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中职语文实验教材(高一两册)面世,掀起了中职语文改革的浪潮。如今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人们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利用教科书课后作业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水平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关注并不多。语文学科的作业改革明显落后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时下一些中职学生的语文作业现状令人堪忧,不仅达不到增强学生能力的效果,反而是在应付老师。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看课外书,甚至讲话嬉闹,作业也是应付了事,文化课成了“公共课”,变身“酱油课”。这让师生都感到头疼,明显违背了中职教育的初衷。
一、以生为本的作业主体
语文作业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就中职现行的高教版语文教材作业设计而言,学生恐怕有些疏忽和冷淡,至少不够重视。通过调查,目前学生做得最多的作业类型是语文作业本、古诗词抄写、作文以及预习和朗读,还有阅读等;真正教科书后面的作业练习,学生很少涉及,做得比较少。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以生为本,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需求。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语文作业呢,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整理如下:灵活新颖、活跃学生思维,不是死记硬背的;培养语文素养,提高人文修养和人格涵养,陶冶情操;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有一定的趣味性;题目少而精,难度适中,贴近现实生活;拓展课外阅读,丰富有趣;题目设计有独特视角,注重个性;开放性和多元思维,不局限于某个答案;探究性学习,不框定死范围,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以基础知识积累和活动探究开放性题目为主;多一些专题研究,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获得结果;能获得较多课外知识的探究性题目;精练,接轨高考。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不喜欢机械枯燥的抄抄写写,而喜欢参与和动手实践性质的作业;不喜欢死记硬背的东西,而喜欢有趣味、有个性、较开放的题目;不喜欢为了考试而准备的短暂性知识,而喜欢分层、探究、多元答案的收获;不喜欢重复的单一的知识学习,而喜欢陶冶情操、涵养心灵、贴近生活的真知。
二、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指向
核心素养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话题,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素质能力。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基本的语文思维品质和语文基本能力。
作为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她为教学指明了方向,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一种手段和目的,彰显了教育教学的真正意义。这也正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涵盖的内容一样,都是在培养人,培养人的各种品质以期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相继出炉,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指向,我们要在语文学科上浸润和践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三、中职语文作业设计的应然取向、理念原则
顾黄初曾说,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光靠老师“讲”是达不到要求的,更多的是要通过学生的“练”来熟悉和掌握,以此达到目标,培养能力。“练”,不是随便出几道题目,它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教学常规活动。这个活动,连接着教学组织的“教”,也连接着教学主体的“学”,达到教学相长的最佳效果。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作业系统,它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也是深化知识的有益手段,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语文作业设计的价值追求
1.倒逼课堂教学改革,从“知识”走向“能力”
中职生“难教”的背后,是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枯燥的教学内容。中职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弱者,他们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常常会在课堂上打瞌睡、开小差,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学生并非不想学文化课,而是没有被吸引和参与,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语文课后作业也只是单纯的抄抄写写,没有新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核心素养得不到培养。改革后的作业优化设计,更多的要吸引学生最大程度参与到课文学习中来,“我参与,我收获”。在参与和互动中,在实践和创新中,提升思维发展,增强审美鉴赏,增进文化理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被动”走向“主动”
在《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一书中,顾黄初将语文作业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记忆性作业、理解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同时他还强调了作业系统配置要注意三个“性”:1.题型的多样性,2.要求的递进性,3.配置的灵活性。中职生并非对文化课没有兴趣,而是被应试教育挫伤了学习的锐气,也因长期得不到关注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作业优化设计,可以关注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的潜质,激发学生热情来学习语文。学生由原来盲目被动去完成任务式作业,变成积极主动去探究和实践,在参与中领悟真知,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中职语文作业设计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走出沉闷低效的怪圈,从“浅层”走向“深度”
作业的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牵引到动手实践操作上,只有参与其中才能有收获。这很符合中职生的特点,他们乐动,不喜欢搞题海战术,不喜欢单一的抄抄写写。在他们看来做课文后的练习,就是重复和机械,没有新鲜感和挑战性。这种浅层的作业挫伤学生对于语文课的热情。在讲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说时,引导学生画林冲的画像,头戴毡帽,身披风衣,用花枪挑了酒葫芦,踏着雪。学生通过阅读,对林冲有一个大致印象,通过画像的绘制能够让学生更深理解人物形象。学生通过小说细节的揣摩,更能把握林冲的反抗的性格特点,这比单纯的读读写写作业更深层。
2.有助于突破应试教育紧箍,从“应付”走向“实用”
文化课很大程度上还是紧靠应试,教学中无一不渗透应试的痕迹。中职学生学语文,做作业,也想提高应试分数。应试教育还是在发挥“指挥棒”的作用。而学生基础薄弱、理解偏差,导致语文作业疲于应付,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中职文化课能结合专业课,突出好玩和实用功能,会更受学生欢迎。作业的设计,不以应试为准则,不以分数来衡量,而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生活化,学生会有不一样的认知和态度。
(三)中职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原则
语文作为母语,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语文作业中也要贯穿工具性、人文性的特性。笔者认为,中职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关键、以终身学习为着眼点。按照这三大理念去优化设计语文作业,将会对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和人生发展大有裨益。
同时,作业设计要遵循四大原则:学科性、职业性、开放性、生活化。这四个原则,刚好凸显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的四大维度。真正根植于中职,发展于中职,把文化课和专业课融合,突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突出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改变了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更好地引导学生面向未来,掌握谋生手段和技能。
四、中职语文作业设计的实施路径和多维评价
2014年11月《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出台,预示着中职语文改革提上日程。五年过去了,我们中职教育者始终不忘初心:中职语文姓“职”,要紧密融合专业来学语文;中职语文名“语”,要坚守中职语文最本质的教学目标。与之同时,我们作业也要大胆改革,践行学科性、职业性、开放性和生活化原则。
(一)学科固本,让中职语文作业充满“知趣”
我国语文教育界三老曾经对“练”有过明确的论断。叶圣陶指出,语文学习当然是多练,“练”是提高语文的主要手段。而吕叔湘认为,学习语文是一种习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张志公也指出语文学习要“强调基本功,多读多练”。从三老的言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语文作业中“练”的重要性,而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提高语文基本技能,增长知识,增强综合运用能力。如课前的三分钟即兴演讲、诗词朗诵、辩论赛、硬笔竞赛等,都是语文基本技能的生动体现;现在通讯技术这么发达,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可以开展“微时空写作”,带学生畅玩微写作……
作业要从语文学科性质出发,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坚持学科固本,夯实学生“双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如中职现行的高教版《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下册)中的文言文单元设计合理,人文性的东西减少,设计和编排了大量的文言积累和知识性题目,主要是为了落实文言文识记内容,更侧重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翻译、通假字、古今异义、句式特点、词类活用、文学文化常识、人物性格和主题分析等九大文言现象的练习,不再拘泥于问题的探究和思想的启发。
又如,在上《师说》这篇文章时,我们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的班级辩论赛,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这种课后作业和教学形式就很受学生欢迎。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实践中提升涵养。
(二)职业跨界,让中职语文作业充满“奇趣”
语文学科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就业需要,以学科的人文性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以学科的工具性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职业需要。课后作业的设计,要紧密结合专业特性来设计,实行跨界设计,开发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生活必备、职业拓展、职场应用”的语文能力。
在讲解宋词《雨霖铃》时,笔者打破以往的古诗词鉴赏方法,让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品读该词后,选择其中一句词,用画笔画成一幅画,然后下节课展示,评选出最有意境的作品。学生欢呼雀跃,觉得好有创意,对这个“作业”也很用心;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电脑技术很强。在讲解高一实验教材戏剧单元时,对于《天堂的孩子》这部戏剧,不妨先布置学生设计一张电影海报,把主人公阿里跑步情节设计到海报中去,新课开始前先进行海报评比,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电影、自我创作的兴趣。在观摩完电影后,布置影评作业,学生会热爱戏剧的;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设计融合语文和地方美食以及文化传说来撰写导游解说词的作业;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设计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和古诗词之间的关系作业,如山水设计、楹联设计、诗词意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园林和文学的关系。这样的跨界作业,既丰盈了学生的思维,又涵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还有利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语文和专业课的融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质。很多学校根据专业课开发了文化课的校本教材,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和模式。可以说,语文与专业的跨界融合,是1+1>2的结合,也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生动呈现。
(三)开放实用,让中职语文作业充满“情趣”
课后作业设计要充分地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育特征,尊重差异,促进发展,设计出不同的分层作业,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增强学生学语文的自信。当今社会网络和信息时代知识爆炸般层出不穷,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时代的产物。在语文作业中融入时代气息,增强趣味性,设计有趣、有用、樂享的作业,让学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乐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地提高,更加与现实接轨,学以致用。
我们将开放性作业主要分为自主思考型作业、专题搜集型作业和想象型作业。自主思考型作业,就是让学生主动求知,自我思考和探索,可在教师或他人的帮助下独立完成;专题搜集型作业,就是教师设计一个带有专题性质的话题,分为个人自主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去实施,锻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搜索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想象型作业,就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锻炼思维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探究性课后作业,如小课题研究,采取分小组形式来展开,研究乾隆下江南的古诗词对西湖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影响和发展;借“花港观鱼”名胜古迹研究中国历史上“有意错”书法的沿袭和背景历史。这两道题,学生要很好地为完成势必要查找资料,实地走访探寻名胜古迹,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知,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实用性是激发学生学语文的重要催化剂。如高一实行的浙江实验语文教材课文《清兵卫与葫芦》,作业是这样设计的:“与人交流,犹如打牌,有时靠实力,有时凭感情。你是葫芦小玩家清兵卫,在父亲眼里,你是一个‘没出息的孩子。面对父亲,你在哪些地方打了烂牌?现在,你很想证明自己‘特有出息。你如何打好这副牌?是‘抓住时机,打情感牌,还是别的?请亮出你的底牌,并简要陈述。作家明明可以让清兵卫打一副好牌,却故意让他打砸了牌,为什么?”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切合实际,让学生去联系实际,组织语言与逻辑来回答,也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一种呈现。
(四)生活未来,让中职语文作业充满“谐趣”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飞速发展,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语文是根植于时代,又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中职语文课堂要面向生活,面向未来,教给学生未知的。
语文要面对生活。生活处处是语文,作业不能拘泥笔头的抄抄写写,形式可以多样化。秋天到了,来场“我与秋天有个约会”诗歌创作大赛;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到来前,不妨策划一次古诗词与传统文化论坛;在学习戏剧《雷雨》时,可以开展辩论赛,也可以把课本剧搬上舞台,指导学生改编成话剧,社团文化节全校演出;高三实习前,可以组织一次模拟招聘会,学生撰写应聘书,制作履历表,教师担任面试官,学生充当陪审员,来场应聘前的实战演练。学生有收获,未来有期望,这就是语文作业的魅力。
语文要面对未来。当我们在教鲁迅《祝福》时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课后作业可以这样设计:祥林嫂怎样才能找到人生的春天?请从多个角度为祥林嫂寻找人生的出路,写成议论文或文案策划上交;在上《品质》一课时,我们深深地被格斯拉兄弟“宁可饿死也不能降低靴子的品质”的精神而感动,课后作业可以这样引导:马云知道格斯拉兄弟的遭遇后,决定引进在天猫上卖产品,你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像他这样的匠人进行个性而合理的包装?这个作业涉及到学生对广告词、企业故事文案、店铺名称等全方位的考核。这就是一种思维的创新、审美的鉴赏呈现。
(五)多维评价,让中职语文作业充满“乐趣”
笔者认为,在我们中职学校,教师对待学生作业的评价体系不能单一,不能片面,不能只注重对错,而应该看重过程和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变化。一改过去的“看结果”,以结果成败论英雄,变成现在的“重鼓励”“重过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因此,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主体情感及其生命个体发展的整体关怀,重个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是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
中职和初中、小学不同,更多的是要学会职业技能和面向社会,所以任何单一评价方式都是不妥的。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面对不同层次和能力的学生,我们不能看最后的结果,“一棍子打死”。而应该从多角度、全方位来看待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过程,多次评价,让中职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从而真正热爱这门学科,真正热爱生活。
五、结语与反思
中职语文作业设计实施三年来,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得到极大提高,课堂发言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动性增加。应该说,现在的学生更乐学、好学、博学了。语文教育是什么?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根。中职学生只有把语文学好,才能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调整。主要是分层作业和专业结合上,很难拿捏。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学习进度有快慢,兴趣特长各有千秋,当出现问题时,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始终站在学生立场,多跟学生沟通,多引导学生理解作业设计的初衷,学生也能很好的完成,达到预期效果。语文作业的设计,从中职的特点出发,为中职学生服务,为中职语文教学添砖加瓦,培育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让学生做一名专业方面的匠人,又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有文化内涵的儒匠。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闻美琴.快乐的作业“自助餐”——中职语文作业设计初探[J].中等职业教育,2012(20).
[4]史亞星.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9-06-01.
[5]康九星.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业系统的设计缺陷及其改进[J].教学与管理,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