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合肥 23009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在19 世纪后期被人们发现并认识[1-2],临床表现为胎膜发炎、妊娠后期流产、不育、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等,多呈慢性经过。由于本病危害人畜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和乙类人传染病,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 年)》中将其列为优先防治病种。安徽省是本病防控二类地区,采取不免疫、监测清群的防控策略。为了解安徽省牛羊布病流行形势,2016—2018年对安徽省种畜场、商品代饲养场、散养户饲养牛羊群,采集血清开展了连续3 年的血清学监测。
2016—2018 年,将全省种用、商品代和散养牛羊养殖场(户)全部纳入抽样范围,进行横断面研究。群体水平,根据公式n=1.962×p(1-p)/d2,计算所需抽样的养殖场(户)总数。每年根据上一年的监测结果,调整预期流行率和可接受误差。在保证满足研究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对场群的选取数量进行适当调整。每年实际抽取的场(户)数见表1。个体水平,在每个牛羊养殖场(户)随机抽取30 份血液样本,不足30 的散养户全部采集[3]。
按照《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 18646—2002)进行操作与判定:先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Se=0.99,Sp=0.70),对筛选出的阳性样品再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e=0.80,Sp=0.99)复检[4]。试管凝集试验复检为阳性的,判定为感染动物。
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用抗原及标准血清,均购自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的判定为阳性动物。首先,计算按照垂直试验的敏感性VSe=0.792,特异性VSp=0.997,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表观场群流行率后,带入公式HSe=1-[1-p×VSe-(1-p)×(1-VSp)]n,HSp=VSpn,HTp=(HAp+HSp-1)/(HSe+HSp-1),分别计算群敏感性(HSe)、群特异性(HSp)和群体真实流行率(HTp)。
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2016—2018 年安徽省牛羊布病的群体表观流行率分别为0.58%、0.66%和0.50%,计算得出各年群体水平真实流行率分别为0(95%CI:0~3.2%),0(95%CI:0.1%~1.9%)和0(95%CI:0.2%~1.2%),经Fisher's确切检验,各年群体水平流行率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1 2016—2018 年安徽省牛羊布病抽样场(户)数和样本数
表2 2016—2018 年安徽省牛羊布病流行率
2016—2018 年安徽省牛羊布病个体表观流行率分别为0.05%、0.09%和0.14%(表2),经卡方检验,各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P<0.05)。
2016—2018 年,每年检测的阳性动物分布在不同的场群。2016 年在1 户散养羊户中检测出5只阳性;2017 年阳性动物分布于2 个种羊场和1个商品代牛场,共检出34 只阳性羊和2 头阳性肉牛;2018 年在2 个商品代羊场和3 个商品代牛场,分别检出32 只阳性羊和56 头阳性奶牛(表3)。3 年间,商品代牛羊养殖场的阳性检出比例较种畜场和散养户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抽样动物来源和阳性分布情况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安徽省连续3 年布病群体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符合国家布病防治计划中二类地区控制标准,说明安徽省牛羊布病防控效果总体较好,出现区域性流行的风险较小。但2016—2018 年期间,全省每年均检出布病阳性样品,且129 份血清学阳性样品来自安徽省的15 个市,说明环境中布鲁氏菌污染面较广,同时人间布病病例也时有报道[5],应引起关注并探讨其相关性。
2016—2018 年,安徽省布病个体表观流行率分别为0.05%、0.09%、0.13%,呈小幅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与安徽省牛羊养殖发展及特点有关。在养殖发展上,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奶牛业发展的意见》,重点对外引新增奶牛给予含金量非常高的支持,并从用地、用电、购机等方面予以倾斜。外引新增奶牛补贴政策的实施,加之部分养牛地区的政策叠加,如阜阳市、淮南市对从省外购置奶牛比省内多1 倍补贴,因而极大促进了省外奶牛的引入[6],可能导致安徽省引进患病牛的风险上升。在养殖特点上,安徽省牛羊养殖短期育肥场(户)所占比重较大,导致牛羊流动频繁,部分养殖场(户)未能依据相关规定做好检疫申报工作,使得布病输入风险较大。另外,安徽省各市每年提供的监测分析报告显示,3 年间分别有14、21、22 份,共计44.2%(57/129)的血清学阳性样品在各地调入检疫中被发现。综上所述,外地输入患病牛羊可能是省内布病抗体阳性率逐年上升原因之一。从2018 年开始,安徽省在两个牛羊养殖大市(牛羊养殖量占全省牛羊总养殖量40%以上)开展布病净化试点,更加注重监测覆盖、检疫监管、阳性动物扑杀、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养殖场(户)的布病知晓率和防控意识,引导养殖场(户)关注阳性动物的检出与处置。阳性动物的扑杀与生物安全水平的提升将有利于全省布病的持续净化。
安徽省属于布病防控的非免疫地区,但在对129 份阳性动物进行追溯调查时发现,外调输入的57 份血清学阳性样品中,有部分养殖场(户)私自从免疫地区引进已免疫接种的动物,导致血清学检测呈阳性,也无法区分是野毒感染阳性还是疫苗阳性,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引种检疫监管,避免输入风险。
3 年间,商品代场布病检出率和检出数量较高。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调运风险,安徽省对牛羊种畜场监管重视程度高于其他两类场点,在监测上要求全覆盖,检疫监管也更加彻底;散养户饲养牛羊则以省内流动为主,而商品代场数量较多且牛羊调运、引进等较为频繁,难以完全做到监管到位,故商品代场感染布病的风险高于其他两类场点。另外一方面可能在于对疫病防控重视程度不够。商品代场对调入畜群的检疫、观察、隔离,对病畜的隔离、扑杀以及消毒防护和坚持自繁自养等疫病防控措施实施不到位,进而导致布病净化效果不佳。这与邹联斌等[7]、多里坤·努尔沙发等[8]所述规模场感染率高的原因与饲养密度、饲养方式、繁育方式以及检疫净化度有密切关系的观点类似。因此,建议加强对商品代场布病的监测,提高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宣传培训,指导商品代养殖场提升消毒、防护、无害化处理等日常管理水平,进而推进商品代养殖场布病净化工作。
2016—2018 年监测结果显示,安徽省连续3年布病群体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符合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中二类地区控制标准,表明安徽省牛羊布病防控效果总体较好,出现区域性流行的风险较小,但仍需加强监测和引种检疫监管,坚持推进商品代养殖场布病净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