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6-04 09:13高庆华刘悦上马明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问题对策

高庆华 刘悦上 马明敏

摘要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立足于滨州市实际情况,深入实地调研,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问题;对策;山东滨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与超越,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滨州市隶属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农业基础良好,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域。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滨州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打造滨州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抓手,强化组织协调,完善政策体系,明确路径目标,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1    实施乡村振兴具有战略意义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过去一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振兴乡村显得尤为重要。乡村振兴对于中国走出“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真正提升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2    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2.1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激发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自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各级政府、部门也积极作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农民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认为乡村振兴是党委、政府的事,自身消极等待,没有真正激发出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2.2    农村生态环境存在薄弱环节

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小农户模式为主,粗放施肥、用药现象比较突出;生态绿色生产方式未得到有效推广,生物制农药、有机肥、可降解农膜等生态环保农业投入品占比较低,未形成绿色生产的浓厚氛围。

2.3    产业融合层次不深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链条短、附加值不高。目前,产业融合多采取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等形式,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农民利益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少。

2.4    农业专业人才匮乏

农村现有人才能力素质与乡村振兴需求不匹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务农人口年龄偏大,就业创业难度大。农村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规模较小,农业农村后备力量储备不足[1]。

2.5    惠农强农政策的支撑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金融服务缺位,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难、成本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如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由于大部分无资产抵押很难获得银行贷款,阻碍了其发展壮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效果未得到充分发挥,理赔不及时、宣传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2.6    涉农资金整合县级自主性差

2020年是涉农资金整合实质性实施的第1年,但部分省级、市级部门并未将权利真正下移,往往要求县市区将指导性任务落实到项目,明确投入资金标准,并严格考核,导致县级自主统筹空间小。

2.7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农村一些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公共设施、仓储物流设施等比较落后,导致农村内部以及农村与城镇间互联互通水平低下,有些地方仍然“靠天吃飯”,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

3    解决对策

3.1    强化新型战略引领

加快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将村庄细分为示范引领型、特色发展型、改造提升型、搬迁撤并型四类,完成试点村规划,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合村并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用城乡融合的新途径,校正过去的资源单向流动。

3.2    强化样板支撑

建议重点推进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突出创建特色、建立推进机制,特别是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倾斜,尽快打造一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3.3    深化产业制度改革

建议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3]。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强镇、特色产业村,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

3.4    加强县域村镇整理和乡村生态修复

建议大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抓好农村“七改”,继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3.5    创新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建议充分发挥县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主体作用,提高切块分配资金比例,增加县级可统筹使用资金额度和统筹使用的自主性,真正实现“目标到县、任务到县、资金到县、权责到县”。吸引工商资本下沉乡村,平衡资金结构性问题,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模式,让更多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

3.6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建议把基层党建作为乡村振兴贯穿始终的主线,高度重视“带头人”作用,注重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头雁引领。推动党支部领班合作社,建立“党建+产业”“党建+集体经济”“党建+人才”等多种模式,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坚强堡垒作用[4]。

4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郝保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深远[J].社会治理,2019(6):13-14.

[3] 韩长赋.开好局起好步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J]社会治理,2018(7):7-9.

[4] 刘康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建议[J].新农业,2020(3):82-85.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