疾病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氯氮平片长期服用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嗜睡、口肝、便秘、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体重和食欲同步增加,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进而导致继发性感染等疾病的发生。氨磺必利属临床常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类药物,能够在边缘结构选择性结合多巴胺受体D2、D3,对D1、D4、D5亲和力不足。氨磺必利在低剂量服用情况下,能够与人体边缘结构优先产生生理作用,利用突出前自身受体的抑制作用,可实现有效的神精传递,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得知,氨磺必利对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培酮、氟哌啶醇等常用药物。氨磺必利用药安全性较高,该药物不会对纹状体产生不良影响,主要作用部位是患者中脑边缘多巴胺受体,服药过程中患者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氨磺必利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与患者服药剂量有关,在增加服用剂量后,部分患者出现静坐不能、心电图异常等临床的症状,通过针对性治疗,临床症状能够有效缓解,少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便秘、呕吐等临床症状,主要原因与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量不足,服用抗胆碱类药物有关,患者临床症状较轻,通过治疗均可缓解,氨磺必利的服用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适合应用于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
由此可知,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作惠,严 峻,李 毅,等.吡拉西坦联合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性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9,29(03):204-207.
[2] 尹延明.利培酮与舍曲林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5):75-76.
[3] 景 鹏,刘 宁.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对存在阴性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9):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