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燕 孙志琴 丁彩艳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护理专业的发展,为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专科护理不断发展,专科护理工作成为研究热点。《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到,要逐步发展专科护士队伍,不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1]。专科护士担任临床专家、教育者、顾问、研究者、管理者、合作者、协调者等角色,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医疗系统的发展,护士自主性不断提高,各类护理门诊应运而生,护理工作职责与功能得到扩展[2]。护理门诊是专科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专科护士实现自我职能的实践平台之一。开设护理门诊有利于解决患者的护理疑难问题,弥补医疗门诊不足,从而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3]。本研究旨在调查江苏省部分医院护理专科门诊的开设情况,分析专科护理发展状况。
表1护士分布情况
项目医院(所)构成比(%)护士人数(人) 0~500 2929.0501~1 0003636.01 001~1 5001818.01 501~2 00088.02 000以上99.0专科护士数(人) 0~508080.051~1001313.0100以上77.0
表2不同类别护理专科门诊开设情况[所(%)]
类别三甲医院三乙医院二甲医院总计PICC护理门诊48(20.0)24(26.1)13(30.2)85 (22.6)伤口造口护理门诊42(17.5)23(25.0)9(21.0)74(19.7)糖尿病护理门诊43(17.9)18(19.6)9(21.0)70(18.6)伤口护理门诊17(7.1)8(8.7)3(7.0)28(7.5)母婴护理门诊15(6.2)7(7.6)1(2.3)23(6.1)造口护理门诊14(5.8)3(3.2)2(4.7)19(5.1)淋巴水肿护理门诊14(5.8)2(2.2)-16(4.3)失禁护理门诊10(4.2)1(1.1)1(2.3)12(3.2)骨科护理门诊8(3.3)1(1.1)﹣9(2.4)妊娠糖尿病护理门诊7(2.9)﹣1(2.3)8(2.1)助产护理门诊5(2.1)1(1.1)1(2.3)7(1.9)疼痛护理门诊3(1.3)3(3.2)1(2.3)7(1.9)心血管护理门诊5(2.1)﹣﹣5(1.3)肿瘤护理门诊3(1.3)﹣1(2.3)4(1.1)肥胖护理门诊1(0.4)1(1.1)﹣2(0.5)新生儿护理门诊1(0.4)﹣﹣1(0.3)更年期护理门诊1(0.4)﹣﹣1(0.3)其他3(1.3)﹣1(2.3)4(1.1)总计240(100.0)92(100.0)43(100.0)375(100.0)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100所二级、三级医院的100名专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1.2.1 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护理门诊开设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院等级、医院护士人数、省级专科护士人数、最早开设护理专科门诊的时间与类别、目前开设的护理专科门诊类别等。
1.2.2 数据收集 研究小组成员在掌握调查问卷目的、内容和填写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拟定问卷指导语,于2019年3月-4月通过邮件由问卷星平台发放电子版调查问卷,参与调查的专科护士匿名填写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2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89.29%。
调查数据由问卷星软件导出至Excel表格,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
本次共调查江苏省100所医院,其中三级甲等58所,三级乙等25所,二级甲等17所,具体分布为南京23所,苏州11所,徐州8所,南通8所,无锡7所,连云港7所,镇江6所,泰州6所,淮阴6所,盐城6所,宿迁5所,常州5所,扬州2所。每所医院均有专科护士,护士总人数和专科护士人数分布情况见表1。
100所医院中,99所开设了不同类别的护理专科门诊,其中镇江1所二甲医院尚未开设护理门诊。开设的护理专科门诊包括PICC护理门诊、伤口造口护理门诊、糖尿病护理门诊、母婴护理门诊、淋巴水肿门诊、失禁护理门诊、骨科护理门诊、助产护理门诊、疼痛护理门诊、肥胖护理门诊等。99所医院共开设护理专科门诊375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共开设240个,三级乙等医院共开设92个,二级甲等医院共开设43个。每种护理专科门诊医院开设情况见表2。不同级别医院开设护理专科门诊种数见表3。
南京军区总医院在2004年最先开设伤口造口护理门诊,为调查医院中最早开设护理专科门诊的医院。有43所医院最早开设伤口造口护理门诊,20所医院最早开设PICC护理门诊,19所医院最早开设糖尿病护理门诊。见表4。
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为了满足患者更多需求,专科护士及护理专科门诊应运而生[4]。所调查医院的护理专科门诊大多由专科护士坐诊,与郭亚茹等[5]研究结果相一致。护理门诊作为专科护士实践场所之一,使专科护士的自身价值提升。大部分医院正大力培养专科护士,并促使其在专科护理岗位上发挥职能。本次调查的100所医院中均有专科护士,全院护士数在500名以上的医院有71所,但仅有20所医院拥有50名以上专科护士,表明专科护士在全院护士中占比不高。专科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护理服务[6]。国内专科护理发展起步较晚,对专科护士的培养尚处于摸索阶段[7],黄蝶卿等[8]认为进一步加强专科护士队伍建设是护理重点工作之一。护理门诊作为护理专业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在我国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5]。
表3不同级别医院护理专科门诊开设情况[所(%)]
护理门诊种数(种)三甲医院三乙医院二甲医院总计14(6.9)1(4.0)3(18.8)8(8.1)28(13.9)3(12.0)4(25.0)15(15.2)315(25.9)7(28.0)6(37.5)28(28.3)411(19.0)10(40.0)1(6.2)22(22.2)56(10.3)1(4.0)2(12.5)9(9.1)69(15.5)2(8.0)﹣11(11.1)71(1.7)1(4.0)﹣2(2.0)82(3.4)﹣﹣2(2.0)111(1.7)﹣﹣1(1.0)131(1.7)﹣﹣1(1.0)总计58(100.0)25(100.0)16(100.0)99(100.0)
表4首个护理专科门诊开设类别及开设时间
类别开设医院总数(所)最早开设医院名称医院等级开设时间(年)伤口造口护理门诊43南京军区总医院三级甲等2004PICC护理门诊20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级乙等2010糖尿病护理门诊19苏北人民医院三级甲等2006造口护理门诊7南京市中医院三级甲等2005伤口护理门诊6盐城市中医院三级甲等2009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三级甲等2009助产护理门诊1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乙等2016母婴护理门诊1常州市妇幼保健医院三级甲等2017失禁护理门诊1南京脑科医院三级甲等2018心理护理门诊1邳州市人民医院三级乙等2005
黄金月教授认为[9],护理专科门诊是为满足患者及其家庭的护理需求而开展的一种正式的、有组织的卫生保健服务形式。国内学者牛丹等[10]分析了我国护理门诊近10年的开展现状,认为我国护理门诊的发展呈增长趋势。调查显示,已开设护理专科门诊类别丰富,涉及17余种,表明专科护理发展方向较为广泛。三级医院护理专科门诊类别较二级医院丰富,这与医院等级、门诊量等因素有关。PICC护理门诊、伤口造口护理门诊、糖尿病护理门诊因患者需求量较大,分别有85所、74所、70所医院开设。母婴、助产、新生儿等护理门诊仅少数医院开设,可能与这些门诊服务人群较特殊有关。随着“二孩”政策实施,这几类护理门诊发展空间较大。心血管、肿瘤、肥胖等疾病往往需要医疗干预,仅护理干预难以达到效果,因此开设门诊较少,更年期护理门诊仅常州1所医院开设,可见护理专科发展并不均衡。大多数医院开设了3种-4种护理专科门诊,仅1所医院开设了13种护理专科门诊,大部分医院已开设护理专科门诊类别较少。医院虽大力培养多领域专科护士,但并非全部专科护士均朝护理门诊方向发展,专科护士的工作范围仍局限于病房。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和管理尚未规范化和统一化,多数医院重培养、轻使用,甚至存在培养和使用脱节的现象[11],使得专科护士作用未充分发挥。大部分专科护士培训后仍从事临床常规护理工作,专科工作投入精力有限,更无法良好地运营护理门诊。
国外较早开展护理专科门诊实践,主要由开业护士或临床护理专家与临床医学专家组成的团队开展护理门诊工作,且护士享有一定范围的独立处方权[7,12]。在我国香港地区,具备一定资质的门诊专科护士拥有一定范围的处方权[13],而我国大陆地区护士尚无处方权。高凤莉等[14]调查结果显示,缺乏政策支持和无明确的收费标准是护理专科门诊运营的主要阻力。 同时,社会及医护人员对护理专科门诊的认知度较低,无统一的护理门诊管理规范,缺乏门诊保障机制,专科护士匮乏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护理专科门诊的发展。护理专科门诊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节约了医疗资源,但其并未像医疗门诊一样得到普及,这与护士社会地位有一定关系。开设并发展护理专科门诊,首先专科护士应加强自身素质并提升其专业能力,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地位提高,从而获得患者和社会认可。同时,医院应注重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促进护理门诊正常运行,将延续性护理服务真正落实到位。
本次调查显示,每种类别的护理门诊均最先在三级医院中开展,其中南京军区总医院2004年已开设伤口造口护理门诊,为本研究中最早开展护理专科门诊的医院,可见专科护理发展较早已得到医院支持。大部分医院开设的第一个护理门诊为伤口造口护理门诊、PICC护理门诊或糖尿病护理门诊,且开设的时间较早,这与专科发展及服务对象的需求有关。2003年,江苏省最早开展了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15],之后相继开展伤口造口、母婴、肿瘤、静疗等专科护士培训,为护理专科门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护理专科门诊依据与医生的合作与否分为独立型和协作型[16],如伤口造口、PICC护理门诊为独立型门诊,其操作性较强,针对人群广泛,通过护理干预患者能直接达到效果,是医疗门诊无法替代的服务,因此开设时间较早。此外,低教育状态是糖尿患者群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显得极其重要[17],因此,糖尿病护理门诊也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此类门诊开设医院较多、开设时间也较早,以弥补医疗门诊的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的产前检查难以满足孕产妇的需求,医院近几年通过开展助产、母婴护理门诊来帮助和指导孕产妇,但较多综合性医院未开设此护理门诊,仅专科医院开展较多。每个专科在不同医院的发展状况不同,护理门诊也未大范围普及,医院往往根据患者需求、专科发展状况等来设立护理门诊,对于较为成熟的专科,其护理门诊发展较快,而对于起步较晚或服务人群特殊的专科,其护理门诊发展较慢,护理专科门诊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医院应规范护理门诊准入制度,建立技术操作流程,统一服务流程,推进护理门诊工作,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专科护士应结合自身及医院实际情况,开展合适的护理门诊,并不断总结工作中不足,以促进护理专科门诊发展。
护理专科门诊的开设是高级护理实践的一种创新形式[18],开设护理专科门诊受到医院普遍重视,专科护士职能也在逐步扩大,但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仍需加强[19]。政府应进一步规范门诊护士的执业范围,完善相应的门诊工作保护机制,为提升护理门诊服务质量,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此次调查范围局限于省内,随着专科护理发展,护理专科门诊在全国各大医院均有开设,未来将进一步开展全国多中心调研,以了解专科护士及护理门诊在全国的发展状况。此外,本次仅调研了医院开设的护理专科门诊种类和开设时间,未对门诊工作内容等进行调查,可作为下一步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