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男,茅昌敏
(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我国是肺癌高发的国家和地区,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式[1]。肺癌手术患者面临着身心严重创伤,加强患者疼痛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为探讨肺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本文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6月我院60例肺癌手术患者,研究如下。
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6月我院60例肺癌手术患者,纳入标准:①上述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肺癌 ,且具备手术指征[2]。②患者均知情且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患有严重心身疾病或凝血障碍者;③资料不全者或术后活动性出血患者。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年龄48~78岁,平均(59.5±2.1)岁,体重指数(26.1±2.9)kg/m2;对照组30例,年龄49~75岁,平均(61.8±2.3)岁,体重指数(25.9±3.1)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手术配合和遵医嘱用药指导等方面。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疼痛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指导。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健康宣教包括告知患者疼痛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充分了解疼痛,促使其了解手术的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疼痛自评,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学会药物、非药物方法缓解疼痛的自我管理知识。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正确咳嗽咳痰、早日活动,讲解并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性格、年龄、家庭情况等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疑虑解答和情感抚慰为主,充分考虑并尊重患者想法,运用通俗易懂、患者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安抚。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肺癌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法及目的。耐心解决患者问题,给患者讲解《生命的重建》等患者靠意志战胜病魔的案例,及时消除患者心理恐惧。③疼痛护理。术前预防性的使用药物镇痛,术后随时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及时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并进行简单放松,例如,通过音乐疗法、生物反馈、松弛训练、暗示、催眠、调整呼吸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若患者疼痛严重,可酌情使用镇痛药物。④环境及体位护理。加强术后病房环境护理,设置合理的温度、湿度,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加强患者体位护理,促使其保持正确、舒适体位,及时缓解其疼痛感。
1.3.1 比较两组疼痛情况
选择VA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比较患者疼痛情况,0-10个刻度,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严重[3]。
1.3.2 比较两组心理状况
选择SAS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4]。
采用SPSS 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VA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4.0±0.7)分,对照组VAS评分(5.9±1.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s)(分)
?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33.0±2.2)分、SDS评分(45.8±5.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s)
表2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SAS SDS观察组 干预前 46.0±2.2 65.3±5.5干预后 33.0±2.9* 45.8±5.9*治疗组 干预前 45.5±2.9 69.2±5.8干预后 40.0±2.9 59.3±5.8
疼痛是肺癌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若疼痛严重,不仅会增加并发症几率,还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如何更好地缓解肺癌手术后患者疼痛感,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的重点。在本文研究中,通过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能全面提高患者配合主动性,配合疼痛护理,通过提升认知来降低疼痛干扰因素,还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降低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疼痛程度;通过疼痛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通过环境及体位护理,能在为患者提供舒适病房环境的基础上,缓解体位不适带来的疼痛感;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心理障碍以及疼痛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肺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以及心理障碍,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