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其实践探析

2020-06-04 09:13张玉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原理概念实践

张玉梅

摘要    施肥是农作物种植的关键环节,只有了解土壤状况,合理施用化肥,才能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而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以及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其实践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概念;原理;内容;实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是在了解土壤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施肥,从而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增产率,是一种十分科学的施肥方法。如果在施肥之前没有检测土壤的养分含量,不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可能会导致过度施肥,对农作物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大力推广。

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念及原理

1.1    概念

测土配方施肥指在进行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的需肥情况、土壤的供肥性能以及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等各种肥料的施用比例、施用方法以及时间[1]。简单来说,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施肥。调节土壤供肥和作物需肥之间的冲突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关键与核心,有利于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肥料的施用量,增加作物的产量,提高作物的质量,促进农业发展。

1.2    原理

1.2.1    最小养分律。作物生长需要很多养分,其中土壤当中含量最少的养分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被称为最小养分。如果不增加最小养分,只是一味增加其他养分,则无法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只有增加最小养分,才能为作物生长提供保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是根据作物所需养分进行施肥,能够增加最小养分的含量,促进作物生长。

1.2.2    养分归还学说。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有一大部分都来自于土壤,但是土壤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养分宝库。只有合理施肥才能够保证土壤中养分充足,保证土壤养分输入与输出均衡[2]。施肥能够为土壤提供养分,增强土壤肥力。

1.2.3    不可代替律。作物所需要的每一种养分都有自身的作用,这些养分之间不可相互替代。比如,缺钾元素时不能通过施用氮肥来代替,只能缺哪种元素就补充哪种元素。

1.2.4    同等重要律。作物生长需要很多种元素,对于有些元素的需求量大,有些元素的需求量小,但是无论需求量大还是小,这些养分都同样重要。不能忽略任何一种营养元素,以免影响到作物生长。

1.2.5    报酬递減律。种植者会通过土地获得一定的报酬,且报酬会随着向土地投入的资本以及劳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达到某一个水平时,报酬可能会减少。施肥量一旦超过最大适宜施肥量,作物产量反而会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

1.2.6    因子作用律。作物的产量由影响作物生长的各种因子共同作用决定,在这些因子中有一个主导因子,这一主导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最大。因此,若要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不仅需要综合应用施肥技术及其他技术,而且要协调各种养分。

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内容

2.1    田间试验

通过田间试验能够明确各种农作物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方法以及施肥时间,同时田间试验也是检验土壤养分测试技术以及构建施肥指标体系的关键[3]。通过田间试验,能够明确基肥和追肥比例,了解土壤的养分情况、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情况,从而为制配肥料提供参考。

2.2    土壤测试

土壤测试是为肥料配方提供依据的重要环节。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和变革,各种高产作物纷纷出现,土壤养分库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开展土壤养分测试,可以了解土壤中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明确土壤的供肥能力。

2.3    配方设计

配方设计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关键与核心,在进行田间试验以及土壤测试之后可以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施肥分区。同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情况配制肥料配方。

2.4    校正试验

配制的肥料配方不一定精准,如果贸然使用可能会影响作物生长。因此,需要进行肥料配方的校正试验。试验时,将每个施肥分区划分为配方施肥、空白施肥以及农户习惯施肥3个区域,并进行相应的施肥处理,观察配方施肥的效果,验证配方施肥是否科学合理,并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

2.5    配方加工

从最开始的进行田间试验到最后的校正试验都是为了将肥料配方应用于田间。针对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程度低、土地种植规模小的情况,可以采用“市场运作+工厂加工+网络经营”的模式推广配方肥料。

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践

3.1    采集土样

采集土样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在秋收之后农民或技术人员需要采集土样。如果采集的土样不具备代表性,会影响到平衡施肥的科学性。因此,在采集土样时应该合理选择地点,并保证所采集的土样具有代表性。采集土样时,需要将采集深度控制在20 cm左右,如果作物根系较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加深深度。采样需要以3.33~6.67 hm2土地为一个单位,如果土壤面积大且肥力比较相近,可以适当扩大采样代表面积;如果土壤面积小且肥力相差较大,需要缩小采样代表面积。

3.2    土壤化验

土样采集完毕后需经县级农业化验室进行土壤化验,费用需要由农民承担。因此,可以选择一些相关性较大的化验项目。当前各个地区大多采用5项基础化验,即化验土壤的pH值、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以及碱解氮,要保证土壤化验的精准性,化验结束后需要填写化验单并进行记录[4]。

猜你喜欢
原理概念实践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两个原理的区别及其应用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