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产业发展牛鼻子

2020-06-05 08:52魏在平
当代贵州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优质稻产业革命农户

魏在平

(作者系遵义市政协副主席,湄潭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 / 郎艳林)

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既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又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四场硬仗”中最难打的是产业扶贫,没有产业发展,就难以如期脱贫、全面小康,也难以实现乡村振兴。基于这场硬仗的紧迫性、艰巨性和系统性,省委提出了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并明确以“五步工作法”和产业发展“八要素”为方法路径,以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抓手。遵义市委对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四新一高”的目标,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湄潭县委紧紧围绕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迅速行动抓落实,认真分析产业状况,全面梳理坝区资源,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明确任务目标,细化工作措施,组织发动群众,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推进,2019年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涌现出官堰、西坪、共和等一批高效益典型坝区,每亩产值最高达到2万元以上。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既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又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之举,调整坝区产业结构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转变观念革新思想是前提。农村产业革命是发展方式的革命、是作风的革命,最首要的是思想观念的革命。一段时间以来,基层一些干部对农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认识不深,对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思考不多,甚至存在农业不用管、自由去发展的观念。对此,必须彻底转变干部因循守旧抓农业的思想观念,树立高产值、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农业意识。长期以来,很多农村群众在自家土地上种植玉米等低效农作物,生产上普遍存在分散、量小、值低的情况,经济上满足于自给自足,市场上习惯于提篮小卖、有买则卖,没有真正跟上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对此,必须尽快转变小农经济的落后观念,树立眼光往外、视野向远的大市场观念,特别是要发挥坝区优势,树立高产值导向,积极抱团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化经济效益,着力把低效玉米等传统作物调下来,把茶叶、优质稻、蔬菜、生态家禽等附加值高的绿色优质产品调上去,让农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是根本。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践中,首先面临种什么、怎么卖的问题,也就是产业选择的问题。按照市委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的工作要求,湄潭县综合分析全县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和市场条件等因素,确定重点发展茶叶、优质稻+N、辣椒、林业(花椒)、蔬菜、生态畜牧(渔业)等6个特色产业。2019年完成低效玉米调减替代作物6.08万亩,建成欧标茶园5.6万亩,种植优质稻20.5万亩、时令蔬菜20万亩、辣椒16.5万亩、中药材4.5万亩,实现农业增加值33亿元,直接带动8.76万户农户增收。同时,在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上,坚持因地制宜,各坝区根据土壤、水源、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实际,选择经济作物,采取一年多季、换季轮作、产业融合等方式,提高亩均产值。

经营主体深度参与是关键。发展产业是市场经济行为,主力军属于各类经营主体。涉及农村产业革命和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经营主体,可以归结为3类,即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连接着大市场,有经验、有实力、抗风险能力强,是解决产销对接、技术培训、资金筹措、经营管理等产业发展问题的关键一环。合作社的作用是把单打独斗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各自分散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农户是一线的生产者和直接的利益获得者。三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一端负责生产,一端负责销售,中间负责组织,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就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2019年,湄潭县43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84家合作社参与坝区建设,带动农民共62739人,其中贫困人口5197人,分红共计86.1万元。如茅坝坝区大力发展“优质稻”+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种植加工销售高端优质稻米、特色板鸭,采取原产地田园直购营销模式,结合湄江河畔田园风光开展贡米文化及乡村休闲旅游,推进优质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作社、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每亩增收4000元以上。

湄潭县七彩部落茶旅扶贫示范区。(仇正腾 摄)

强化组织有效推动是保障。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和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既要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保障作用。湄潭县立足基础、着眼长远,研究出台《县领导帮扶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方案》,成立6个特色产业发展帮扶专班;针对坝区建设,研究出台《湄潭县500亩以上坝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县29个坝区(总面积达14.07万亩)细分为41个,建立坝长制,由县级领导担任坝长,实行每个坝区一名县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技术服务团队、一批经营主体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完成41个坝区“一图一表一方案”(即一张规划图、一个项目表、一个规划方案),在重点坝区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97万亩,2020年将继续实施3.7万亩,共计投入资金1亿元。县级积极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全县机关、学校食堂农产品全面实现本地有效供给。强化作风建设保障,采取县级定期调度督促、现场观摩推动,镇村广泛开展“群众会”+进行发动,探索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等措施,使农村产业革命和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县强力推进。

实践证明,只有摒弃不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才能掌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只有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精准选择产业,才能实现一年一收、一年多收的目标,取得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成效;只有破解农业生产分散、粗放低效、结构单一、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突出问题,才能调出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巩固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效,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础,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优质稻产业革命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农村产业革命的贵州答卷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贵州优质稻占全省稻谷产量62.2%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豇豆一优质稻一甜玉米周年水旱轮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