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体位疗法的护理体会

2020-06-04 12:14王素琴
关键词:护理效果新生儿

王素琴

【摘要】目的 分析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新生儿实施体位疗法后给予的护理效果。方法 90例新生儿全部为我院新生儿科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全患儿,患儿选取时间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为统计出护理疗效的价值情况。90例患儿通过随机抽取分成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患儿均性全体位疗法,但其护理方式不一样,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干预护理,根据两组患儿的护理的模式,统计出实际效果。结果 患儿的感染率及再次入院接受治疗的情况为对照组7例计算为15.56%和6例13.34%,观察组感染率及再次入院接受治疗为0例,计算为0.00%和1例2.22%,分析后得出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由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计算总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78%,p<0.05。结论 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新生儿实施体位疗法后给予个性化护理,价值更大,值得儿科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全;新生儿;体位疗法;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3

新生儿出生后会因为呼吸不均匀需要借助呼吸机或者是新生儿在高密度氧气下呼吸过长,也可能是因为早产导致患儿对自主呼吸的能力不强,在儿科临床上这属于一种慢性肺部疾病症,也叫做支气管肺发育不全(BPD)[1]。该疾病因为需要专业的医疗技术,早在以前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全是很难存活的,根据现代化科技时代的发展,各种先进技术的开发和投入使用,新生儿重症下也同样能够抢救存活,但是由于患儿本身属于体重极低新生儿,及时存活后后期还是会出现发病率,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病发后会变成更加严重的问题,会引发患儿出现其他病症,如慢性肺疾病,早产新生儿会因支气管肺发育不全,在进食和氧气辅助中会比较困难[2]。现阶段,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主要供养方式是通过间断性给予氧气供给,也可以通过静脉滴入注射或者采取一种叫做激素雾化的方式供给氧气给新生儿。新生儿在进食方面上因支气管发育不全,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因此,对于治疗新生儿消化系统中,临床研究中主要以多潘立酮、红霉素等能够促进新生儿肠胃蠕动的药物[3]。作为支气管肺发育不全患儿病例中,相关研究并没有分析出治疗后给予的护理效果。所以本次分析患有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新生儿实施体位疗法后给予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90例患儿,入院时间在2019年1月~12月,入院后通过确诊所有患儿全部符合支气管肺发育不全要求,90例患儿全部通过体位疗法。患儿的年龄对照组中最大患儿年龄10个月,最小年龄2个月,观察组中患儿最大年龄为9个月,最小年龄为1个月;性别比例分配,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儿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不正常,心率异常,吮食不规律。

患儿评判标准:纳入诊断后符合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患儿,纳入家属自愿参与并了解本次研究目的的对象;排除诊断中患有其他疾病的患儿,排除不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及不愿参与的患儿家属。

1.2 方法

全部患兒都施于体位疗法,对照组患儿主要采取常规护理,即遵医嘱用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恢复。

观察组将个性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联合应用,常规护理与对照组一样,个性化护理如下。

1.2.1 呼吸道护理

对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儿需进行严格的呼吸道管理措施,需要做好气囊的管理,气囊的压力出现问题会对患儿气道黏膜造成损伤,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患儿提供科学的气囊气压充气,如可以采用较为专业最小漏气技术充气,每次进行少量充气,待到不能听到气囊漏气为止,并从气囊内缓缓抽出一小部分气体,使气囊能够顺利通气。该种方案不会对患儿造成伤害。同时还要保持患儿气道的通畅,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每天的湿化液量应保持在250ml以上,从而保证患儿湿润的气道能够保持一定的过滤作用。另外,还要的定期对患儿呼吸道进行检查,保证其畅通,且在经呼吸道护理的中,患儿痰气也会对造成呼吸道堵塞,影响呼吸道通畅。

1.2.2 呼吸管路护理

在呼吸道管的护理工作中需要结合的患儿病情进行必要的护理工作,如患儿病情稳定可以保持正常氧含量,并及时做好对呼吸机本身的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作,从而获得较为良好的护理效果。并且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合理规划更换管路周期,至少应保持在48 h以上,降低因频繁更换管路使感染的风险增加,影响患儿的肺炎护理工作。并且定期对设备管路进行维护,检查其密闭性,是否松动等,使呼吸机能够以健康的状况有效运行,保障患儿的呼吸能够有效进行[4-5]。

1.2.3 体位干预

目前,在新生儿支气管伴肺发育不全治疗时,体位疗法操作形成的不舒服感,可通过具体护理方式,降低对新生儿造成的操作性影响,特别是对气道吸引操作造成的影响更为明显。对于新生儿通过进行下肢屈曲能够接触到腹部能够缓解心率下降、减少哭闹、更有利于睡眠稳定。Durrmeyer X等人[6]通过对比2017年1月~2018年9月185例新生儿鸟巢护理与2005年162例新生儿一般护理的研究分析,得出平均时间分别为13.1d和17.7d。从而反应出“鸟巢”式护理的天数小于一般护理天数。Nimbalkar S M等人[7]结合相关实验进行研究对比,表明“鸟巢”式护理新生儿在上与一般护理相比要小。在对新生儿进行体位疗法治疗时通常会采用变换体位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因治疗带给新生儿的影响。

1.2.4 环境护理

医护人员要增多与新生儿亲属实施交谈,彼此进行协作促使护理得以顺畅实施。依据新生儿自身的体质量选取适宜的绒布,把其加热至33℃,制作为舒服、柔和、大小适宜的椭圆状,并保持其内在温度即为30℃。在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护理干预中,环境的干预能够提高新生儿舒适度,将疼痛感降低。刁淑华[8]选择50例新生儿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25例实施环境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6.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疼痛护理中环境护理至关重要,同时能够改善家属舒适度。

猜你喜欢
护理效果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分析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