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芬 李玉兰 徐颖 骆雪芬 向小慧
【摘要】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特发性性早熟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特发性性早熟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社交退缩、抑郁、多动、违纪、残忍、攻击性、性问题、分裂样强迫、体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性早熟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效果理想,可改善抑郁情绪、社交退缩等情况,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应用。
【关键词】 家庭 心理护理 特发性性早熟 心理状态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family-center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Method: A total of 64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3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family-center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social withdrawal, depression, hyperactivity, disciplinary violation, cruelty, aggression, sexual problems, split-like compulsion and physical compla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75%, which was higher than 75.0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s ideal, which can improve depression, social withdrawal, and enhanc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性早熟指女孩8歲前、男孩9岁前过早出现第二性征,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中枢性早熟、不完全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特发性性早熟(ICPP)又称中枢性性早熟,指经检查未发现患儿提前启动青春发育器质性病因的性早熟,以4~8岁女孩多见[1-2]。因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可使儿童身高低于同龄儿童,容易引发社交退缩、抑郁、攻击性强等心理问题,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ICPP患儿的心理干预十分重要[4]。本研究对ICPP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旨在评价其对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ICPP患儿。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儿科学会内分泌遗传代谢组制定的特发性性早熟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精神疾病;配合性较差;中途退出研究;存在沟通障碍、神志障碍等。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10例,女22例;年龄5.0~10.0岁,平均(7.81±1.79)岁。对照组男11例,女21例;年龄4.5~10.0岁,平均(7.25±1.7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及患儿对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疾病健康宣教、注意事项讲解、用药指导等。观察组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具体措施:(1)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患儿睡眠、日常饮食、运动、心理状况等,根据结果与家属共同制定合理的家庭心理护理方案。(2)家属健康宣教:向家属普及疾病知识,嘱其不必过分担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督促患儿养成健康饮食、睡眠等行为。讲解治疗成功病例,消除家属顾虑,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其帮助患儿早日康复的信心。嘱家属多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注意语气温和,切勿给患儿造成过大精神压力,认真倾听患儿内心想法,帮助其疏导抑郁、自卑等负性情绪。鼓励家属多向患儿表达关爱与关心,以患儿可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适当分享出现生理变化后的心得,增强患儿自信心。嘱家属多关注女孩经期卫生,勤换内裤与卫生棉,避免泌尿系感染。(3)患儿心理干预:受疾病影响,患儿体型、外表等会出现一系列变化,与同龄儿童存在差异,导致患儿产生自卑、抑郁、社交退缩等心理问题。医务人员应温柔耐心地、以易理解的语言与患儿进行交流,鼓励患儿不必担心,帮助其正确看待自身变化,克服恐惧、抑郁等心理,使其与家属、同伴等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4)适当开展性教育:患儿对性有模糊认知,好奇心相比于同龄儿童更强,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家属应多关心、体贴患儿,适当开展性教育。对月经来潮的患儿应帮助其注意经期卫生,教会其保护生殖器、乳房等部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应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对两组护理前后外显行为进行测评,由家长完成问卷调查,包括社交退缩(0~12分)、抑郁(0~14分)、多动(0~11分)、违纪(0~5分)、残忍(0~4分)、攻击性(0~19分)、性问题(0~4分)、分裂样强迫(0~4分)、体诉(0~9分),评分越低,患儿外显行为越良好。(2)对两组依从性进行比较,完全依从:可坚持用药或打针;部分依从:偶尔出现不遵医嘱用药行为;不依从:不能坚持用药或打针。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软件为SPSS 19.0,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艾氏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社交退缩、抑郁、多动、违纪、残忍、攻击性、性问题、分裂样强迫、体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依从性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ICPP为临床中较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指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过早出现性成熟特征,主要表现为女孩乳房发育并加速生长,男孩睾丸发育并增大[5]。ICPP可加速骨骺成熟,使骨骼提前融合,导致患儿身材比同龄儿童矮小。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ICPP发病率逐渐升高,对儿童生长发育、社交活动等均造成严重影响,需及时采取合理干预[6]。
ICPP患儿因提前出现性早熟,使得患儿对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产生自卑、孤僻、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导致社交退缩,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等[7-9]。性早熟导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远比疾病本身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大,因此临床应及时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以缓解第二性征发育进程,恢复生理状态。同时,在治疗期间配合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十分重要。近年来,单纯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务人员除了需要加强对患儿的常规治療外,还需重视其心理状态改变情况,并积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10-11]。
家属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通过加强对家属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可缓解焦虑、担忧等情绪;讲解治疗成功案例可增强家属帮助患儿早日康复的信心[12]。家属的态度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务人员应鼓励家属多与患儿交流,主动向患儿表达关心与关爱,有利于增强患儿治疗依从性[13]。医务人员通过简单易理解的语言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安抚患儿,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重拾信心[10]。告知家属多关心患儿,适当对其开展性教育,指导患儿学会自我保护。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社交退缩、抑郁、多动、违纪、攻击性等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及社交活动。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可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特发性性早熟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效果理想,可改善抑郁情绪、社交退缩等情况,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戴静.心理干预在特发性儿童性早熟治疗中的作用[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6):16,19.
[2]岑诗,李玉梅,刘萍,等.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特发性性早熟儿童中的作用[J].右江医学,2018,46(6):651-654.
[3]顾军养,陈玉飞,朱悦萍.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心理行为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3):259-261.
[4]甘霖,李培培,程雨,等.论延续性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1):79-81.
[5]王小苗,范菱.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及对家属希望水平、患儿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4):114-117.
[6]徐怡,赵晓科,朱敏,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踝足矫形器佩戴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1):116-120.
[7]陈燕芝.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26):194-195.
[8]董黎,韩丽,李青文.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心理健康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3(21):2058-2059.
[9]王珍珍,侯宁.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哮喘患儿自我管理及家长心理健康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3):168-170.
[10]刁海燕,张志平,赵雪琴.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抑郁情绪及心理指导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7):780-781.
[11]艾智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抑郁情绪及心理指导分析[J].心理月刊,2018(4):30-31.
[12]褚珺琼,王丹阳.醋酸曲普瑞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8,21(6):1058-1060.
[13]石艳红,范文萃,徐雯.早熟方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临床疗效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7):982-987.
(收稿日期:2019-11-29) (本文编辑: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