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
“语文”二字,从浅而深的内涵,是一名语文人应当从内心去解读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有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真正的师者。”20世纪30年代后期,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夏丏尊提出了“语文”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指出: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这是语文的进一步界定。
放眼中学教育,语言和文学的合一化,很多年都被理解成输入,于是语文的工具化被放大,但这就是语文的终极目标吗?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深度的思维、发展的眼光。从“人”为本的思维出发,发现语文除了输入,更需要输出。这就是我们的“大语文观”。
什么是时代发展观的语文教育?
“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矛盾,‘文和‘道可以兼顾。”当代语文教育家刘国正的观点,是我们语文教师思维的点化剂。语文,本就是情智双修的学科。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语文教育应当是全人教育。语文既是有效的输入——文化与精神的浇灌;更是有效的输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自我内化养成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从而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
这才是“人”的教育。
当今时代是大数据时代、沟通无限时代。故步自封,是语文发展的绊脚石。那么,语文教育也不能不为此调整教育者思维。教育也是一种文化,语文教育的新思维扎扎实实地就是一种文化关照,由审视自我,到审视课堂,再到审视人文。
语文教育有大量的阅读教育,真正的阅读观是“对话”,产生交流与共鸣,知行合一,才能去“体用”。
抓力——破冰兴趣。只有划破黑暗与懵懂的一丝光亮,才能让孩子们循光而来。兴趣是一种积极并愉快地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动机。无论有多么高超的教学技巧,没有兴趣作为契点,一切都是空谈。而这抓力呈现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引导的亲近,有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上静静地开出莲花。
人民教育家于漪说:“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教学不是高科技,教的就是常识,但问题在于常识有没有或者能不能够落实。说的就是我们教书要回到学生最真实的状态去,要教给学生不懂的东西,依生定教,这也是一种朴实的教育观。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就应该引导学生“走向讲台”,实行开放式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新课改背景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应该适当转变——教师要“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课堂不是学生无规划地群魔乱舞,引导的作用就是要求老师能够发挥自己的机智与积淀,倾听学生,并能够因势利导,这样的课堂就当是自然生成的课堂。当解放我们自己的思想包袱,不要害怕学生的错误,对的、错的、困惑的,在课堂上都有价值。学生的错误是教学的契机,我们要做的是巧妙地给他一个支架,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和真正的主人。
支点——助推,这就是在语文教育里触动和思考最深的词语。教师不应该高高在上,而是懂得;要把学生垫高,首先是教师自身的学养和才情。学养助推资源输送,才情触动学习兴趣。教師,应当积淀学养,厚养自身。在这样的过程里,海量阅读是我们思维、学习和教授的核心。要积极创造条件读万卷书,无论是教育专论,还是文学、历史等,都要以最诚恳的心去阅读;行万里路,从生活这部活书中汲取丰厚的养料,利用或创造各种机会,游走祖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领略大自然和社会发展的生动感,体会各种地域文化和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让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够托起孩子们的明天。
在海量阅读中,除了教育输出的教师,第一层输入的学生也应当是海量阅读的主体。“择真、择善、择美”,作为教育中平等主体的教师,可以在这三个原则中起很好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在课业繁重的今天,还应当建立学生的阅读意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真正地走进阅读,走进几千年的人类文化。让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在灵魂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能在口诵心惟、含英咀华中受到几千年优秀人类文明文化精华的熏陶,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大语文教育观。
发展的语文教育里,教师的作用是从多维定向到点拨引导;学生的收获在主动阅读到独立思考,再到灵活创造。从输入到输出,从散碎、粗浅、混乱、被动、异化的外源式语文教学走向本真高效的内生式语文教学。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育与生命的深度连接,实现字、词、篇、文化的牢固建筑。
教育不能是“有益于一时,而无法有益于一世”的工具。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一位语文教师,如果确实教得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民族语,能读会写,能言善听,则厥功至伟,此外还有什么呢?”会读会听,是接收营养;会表达会写,是传承文化魅力,学会独立思考自我与历史,才能释放能量。真正的语文教育是师生整个的生命进入课堂,通过文字体验、领悟不同的生命形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己。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