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么仲
小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特点,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科学而系统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就写作教学而言,小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知识积累较少,文章内容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因此,从细节性描写入手,可以让文章生动感人。
一、把握课文,感悟美好
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都有其特定的指向性。例如有的侧重展示情节的生动,有的侧重环境描写的优美。而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通常是通过细节描写完成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把握教材,掌握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就有许多细节描写。作者用细腻温柔的笔触,将生活中的场景或片段一一铺展开来,倾诉了时光飞逝带给自己的震撼和不舍。在细微之中把握文章的主题,让读者在作者细腻而微妙的笔触中,感受到时光的转瞬即逝和时光不再的无限慨叹。再如《爱如茉莉》一文,“妈妈睡着了,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他睡眼朦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这些细节,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夫妻之间的关爱,还传递了父母之间的爱意。这样的动作、神态以及背景描写,教师在写作课上也可以再次详细地介绍。通过把握课文的字词使用、角度切入和环境衬托,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在此基础上模仿借鉴,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二、注重观察,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调动感官仔细观察,把握事物的细枝末节,这是写出生动感人文章的前提。所谓“观察”,并不是孤立地使用单一感觉器官。从感觉器官来说,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各方面入手,观察具体的事物;从观察方式上来说,可以是从不同的角度将这种感受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在观察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自身的情感。
例如,有的同学在描述父亲田间劳作的辛苦时写到:“听到父亲嘶哑的声音,我才留意到他的额头上竟然布满密密麻麻的汗珠,两眼布满血丝,黯淡无光,嘴唇好像缺水的土地般干裂。”这些细节描写,刻画出的父亲辛苦的、劳累的、疲倦的形象。在此基礎上,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感觉,“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幕,我的父亲。”“我看着父亲竟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在观察中把握细节,在细节中融入情感,渲染情绪,这不仅让细节描写生动,也有利于增强整篇文章的感染力。细节描写中,引导学生学会情绪渲染也是重要的作文教学方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将观察落到实处,例如,以《你喜欢的植物》为题写作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观察自己所要描写的植物。例如观察菊花,可以先从远处整体观察,再从近处细致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花的颜色、形状、味道、花蕊的形状等等。观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作文课,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身边的动物、植物,周围的一切,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以身作则,带头示范
人的本性决定了只有对自己熟悉的内容才会感兴趣。小学生通常对作者、时代和创作背景缺乏理解,因此对课文内容缺乏兴趣。假设语文教材的内容全部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并且是他知道的事情,教学效果将截然不同。另外小学生分析理解文章较为吃力。因此,对课文内容不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的。
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将学生熟悉的内容写入范文中,就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曾经有一个学生因患病,父母更加娇惯,自己也恃宠而骄,从来不认真学习。某次考试他并没有答卷,而是在试卷上画满了云朵。教师将这件事写入自己《云朵的启示》一文中,并将文章阅读给学生听,学生发现原来只要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生活中处处有素材。而这件事也给那位画白云的同学以启发,他改变了学习态度,成为班里出类拔萃的学生之一。这位教师在另外一堂作文教学课上,提供一篇名为《你是我的眼》的范文给学生。公布文题后,请同学“猜一猜,文章中谁是我的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的文章也让学生加深了对老师的了解,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受到作文来源于生活,激励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悟,表达真情实感就可以写出文章。
“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细节描写虽然所占的篇幅较小,却能为整篇文章增添色彩,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作文细节描写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描写细节,用细节来点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