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艺术类高职学生应用写作素养进行研究与实践。梳理艺术类高职学生应用写作素养的现状与主要问题,探讨应用写作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同时研究应用写作素养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实践问题。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应用写作素养;培养与实践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素养中的应用文写作素养尤其重要。应用写作的教学应该在认真审视、研究艺术类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的性质和地位的基础上,对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详实的调查和研究,力图在“必需”、“实用”、“有效”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明确应用写作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进行艺术类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最优化和教学方法最优化的策略研究。
一、艺术类高职学生应用写作素养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一)艺术类高职学生应用写作素养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素养中的应用文写作素养尤其重要。目前,尤其是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大部分生源是专业考试加高考成绩招录进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欠佳,加之学生对应用写作课程的兴趣缺失,实际动手写作能力比较薄弱,缺乏写作勇气和信心,缺少应用写作技能,导致艺术类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难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学生应用写作素养亟待提高。
(二)艺术类高职学生应用写作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艺术类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和专业的关联度不强、教学方法单调、教学组织与教学训练设计不足、写作练习流于形式、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高等等,因此而导致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写作素养的提升更为不易。培养学生对应用写作的学习兴趣,激发高职学生应用写作兴趣,是该课程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情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应用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日益受到重视。调查及研究显示,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增加实践课的比例,但学生学习的的效果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单纯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并不能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还在于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结合方式上。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写作素养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1.针对高职学生害怕逃避应用写作课程的情况,逐步培养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兴趣,激发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参与课程的意识,帮助学生找寻学习动机,建立学习意愿。结合教学实践,找准突破口,从应用写作及训练的教學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生活实际等方面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等方面探索提高艺术类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切实改变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写作畏难情绪。
2.针对学生参与应用写作相关课程的兴趣缺失问题,改革艺术类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状。结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跳跃性大,形象记忆力强,喜欢动手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类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在高职应用类文体写作中适当引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写作竞赛项目等,增强课程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技能,积极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整合应用写作的知识理论与实践,创设学生可感可触的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技能。
3.针对学生动手写作意愿低,综合素养不高的情况,采取切实措施,逐步改变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写作能力较弱的现状,并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理论、思辨、判断、运筹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应用写作素养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1.探索通过精简文种和精简理论知识,通过与专业学科的整合,甄选文种、例文和病例,优化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内容。通过对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主体、以应用写作思维模式的养成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优化,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切实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职业素质,增强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注重艺术类高职学生特点,在课程知识讲授及写作实训中结合《演讲与口才》、《秘书实务》、《文秘写作》等课程,形成课程育人的教育合力,不仅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真正达到“一专多能”,能演讲(能说)、能写常用应用文体(能写)、能进行日常办文、办会(能办事)等复合型技能文艺人才,使得学生毕业后可以适应多种场合需要,练就过硬的综合素养,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发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
3.结合新媒体背景,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智能手机终端等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学生普遍使用微信的特点,进行多样化的应用写作活动的开发,积极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工作情境任务导引法”,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整合应用写作的知识理论与实践,创设学生可感可触的真实情境,创设反转课堂,使学生成为应用写作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技能,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并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理论、思辨、判断、运筹和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在锻炼学生应用写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实现自我建设,自我教育,自我成才,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各级政府日益重视高职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展开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在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日益得到重视,学校更加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写作素养的提升提到了日程上。借助课程教学改革,将应用写作素养的提升与专业教学及就业能力融合起来,全方位有机结合,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本文借鉴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进行了艺术类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最优化的策略研究及实践,学生普遍在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输送更符合实际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江杰. 基于“任务驱动”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1):143-146.
[2] 钟曦,杨英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8(4):113-114.
[3] 申晓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64-66.
[4] 刘榴.提高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J].文学教育,2013(9):86-87.
[5] 刘亲荣.基于高职学生特点的应用写作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论坛,2015(2):126-129.
作者简介:胡晴(1980—),女,河南鹿邑人,文学硕士,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广东文艺职业学院2017年度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艺术类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应用写作素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GYZL-025])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